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典故|女娲补天到底“补”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9
作为中国神话中著名的创世女神,女娲拥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首先,她创造万物的传说广为流传:在中国许多地区,人们相传女娲在正月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猪,初四创造了羊,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直到初七才创造了人类。有的版本甚至称女娲的肉体变成了土地,骨头变成了山岳,头发变成了草木,血液变成了河流,这与创造世界的盘古大神相似。
女娲的形象也有多种说法,她是人吗?是人首蛇身?还是一只大青蛙?此外,还有关于她造人、与伏羲的关系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十分有趣,但本文不拟探讨。读者如有兴趣,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本文想讨论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中,她究竟“补”了什么?关于女娲补天的最早文字记载,可能要数春秋时期的《竹书纪年》,书中间接提到了女娲补天的行为。天台山据说是女娲用乌龟的四只脚支撑天空,但因为山无处放置,便被移至琅琊海边。这表明在文字记载之前,女娲补天的故事已经口耳相传。
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首次正面提及女娲补天,而汉代的《淮南子·览冥篇》则基本沿用了这一故事,并使用了更加华丽的辞藻。有学者提出,补天的行为实际上是指女娲用聪明才智炼石盖屋。另一些学者认为,女娲补天的神话真相是用五色石针缝补象征社会规矩的破损天网。
还有观点认为,女娲补天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类在女性首领的领导下,平息水灾和治理水患的历史。我个人倾向于支持这种观点。首先,“天破了”导致的后果是“水浩洋而不息”,而女娲补天的目的是“积芦灰以止淫水”,这正好说明她的目的是平息水灾和治理水患。
其次,如果我们观察五帝时代的大禹治水方法,他采用的是疏导水流使之一直流归大海,摒弃了前人的堤坝堵截方法。而那些前人,正是女娲所在的三皇时期。(历史资料表明,三皇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期,女娲也常被列为三皇之一。)
最后,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的研究员王若柏通过历史地貌研究,在冀中平原、白洋淀流域区发现了大量的碟形洼地。这些洼地是由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形成的。他提出,在距今4000多年前,河北平原一带发生了陨石雨撞击,引发了严重的洪水灾害,这正是女娲补天——治水的原因。
《淮南子·览冥篇》中的描述“四极废,九州裂,天颤让不兼复,地不周载”描绘的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则指的是巨大的撞击、爆炸以及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主要成分为陨冰,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地表水,那么就会出现“水浩洋而不息”的景象。
“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这段描述出自《淮南子·览冥篇》,成书于东汉年间,其中的冀州指的是古代河北省一带。这段文字描绘了灾害平息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因此,女娲补天的对象绝非真正的天空,而是洪水。不知道你对此有何看法?详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