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双锤800斤,岳云双锤172斤,历史上真有用锤的武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在我们熟知的评书故事里,有很多用双锤做武器的名将,比如《说唐全传》里的李元霸、裴元庆,《东汉演义》里的马援,《刘秀传》里的公孙阳,《薛刚反唐》里的薛葵,《大明英烈》里的朱沐英。

最著名的是《说岳全传》里“八大锤大闹朱仙镇”金锤严成方、银锤岳云、铜锤狄雷、铁锤何元庆,打的金兀术落花流水。

可是,演义里打得热闹,看到锤这种头大柄短的武器,我真的很怀疑,这种武器在战场上使用的频率。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俗语叫做“一锤子买卖”,它很贴切的形容了锤的特点,一锤定音,然后第二下的冷却时间太长:因为抡起大锤需要多花一倍的力气,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而敌人在你抡起大锤的时候,早已经一剑封喉了。

所以,一锤子买卖的言外之意,就是要不你一锤把敌人夯死,要不一锤下去没砸中,第二年把你打死,绝对不会存在第二锤的情况。

另外,演义小说里形容拿锤的战将总是少年成名,人小锤大,比如大隋朝第一好汉李元霸,据说一双擂鼓瓮金锤共重800斤,大家可以想象他挥舞双锤的画面,谁也扛不住400多斤的铁疙瘩砸一下,肯定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一双银锤重300斤。后来的岳云膂力小点,也是一双擂鼓瓮金锤,不过重量降到了172斤。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古代的演义小说,更多的是为了渲染激烈的气氛,对各种战将、兵器都是以好看为主,八大锤在百万军之中砸上将首级多么激烈,多么好看,多么振奋人心,所以夸大的情节和人物,很容易被人接受,虽然真实的战场画面,连北乔峰看得都胆战心惊。

不过存在即是合理,作为十八般兵器之一的锤,也并不是无一是处,在特殊情况下,还有它的重要价值,那就是在遇到对方重甲保护刀枪不入时,铁锤就派上了用场,当胸来一下,保证能让敌人肝胆俱裂,受到极为严重的内伤。

作为战场上的锤,肯定不会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巨大,那么大的家伙随身携带肯定不方便。所以大家用的都是小一号的变种,一边为柄,另一头稍微大一点,通常携带在身上作为副兵器使用,有点与双锏、单鞭、短剑相似。骑兵落马后参与近身搏斗,再使用长枪长刀就有点不方便,膂力大的战将,就会用这种兵器。

北方游牧民族左手持盾,右手持锤,这种锤被称为铁骨朵。

清朝有铁锤军,数量不多,专门再战场上用来对付敌方重甲兵。

综上所述,古代战场上有人用锤,但是绝不会出现李元霸那种重的离谱的“大锤”,虽然一锤下去敌人肯定受不了,但自己的战马肯定也受不了。演义小说里更多的是在塑造英雄,所以就顺道夸大一点英雄们的兵器坐骑,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的义薄云天、尽忠为国,至于细节上的兵器之类,就不用过多考证了。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6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