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06-19
传统看法:少量饮酒有益健康 《说文解字》上说,酒既可以制造出吉利,也可制造凶光。虽说无酒不成席,但酒也是穿肠毒药。 元朝医学家胡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对饮酒的利弊总括为“酒味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胃肠,消忧愁,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是也,饮酒过度,丧生之源”。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也说:“过饮不节,杀人顷刻”。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少量饮酒对身体是有益的: 少量饮酒能提高智商 日本爱知县国家生命科学协会研究发现,男性每日饮少于 540 毫升的日本清酒或葡萄酒,平均智商比不饮酒的男性高 3.3 %。女性饮酒者智商比禁酒者高 2.5 %。 少量饮酒可减少患心脏病的机会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伊恩·怀特博士称:每天饮一杯酒,可以减少 40 岁以上的男人和停经后的女人患心脏病的机会。另外,酒精还能增加体内的保护性胆固醇。而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年龄,男性从 35 岁开始,女性要到 55 岁。这项最新研究表明,酒对年长的男性和女性的健康才会有帮助。 无独有偶,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一项新科研成果显示,适当饮酒可保护心脏,可避免20%~30%的冠心病发作。他们认为酒精可长期控制总胆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酒精具有减少血小板血栓形成效应,不论葡萄酒还是烈性酒或啤酒中的酒精,均可减少冠心病发作的死亡率。 少量饮酒能降低痴呆症的患病概率 荷兰鹿特丹埃拉斯默斯大学的科研人员,对5395位年龄在55岁以上(含55 岁)的、没有任何痴呆症迹象的老年人,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每天喝1~3杯酒的人比那些不饮酒的人患上痴呆症的概率要低42%。 《自然》观点: 即使少量饮酒,也有损于健康 《自然》杂志一篇报告指出:即使少量饮酒,也有损于健康。研究者列举了他的支持论据:35岁以下的人,只要喝酒就会增加患多种疾病的危险;35~65岁的男性,每周喝5杯以上,女性喝8杯以上,患病的风险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与《自然》杂志相似的结论: 少量饮酒会增加60种疾病的患病概率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自1970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研究都证明,少量饮酒(每天1~2杯),可以降低老年男性和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约20%~30%,但即使少量酒精也增加造成损伤和促成大约60种疾病的患病机会,如多种肿瘤、肝硬化和神经心理性疾病。 少量饮酒会对大脑产生不利影响 美国科学家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无论是轻度还是中度饮酒,都不能避免对这些人的大脑产生不利的影响。一周饮酒量在1~6杯之间的人被视为轻度饮酒者,中度饮酒者则是一周饮酒7杯以上。根据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轻度和中度饮酒者在饮酒后的确会引起脑量的萎缩。研究还发现,这种情况不分男女,也不分种族。 无论多少均可诱发哮喘发作 有资料表明,对哮喘患者来说,不论饮酒多少以及酒的度数高低如何,都是有害而无益的。这是因为酒除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外,还可诱发哮喘发作。 少量饮酒也要因人而异 由此可见,少量饮酒对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病)也许是有益的,但同时也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机会。专家告诉我们,在决定是否采取饮酒养生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权衡利弊得失,切忌盲从。 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喝酒,每天喝多少酒应当由医生来决定,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 根据目前的研究,有关限制酒精的意见还不统一,但也有部分机构和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标准。2003年12月,华盛顿的国际酒政策中心对不同国家确定的标准饮酒量是,英国人每天为8克,美国人14克,但日本人可以饮19.75克,并证实每天1至2次少量饮酒可使心血管发病率降低20%~30%,但这只是针对年龄在45岁至55岁的群体。 长期从事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的厉有名教授等,历经多年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病发病规律,并于前不久为“少量饮酒”定出了“安全界限”。他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酒精的摄入量,即:摄入的酒精量(克数)=饮酒量(毫升数)×含酒精的浓度(%)× 0.8 。例如,一次饮 52 度( 52 %)的白酒 100 毫升,其酒精量=100 毫升× 52 %× 0.8=41.6 克酒精。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即累计73千克以上,有48%的人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厉有名教授特别指出,由于不同的人对酒精的敏感性不同,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安全剂量”是相对的。他们的调查还发现,不论是白酒、葡萄酒、啤酒或其他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只要总量过大,对肝脏都有危害。长期饮酒对肝脏的损害比偶尔一次大量饮酒更严重,每天饮酒比间断饮酒的危害性大,而一次大量饮酒的危险性又比一天分次饮酒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