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的是十八,长的是芳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如果你也曾像刘峰一样等过一个人,像小萍一样被排挤过,像萧穗子一样谈过一场被杀死的文字恋爱,像郝淑芬一样勇敢的追逐过爱情,像林丁丁一样在生活和爱情里诠释着利弊,那我们都一样,在芳华里伤害别人和承担着伤害,追忆着那些成年或者不成熟的成长和记忆。

结合小说和电影略略的谈下我的一点点看法

那个年代的恋爱是场漫长的故事。个个矜持的要死。

穗子可以为陈灿写满箱子的情书,却被郝淑芬几天用肉体的革命友情就搞定了。电影里略去了这个细节,只是说门当户对。可是真正的矛盾在于两个女人的战争,郝淑芬如果不是为了把萧穗子比下去,也不会铤而走险。毕竟最后她在小说里嫁的人,可是个街上开着车的二代混混。像她这样勇敢的争取幸福的姑凉,怎么会轻易的嫁个凡夫俗子呢?要么被别人拿下,要么自己过的就很牛吧

小说里的萧穗子也喜欢过刘峰。因为刘峰在她想因为文字恋爱被批评以后想自杀时,主动救了他。还因为刘峰带来了他父亲被释放的好消息(电影里有个镜头萧穗子拿着茶缸跳起来,水从一米多高洒落在她身上,像幸福开花落地一样。)最主要的是因为刘峰有一身健美的肌肉和善良的秉性,反正那个刚刚万物生长的年纪,只要有人给孤独的人一点点温暖,很容易萌生爱意,难怪小萍也会爱刘峰,毕竟善良的人都是可爱的,现在又何尝不是呢?

总有两对年轻的身体和灵魂,在渴望着柏拉图和灵与肉的相遇。

其实在这世上,我们爱的大抵是一类人吧

更确切的讲,那些人往往存在在我们的记忆中,理想的轮廓里,十八岁暗恋的那个他,像影子一样为挥之不去,以后的历任心动,大抵都是和他的美好相关了吧!是啊,初恋就是这么可耻,先闯进来的人就是躲在你心里不走,真想下一场刀子雨,把里边赖着不走的故人剁成肉泥。太爱的人往往不敢说爱,就像小萍想让刘峰抱他一下,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就像刘峰喜欢林丁丁一样,几年的牺牲与等待也只是融进一场改变一生的拥抱里。

爱情是最没用的,可是却让生活多了些许忐忑不安的结局。

微妙的牵挂又把毫无血缘关系的人融为一个整体。这是在和父母心理断奶后,我们第一次探索一种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人际练习,可是现实和人性又常常会让我们摇摆在充满热情和悲观绝望的不确定里。想要独一无二的爱却不可得:想要占有对方却充满了痛苦,我们想要无条件的 接纳和欣赏,我们想要无条件的爱和陪伴,同时我们又想要拼命的靠面子留住对方:提升自我,足够性感,足够美丽,足够年轻,足够闪耀,以为足够就能获得永久。可是这世上哪有永久呢?连最灼热的太阳都会二十四小时内消失,更何况人心呢?爱与被爱中,我们从开始的想找一个弥补自己另一半的圆,到中间的不断让自己磕磕绊绊遍体鳞伤,学会承受,学会忍让,学会伪装……到最后的真正变成完满的自己,相信自己是爱,是光,遇到那个惺惺相惜,志趣相投的灵魂伴侣,无需婚姻和表白这样的仪式来证明相爱,因为彼此的独特,足以成为心里的那个唯一。而这份唯一会不会长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生活会有争吵,但是芳华里的激情和懵懂。流年里的珍惜和包容,无关爱情,只是人性最邪恶最善良最本能的呼唤,我们是一个整体,可以为彼此做任何事,也可以让彼此做任何事,前提是爱和自由。

任何人的生命都是一场完满的谢幕。无论谁遇见哪出戏,请做好自己的主角,陪着另一个人认真的演下去。无关对错,只管淋漓,只要是尽情活过的,都是芬芳迷人的youth

推荐电影《美食,祈祷与恋爱》

推荐美文《飞鸟集》《青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