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民族风俗蚕花节的文章.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3-18
每年清明时节,在江南一带,都有“轧蚕花”的风俗,特别是桐乡和湖州交界的含山,每年都有“蚕花节”。这个活动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农民参加。

每逢清明前后,石门以北农村裹粽子,烫麦芽饼以准备上含山之用,主要是去轧蚕花,含山位于桐乡与南浔(旧称吴兴)交界处,为临平山脉之余脉(土丘)高约60米。相传当年陶朱公归隐,路遇农家采桑女,西施以珠花相赠,预祝丰收。据初步考证,崇福镇芝村龙船会,德清县新市蚕花庙会,南浔区含山“轧蚕花”三地的活动内容相似,村民百里赶集主要为祈祷蚕花廿四分,蚕花非花,“花”“发”谐音。
我外婆家在练市施家浜,清明前接连几夜,老拳师颤颤巍巍地指挥一帮虾兵蟹将摆弄拳船,表演十八般武艺,石门以北农村青年多则上百,少则五六十,每夜必至,其中有一石门虬髯大汉,表演百十斤石担,舞得如风轮一般,滴水不漏,舞后面不改色气不喘,群众轰然叫好,雷动两岸。外甥7岁,今年刚去学拳,听说明年想去表演倒立。
一年一度轧蚕花,类似西方某些国家的狂欢节。古代没电,蚕种放在蚕娘胸前 ,依靠体温催孵幼卵,轧得闹猛,幼蚕越快孵出,邻近三县五乡的男女老少都要轧闹猛。
清明一早,通往含山的乡村道路人群川流不息。旧时农村大都走到含山或者摇快船从水路上含山,一般前一天须到船老大处登记。我便经常赶拳船去含山轧闹猛,带上2只肉粽和2个芽麦塌饼就能解决早餐和中饭,邻居小姑花枝招展,小叔神采飞扬,一路欢声笑语,一路豆香蝶舞,当时许多农村青年就是在轧蚕花中私定终身。含山七层宝塔四周(据说钱王为妃生子而建,又说钱王为母祝寿而建),京戏班开场“天官赐福”,马戏团开场“马上发财”,运河两岸,站满了伸长脖子的人群,正在观看“划龙船”竞赛(俗称“踏排船”竞赛),我听说石门镇周士塘村每年派龙船参加,名次倒在其次,快乐便是永恒,场面颇为壮观,少则几十条,多则上百条,绵延数里,百舸争流,如离弦之箭,加油之声不绝于耳,声震两岸。夺冠龙船上的青年必成女孩青睐的首选对象。村上年年摇快船的汉子,大都能娶上一房美貌女子做新娘。下午三点钟左右,大家买几朵蚕花陆续回家,把蚕花插在财神堂上方年画上,以示今年蚕花旺盛,大获丰收。
改革开放以后,含山镇每年要选十名蚕花姑娘,一名蚕花仙子,美若天仙,抬轿游街,人们为了一睹芳容,万人空巷。
昨夜梦中,又见一路蚕花一路春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