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影评60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2-23
在《一代宗师》中,王家卫在对武侠世界的想象和认知之外,传达了一个人所必经的成长过程——“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在《东邪西毒》中,王家卫表达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认识,“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在《一代宗师》中,这个认识变成“一个人只有翻过一座山,才能将眼界打开”(大意)。于是,《一代宗师》从最初想拍“一个人”的念头就演变成拍“一群人”和“一个武林”的野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完影片之后,觉得结构支离破碎,张震饰演的一线天、赵本山饰演的定连山以及小沈阳饰演的三江水都显得虎头蛇尾,人物没有来由。除了东北喜剧演员的加入之外,叙事结构问题或许会成为该片理解上最大的障碍。但在我看来,作为影像诗人的王家卫,他的作品从来就不应该用叙事来考量,就如同不应该用小说的标准要求诗人作诗,这是一个道理。抛却叙事逻辑的考量,《一代宗师》是一部真正可以用来叫做电影的电影,因为,它在人物内心的推拿定夺、环境气氛的铺设营造、打斗场景的细节展示方面,无不让这部民国武侠片弥漫了一种电影化的诗意情绪,可以称其为诗意武侠。

[3]在节奏控制上,王家卫似乎是颠倒了通常的叙事方法,开头的一段雨中武戏,以及接下来的宫羽田退位段落,都是极具张力,很有动感。但是越到后面反而越走向平淡和拖沓,用了大量戏份来讲述宫二的人生和情感,电影也从一部功夫片变成了爱情片。在这里,有两个小高潮:一是宫二与马三的车站决斗,这是武戏高潮;一是宫二与叶问的离别,这是情感高潮。而在这两个高潮之间,其戏份的铺垫作用并不明显,尤其是高潮过后马上陷于疲沓,造成观影的不顺畅。对于这种以明星包装来获取宣传效应的艺术片,观众本来就很容易产生被欺骗的想法,假如电影在节奏上还如此反向推进,到了最后,疲惫感引发的厌恶便会油然而生。王家卫团队为拍摄《一代宗师》付出了艰辛努力,历时数年,全面考察了各大门派功夫的样式。所以,电影中的动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拳一腿都是真实的再现。但是,对于广大观众来说,专业限制造成了无法窥其门道,只能看其热闹。而正是这个“热闹”,让王家卫的电影具有了不一样的风范,是意境本质上的味道的发散。王家卫的电影向来就是以气氛见长,当年《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穿着旗袍上楼梯的姿态,在音乐逶迤之烘托下,尽显东方之美。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低一抬,都能传递出不一样的情绪。在《一代宗师》中,人物的言语和动作就像京剧中的演员一样,动静皆有规律,从起范儿到摆造型,都流露出舞台上的庄重之感。因此,当赵本山和小沈阳出现在画面上时,其庄谐对比立马突显,笑场便不可避免了。
第2个回答  2013-06-08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一本书,由形意拳大师李仲轩讲述的《逝去的武林》,这部书中讲了当时武林习俗,例如古人守信:
   师傅收徒时为其所立的规矩,真实地反映出前辈们凡事不仅仅考虑到自己,还要为其弟子们着想,对人负责,也对这门艺术的传播负责 。这是历史,李老的作法也是与此一脉相 承的,实现了对恩师的信用!
   二、弘扬国术精神:
   诚然如李存义先生所言“形意拳叫国术,就是保家卫国”,我的恩师亦曾道:“心意、形 意的真传正传,乃是正、大、光、明。”这不仅 仅是指技术上,更是指精气神、胆识、气魄 与抱负!津津乐道于一拳一脚,谁胜谁负者,必与真谛相去甚远。
  三、体现武术工艺层面:
   武术的内容除去拳谱上的理论和指导时的具体要求,实际上,从深层次上分析,还有一大块内容,那是难以表达,难以传播的,但却对学 者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作用的中间内容——笔者喻之为“武术工艺层”,这些内容,处于理论与具体要求之间的夹缝中,难以寻求,不易悟到 ,而李老的文章中却含有许多,实难能可贵,价值连城。谁胜谁负者,必与真谛相去甚远! http://zeihanzhuazei2.7958.com/down_8839859.html,有兴趣者我建议去读一下,感受一下经历着的回忆,对看完电影也许有另外一种感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