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31

唐朝刘知几所作的《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全书主要以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的得失,以及评论史书的编写体例和写作方法等为主要内容。《史通》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大体上可以分为历史批评和历史理论两部分。史学理论指关于史学体例、编纂方法和史官制度等方面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研讨史籍得失、评 论和考订史事的正误异同等内容。史学评论是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是新出现的一种以论述史籍得失、评论史学体例、研究撰史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史论形式。这种新史论在秦代发端, 到唐代趋于完善。《史通》的编著时间开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703年),成书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 年)。唐人刘知几是在继承前人的批判精神的基础上,把新的历史论发展成为一本“总括万殊,包吞千有”的史论著作,写出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史通》。它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宏伟巨著。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名门之后,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唐高宗和唐玄宗时的官僚,由于诗词做得好而闻名于世。刘知几由于家庭原因,自幼 博览群书,起初主要学习史学,后又专攻文学。他20岁时中进士,任获嘉(今河南获嘉)主簿。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刘知几调回长安,任王府仓曹。之后,改任著作佐郎兼 修国史,又升为左史,参与编撰唐史。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刘知几担任秘书少监。同时,从事编修历史的事情。当时,由于权贵控制史馆,史官没有著书的自由,什么事都要听上头的旨意,刘知几对此十分不 满。但也只能“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用以打破史馆的垄断地位。两年之后的景龙四年(710年),《史通》一书写成。《史通》写成之后,刘知几名扬天下,升任官太子左庶子,兼任崇文馆学士,加银青光禄大夫。唐玄宗时期,又升职为散骑常侍。尽管他的官职多次改变,但他一直兼任着修编 史书的职务,先后参与编撰了《姓族系录》、《则天实录》、《中宗实录》、《睿宗实录》、《玄宗实录》等书。《史通》总结了唐朝之前史学上所出现的问题,因此,其史学地位很高,对 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18-01-31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 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的编著时间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成书,花了九年时间。

《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在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前已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它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题目等,作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认为,“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主张对当时各种“杂史”应分别其短长而有所选择,对以往各种记载中存在的“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关于作史原则,《史通》鲜明地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其《直书》、《曲笔》两篇,在认识上把中国史学的直笔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展了。外篇的《史官建置》是一篇简要的史官制度史;《古今正史》叙述历代史书源流,间或也有一些评论;《疑古》、《惑经》承王充《论衡》的《问孔》、《刺孟》之余绪,对古代史事和儒家经典提出一些疑问,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严肃态度和批判精神;《杂说》等篇本是读史札记,涉及到以往史家、史书的得失,有的地方也反映出作者在哲学思想上的见解和倾向。《史通》对史学工作也有一些论述。如它把史学家的工作分为三个等第:一是敢于奋笔直书,彰善贬恶,如董狐、南史;二是善于编次史书,传为不朽,如左丘明、司马迁;三是具有高才博学,名重一时,如周代的史佚、楚国的倚相。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史学,是历史知识;史识,是历史见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史识的核心是忠于历史事实,秉笔直书。史有“三长”之说,被时人称为笃论,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第3个回答  2018-01-31
‍‍‍‍

中国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是唐朝刘知几写出的《史通》。我国史论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诸子借评论史事,论证本学派政治观点的正确性,形成我国早期史论的一种形式。在先秦史籍中,又出现《左传》中的"君子曰"的另一种形式的史论,这种体例为后世史家所沿用。自秦汉以来,出现了如《史记》的“太史公曰”、《汉书》的“赞”、《汉记》的“论”、《东观汉记》的“序”、《三国志》的“评”,以及后史的“史臣曰”(如《资治通鉴》的“臣光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序论”,于史篇之前,加入史家说明著作宗旨、体例源流、评论人物史事的文字,如《史记》、《汉书》等,都有这类“序论”的文字。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史学批评也随之开展起来,出现一种以论述史籍得失、评论史学体例、研究撰史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史论形式。这种新的史论发端于秦汉而完成于唐代。到了唐代,刘知几继承前人的批判精神,将这种史学形式发展成"总括万殊,包吞千有"的史论著作,写出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史通》。它兼有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方面内容,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宏伟巨著。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