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优雅地拒绝熟人不合理的请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2-28
首先,自己要有底气,“这个要求是强人所难”。这句话可以不在明面上说出来,但是千万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来一句“有事儿您说话”,那就全完了,再想拒绝就成了说话不算话,翻脸不认人了。
其次,表达对对方的理解和关切,动之以情,肯定对方要求中合理性的那一面。比如亲戚结婚,来借你的宝马或奔驰做喜车。你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大好事啊。”第二句就是“这种人生大事肯定要留个好回忆,用好车是人之常情。”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是理解他(她)的。
第三,提出你的客观困难,晓之以理。比如最近接待任务较多,公司的车不够用,大家都把自己的私车贡献了,万一婚礼用车那天人家没把车还回来,耽误大事。
第四,提出替代方案,别让人家觉得你有意为难。比如你可以推荐几个租车APP,让对方自己选择合适的豪车。而且人家配备专业司机,安全有保障。你还要去喝喜酒送红包呢,到时候也没法开车不是?注意千万别说:“XXX最近刚买一辆红色大奔,可以找他借。”不要甩祸害别人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28
可以答应一部分
第3个回答  2020-12-27
“你可以提要求,别人也可以拒绝”如此简单,我们为何不敢要求也无法拒绝呢,到底在怕什么。

小孩子提要求和拒绝都很直接简单,“我想要这个!”“我不干,不要!”孩子不会讲一堆道理证明自己的要求多么合理,拒绝时也不会找很多理由。为什么逐渐长大,我们越来越讲究道理?

孩子想去动物园,一遍遍地对妈妈表达:想去动物园嘛。刚跟爸爸怄完气的妈妈很烦: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为这个家整天忙,给你赚钱买吃买穿,好不容易休息下你也不体谅妈妈?于是孩子真觉得自己做错事,悲伤的回到自己房间。

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拒绝孩子时,附加一堆道理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

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虽避免了内疚,爱的流动却被阻断。孩子体验到“被拒绝=我是错的”,真正让人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没有达成,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不讲道理的我不值得爱”。

当我们长大,提要求时,执着的其实并非事情本身一定要达成,而是一定不能体验到“我错了”的感觉。于是我们轻易不敢提要求,除非很确定对方一定会答应,而且是毫不勉强的答应。

同理,拒绝别人我们忍不住附加一堆理由,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但爱的流动因此而止,也许亲人朋友从此心怀芥蒂。所以我们轻易不敢拒绝别人,常常委曲求全,最后因为莫名小事怨气大爆发,真成了“毫无道理的家伙”。

拒绝,也可以让爱流动

亲密关系里的经典对话,女人:“你为何不陪我说说话,是不爱我了吗?”男人低着头,不耐烦的说:没看到我很忙吗,给我点独立的空间安静安静。女人委屈,男人更委屈。难道亲密和独立必须是反义词吗?

好父母拒绝孩子时会这样说:“宝贝,你现在很想跟妈妈在一起是吗?妈妈理解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很重要。只是现在妈妈需要工作,2小时后妈妈一定陪伴你,你觉得这样可以吗?”看孙瑞雪书中的案例会发现,如果我们以很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小孩子其实很容易协商,最不会讲道理的往往最“讲道理的”。

妈妈对孩子的情感给予充分地理解和尊重,虽然拒绝了事情本身,但并没有拒绝母子之间爱的流动。这样孩子虽不能立刻达成心愿,但感觉妈妈爱我依旧,同时学习到平衡的艺术。

这种平衡的艺术带入亲密关系,我们会感受到爱的连结,不会因事情无法达成而消失。

有时候某件事似乎无比重要,如果你不答应我们的关系就完蛋。这种执着我也常有,去深入觉察这执着的背后,是巨大的恐惧,所以要威胁对方以避免这种恐惧。

这恐惧是什么呢,一层层拨开,结果是,你不答应这件事,就证明了我一定会被抛弃。这个“逻辑“一旦被正视,自己都会觉得很荒谬,爱的连结真不必被这荒唐逻辑折断。

拒绝这件事情,不等于拒绝你这个人,不等于你的要求不合理,不等于我不在乎你,我拒绝仅仅因为我的感受告诉我,现在我不想这样做。

拒绝的同时,我不会把自己关闭,我依然感受你的爱,理解你的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让我们的需要共同创造出爱的方式。

如果我答应你,一定是因为我也喜欢用这种方式爱你,而不是迫于维持关系而委曲求全,所以即使我付出再多,你也不必内疚。

不带评判的拒绝,没有委屈的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