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有哪些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名人,特产?

还有,一些能体现出东阳特色的事物

第1个回答  2013-04-01
东阳市地处浙江省中部,由地级市金华市代管,甬金高速、诸永高速在境内交叉而过,为浙中交通枢纽。市域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辖有6个街道、11个镇和1个乡,总人口82万。旅游景点   1、 横店影视城(国家5A级旅游区,亚洲最大的外景拍摄基地)   2、 东阳中国木雕城(国内最大的木制工艺品、木雕红木家具集散地)   3、 巍山屏   4、 落鹤山风景区(浙江省级风景区)   5、 东白山风景区(浙江省七大名山)   6、 </B>三都胜景风景区(浙江省级风景区),离江北市政府大楼约七公里,位于城东和堂。   </B>7、 屏岩洞府风景区(浙江省级风景区)   8、 黄藤岩风景区( 风景区,农家乐)   9、 卢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久负盛名的明清古建筑群)   10、天山村农家乐(浙江省特色农家乐)   11、社姆山风景区(浙江省级风景区)   12、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13、南马花园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浙江省首批特色旅游村”)   14、“赛点”休闲农庄   15、白云文化城东阳的文化、历史  东阳于东汉兴平二年(195年)建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仅集木雕、砖雕、石雕、彩绘艺术为一体、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艺术遗产”的明清古建筑群就有260多处。这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真实地记录了东阳演变、发展的历史,内涵丰富,弥足珍贵,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   几度风雨,几度艰辛;几多璀璨,几度斑斓。东阳的集镇农村文化全面繁荣,专业文化、群众文化、老年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齐头并进,文化事业异彩纷呈,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蒸蒸日上。   东阳境内庙会众多。庙会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迎佛和演戏。迎神时,将庙中佛像抬出,或另塑小佛像放于形如亭阁的佛轿中(行尊),绕街游行,香灯引路,乐队开道,旗、锣、伞、铳等各式仪仗在前,后有十字莲花、十二花名、七朵花、八洞仙、打花鼓、骆驼班、高跷队、台阁、大头舞等杂耍,狮子班、罗汉班压阵。   东阳民间最祟胡公大帝(胡则)。八月十三,俗传为“胡公大帝”生日,这日,吴宁、怀鲁、横店、千祥、南马均有胡公庙会,尤以上卢社姆坑和横店朝水殿胡公庙会最盛大。社姆坑庙会“邻邑新昌诸嵊之间亦多至者,香火盛比于永康方岩。渐乃造行舆,具伞盖,备旗帜,更裂帛三五丈,系之长竿,谓之长旗,各以本都所奉之神先日升庙中,谓之朝庙,次日迎回,鼓吹前导,先后雍容,沙洲高岸,男妇聚观。咏之者日:‘旌旗十万摇千嶂,粉黛三千锦绣堤’,以为一方胜会,莫有过之已”。终清一代,沿至民国,盛况不减,每年都有十八路迎佛队伍在社姆坑汇集,令人叹为观止。横店朝水殿庙会,永康、义乌、金华、仙居、天台、缙云商贾纷至沓来,八方珍异之物荟萃于市,民间歌舞和外来的文艺杂耍千姿百态。尤为甚者,三个戏班三天三夜斗台竞艺,方圆数十里的上百支武术罗汉班大会师。   西宅胡氏系胡则属系,八月十三日,村中“摆茶”供祭胡公。“摆茶”供品实乃米塑,以糯米、芝麻、绿豆、芒谷、赤豆为原料,胶制粘合成狮、虎、象、麒麟、鹿五牲,及八仙屏风、魁星阁、蜃钟楼、滕王阁、桂花亭、凤凰台、牌坊等,形象逼真,构图合理,气势轩昂,集建筑、木雕、泥塑、剪纸及书画于一炉。   民间娱乐“四大”   巍山大龙身 俗称板壁龙身。骨架用毛竹杉树构制而成,龙身紧随龙头之后,有百余节,甚至数百节,节间用粗绳连接,高比四层搂。每节大龙身底装轮子,需20余人拖拉撑扶,内装潢档如梯,以便点烛人上下,每换一轮需蜡烛30斤。龙身如华灯映照的楼房。   郭宅大蜡烛 高丈余,断面直径尺许,重四五百斤,蜡烛漆以朱红,绘以龙凤。共两根。每年正月十八日郭宅安庆庙(俗称乡后殿)庙会迎展。届时每根蜡烛由8个壮汉擎抬,前有火铳和数十面大锣鸣道,后有上百面旌旗簇拥。迎毕置于庙中,除夏历六月外,终年燃之不熄。   横店大纸马 篾扎,纸糊,彩饰。装于木架上,木架下装木轮4只。届时或推、或抬、或举,众马奔腾,蔚为壮观。一匹纸马需毛竹100多斤,棉纸一令。每年正月十三迎展。盛行于任湖田、黄珊庄、前田、上湖田等村。玉山大旗 每年十月十六玉山茶场庙会迎展。大旗用120-180丈绸制作,红、黄、绿色绸为边。中以36幅白绸制成,绘以龙、虎、狮、豹。主杆为顶端直径24厘米的大杉木。上接近200斤的特大毛竹一根。以装套大旗。木杆、竹竿交接处扎上绳索延拉四方。主杆下端齐肩处穿以杉木抬杠一根,与抬杠成直角又扎以杉木抬杠两根。上端系毛竹24-36根。届时,百余人在紧锣密鼓声中飞速竖起大旗,然后越野行进,大旗翻飞作响,声闻数里。每面大旗迎展一次减轻20-30斤。   同时,东阳还是中国婺剧的主要发源地,南宋时就已被称为“婺剧之都”。在历史上,由流行于浙东、浙西,以东阳为主要代表的高、昆、乱、徽、滩簧、时调等六大声腔演变而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