芽芽妈猜测,如果做一个网络调查,问每一个当妈的,孩子在什么时候最省心?她肯定会说在月子里的时候。
因为那个时候宝宝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无需过多操心。可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我们的耐心也越来越有限,常常陷入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却又懊悔无比的怪圈。
芽芽妈说这话,是因为昨晚的一件事。
朋友莉莉发来微信,说一起出去吃饭。芽芽妈很惊讶,自从她家大宝二宝相继出生后,这个曾经雷厉风行的女人基本脱离了所有的社交圈。
女人当妈后,话题肯定离不开孩子。莉莉一脸苦恼,眼睛四周还挂着黑眼圈。
果不其然,她说自从当妈以后脾气越来越差,孩子一闹忍不住就炸毛。虽然她也不想这样,但就是一到气头上就控制不住自己。
芽芽妈相信,像莉莉一样遇点小事就炸毛的妈妈绝不是少数。但有时候真不能怪女人脾气差,真的是当妈后太累了。
这世界上最辛苦的职业应该就是中国妈妈。
从早忙到深夜,24h随时待命,既要包揽一家子家务,又要照顾孩子生活起居、接送孩子上下学、检查作业……而且一年365天,全年不带歇,没有休息没有个人时间。
说实话,这么忙,换谁都脾气都好不到哪里去!
大吼大叫或许只是一瞬间的事。
只是,你知道,吼孩子骂孩子打孩子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我们追随专家观点,总结了一下:
●后果一 :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懦弱。
●后果二 :孩子做事优柔寡断,不自信。
●后果三 :孩子情绪化严重,动不动就发脾气。
●后果四 :孩子变得好乖,但就是爱讨好人。
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来处理这一切的情绪呢?
当然有。
根据罗娜·雷纳所著的《不吼不叫》中提到的理论,在吼叫发生之前,通过A-B-C-D-E法则的5个步骤可以让我们慢慢放松下来。
A:自问(ASK)—— 自我感觉如何、现在的想法是什么、能否改变现在的看法?
B:呼吸(Breath)—— 作出回应前,缓慢的深呼吸可以帮助自己调整情绪。
C: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 用积极的想法替代生气的想法,直到平静下来再与孩子沟通。
D: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一个拥抱还是一句鼓励?他的行为想要表达什么?对他的期待是否超出了他的年龄层?
E:同理心(Empathize)——倾听孩子的诉说,换位思考他的感受和想法,并尝试理解他,这样可以更好的确定他的需求。
说到底,之所以对孩子“又吼又叫”,芽芽妈觉得还是妈妈们“又穷又忙”的缘故!
这里所说的“穷”,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贫穷”,而是一种“穷”的心态。
比如说,芽芽把一盒崭新的蜡笔细细地掰断,如果芽芽妈想到的是这盒蜡笔价值多少,这样掰断等于浪费了多少钱,这就是一种“穷”的心态——总想着节俭,想着价格和成本,就会忍不住阻止孩子的行为,甚至为此大声呵斥孩子。
如果换一种心态:蜡笔固然是画画的工具,对于孩子来说它更是玩具,它可以用来画画,自然也可以用来掰着玩。并且掰断蜡笔这个活动,很锻炼孩子小肌肉的灵活性。
这么想就能静下心来,询问芽芽掰断蜡笔的原因,以及他是遵守什么规则来掰的。
也许芽芽会说:蜡笔太长所以要掰断、每一根要掰成三节、掰断后就变成更多的蜡笔、掰断的蜡笔不同的颜色之间可以搭配得更漂亮... ...
芽芽妈会忍不住赞叹芽芽的奇思妙想,甚至可以创造更多的规则,陪他一起掰蜡笔玩。
该如何摆脱这种“又穷又忙”的境界?
01
减少自己的家务量
如果和老公分工,一个去洗碗、洗袜子、收衣服,一个负责敦促和检查作业;用洗衣机去洗衣服、用扫地机器人扫地拖地;一天买好几天的菜或者偶尔点个外卖……那是不是会腾出很多时间呢。
妈妈要做的事情没那么多了,焦虑就减少了,就能更好地陪孩子。
02
与孩子一起努力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妈妈与其坐在旁边督促,不如也拿出书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样的陪伴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还能在他心中树立起一个榜样的形象。
同时也是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充实自我的时间,与孩子一同成长是我们能做到的最温情的陪伴。
03
改变自己的金钱观
生活中许多零零碎碎的事情,其实花不了几个钱,对家庭财富完全没有影响,却能较大地改善生活质量,或者说,能提高生活感受。
因此,能用小钱解决的事情,千万别舍不得花钱。
04
实现与孩子的每个承诺
孩子其实很“较真”,他会把我们的每个承诺都当做誓言。“周末带你去游乐园”“下次去超市给你买玩具”“放假带你出国 旅游 ”……
当妈妈没有做到时,孩子的信任就会一步步瓦解,甚至会给孩子树立坏榜样,当孩子失信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这其实是自己导致的。
承诺要量力而行,可以许诺一些简单的事,例如今天一起玩半小时积木、明天一起看一个小时电视...妈妈既能完成承诺,也可以达到陪伴的效果。
05
与孩子像朋友一样谈心
孩子也有烦恼,拿出空闲时间去与孩子聊天,倾听他在这个年龄段思考的事。与孩子分享彼此的时间与喜怒哀乐,是拉近距离的最佳方式。
妈妈对孩子要求的越高,对自己就会要求就会更高,生活压力加上紧张的节奏,让自己变得失去自我。
所以我们要学会放轻松,为了亲子关系,不能这么逼孩子了,也不能这样逼自己,和谐的亲子关系需要智慧,更需要我们控制好节拍,让孩子在温和的气氛下成长。
参考文献
[1]牛小云.儿童不同成长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J/OL].学周刊,2020(06):189.
[2]贾文华.略论亲职教育的缺失——少年弑亲行为引发的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1):93-98.
[3]. 中国亲子陪伴质量研究报告 2019年[C]. 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年第5期).2019:331-373.
[4]李萍. 现代家庭冲突的成因及对策分析[C]. 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江苏省老年学学会:1994:1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