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评价《缝纫机乐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14

坦白讲,《缝纫机乐队》相比较《煎饼侠》真是进步太多了,但这依然不能算作一部好电影。我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给这部电影归类,说是喜剧吧,笑点不够密集,连《屌丝男士》都不如,不得不说,大鹏所有的才华都用在《屌丝男士》里面了。说是音乐剧吧,歌曲传唱度又不高,且不说要和奥斯卡最佳音乐电影《爱乐之城》相比较吧,《闪光少女》里的原创音乐都要更胜一筹。

无论什么电影总会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但第一次见导演因为别人说了句不喜欢就扬言要打人的,这姿态未免也太难看了,这么做要么是为了炒作,要么是实在心虚。真正的好电影还会害怕一两个差评吗?记得《琅琊榜2》开始播出的时候,豆瓣上很多人光是冲着黄晓明三个字,就给了一星,理由也是很奇葩,觉得教主太油腻,觉得教主下巴太出戏,但电视剧播出一段时间后评分却不断升高。

最后讲讲致敬摇滚这一块儿,这也是戳到很多音乐人泪点的地方,最后一场万人大合唱致敬beyond, Beyond乐队鼓手叶世荣来客串鼓手,连我这样一个非音乐人都觉得热泪盈眶。

最后再说一句,娜扎在这部电影里贡献了史上最高颜值。

第2个回答  2017-12-26

时隔两年,屌丝男士兼煎饼侠大鹏带着他的电影作品《缝纫机乐队》又来啦,这次他带给我们的不再是《屌丝男士》零碎的小情景剧,不是《煎饼侠》大星云集的支撑,而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现实与梦想如何不矛盾的故事。

《缝纫机乐队》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保护大吉他的故事。吉林集安是摇滚之城,摇滚之城的象征就是摇滚广场的那大吉他建筑物,可是政府却为了要盖大楼将其拆毁,那从小就喜欢摇滚的胡亮(乔杉饰)就不乐意了,因此请来非(luo)常(po)有(da)名(shu)程宫(大鹏饰)经纪人来为他组建乐队,阻止政府拆大吉他。

组乐队在集安人胡亮眼里看起来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在招成员时只来了三个人,一个脚打着石膏的贝斯手丁建国(娜扎饰),一个是来自台湾的傲慢少年鼓手炸药(李鸿其饰),还有一个还是走错了应聘地址。

既然人员不够,招成员活动仍旧继续,只不过,在接下来的招聘过程中,招来的却是这样的成员,黄发吉他手杨双树and垂髫键盘手希希。还是在女儿和妈妈的阻挠下,可是即使是困难重重,这个乐队还是成功的组建了,因为毕竟团队里的人都是本行的精英,那吉他,那架子鼓,弹的打的叫一绝。

并且乐队在程经纪的运作下开启了不少宣传演出。这些演出都是为了9.30日的保卫大吉他标志建筑而作的前期准备。

可是好景不长,程宫因为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在收了建国她爸给的分手费后私自将演出取消,而乐队成员就这样在雨中看着大吉他被拆,胡亮崩溃了,但同时也认清了现实,程宫回到了北京继续当他的落魄经纪人。

但是现实是现实,生活总需要给人以希望,程宫最后幡然醒悟,从北京打车回到吉林集安,鼓励乐队成员完成最后的愿望,原来的时间,原来的地点,缝纫机乐队上演了一出好戏。电影在这时已接近尾声,最后是在希希这个小朋友的摇滚梦演讲中结束的,意味着摇滚不死,将永远传承。

和《煎饼侠》相比,这部《缝纫机乐队》真的算是大鹏在导演路途中的一个大的进步,这部电影至少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有明星助阵,但整体它看起来比《煎饼侠》更加完善,更加剧情化。

大鹏这次做的乐队梦比上一次的英雄梦成熟多了,原来梦想和现实可以共存!

第3个回答  2017-12-26

对一个有才气的导演,我们的期待,只会越来越高。

尤其是当他的前几部作品,没能发挥出他更多本领的时候。

我们渴望他的新作,早日发生“质变”的提升。

可惜[缝纫机乐队],暂时满足不了这份渴望。

作为一个“三片一律”的导演,我们对他的下一步片子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小编在知乎上看到了大鹏对自己的电影《缝纫机乐队》的评价,以下是原答案:

《缝纫机乐队》导演大鹏:有意思的是,面对这个问题,我可能是全世界最有资格以及最没资格回答的人了吧。说最有资格,是因为,我是这部电影的导演,《缝纫机乐队》从脑海中闪现的一个念头,到呈现在各位眼前的世界,每一个环节,我都最熟悉;说最没资格,是因为,评价电影是很主观的事情,作为创作者,比起传递,我更在乎的是到达。

观影是一种互动体验,导演一部电影,属于传递,而评价,则是到达以后的事情。

所以我喜欢看大家的回答,任何角度的讨论,即使我认为有偏差,也都只是“我认为”的,这很有趣,也是“评价”的意义。我看到有人说,《煎饼侠》是华语片领域最具争议的成功,《缝纫机乐队》则是华语片领域最具争议的失败。

我一共就导演过两部电影,若真的如此评价,也是很幸运的。然而《缝纫机乐队》在我自己的体系里并没有失败,虽然它的票房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遭到多部电影的碾压,但这背后有一些叠加因素,是另外一个话题。

2015年10月,我因为工作关系去到美国,在一个混音棚,我看到了一部音乐电影的开场表演,来自大银幕上的视觉与听觉的刺激,让我萌生了拍摄一部中国音乐电影的想法。在我看来,《缝纫机乐队》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是填补了国产同类型电影的空白。

在认知范围内,这应该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如此大规模展现摇滚音乐现场的国产电影。当然,我也看到过一些剧情里有乐队表演的电影,假弹假唱者众多,吉他手的左手没换过和弦,右手机械的上下拨弄着。《缝纫机乐队》里所有的乐器演奏,没有任何一个小节,是声音与画面不同步的。为此演员们进行了长期的乐器培训,其中时间最久的,是年纪最小的希希,她是在2015年电影还没有剧本的时候就定下来的演员,那时候她6岁,电影开机的时候8岁。乔杉和李鸿其,之前都组过乐队,娜扎和韩童生老师,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学的。

在电影开机之前,我曾和迷笛音乐学校的校长张帆聊过一次,因为要拍摄结尾千人合奏的大场面,我希望得到迷笛的支援。

张帆校长说,看过一些电影,音乐现场不真实,除了表演者,更多的是台下的气氛做得不好,这让我很有压力。《缝纫机乐队》最多的时候,有5000名群众演员配合我们表演,最后呈现在电影里的演出气氛,也是我们作为主创的一种很特别的成就感。这部电影的剧本,依然是由《屌丝男士》和《煎饼侠》的编剧苏彪执笔,我们一开始构建这个故事的时候,缝纫机是一个具体的道具。最初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很成功的摇滚歌手,写了一首诋毁自己家乡的歌曲,结果成为那座城市的仇人,但是对于他很有意义的一台缝纫机落在了老家,他只好派自己的一个手下回到那座城市去把缝纫机偷出来。在漫长的修改过程中,《缝纫机乐队》变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样子,除了“缝纫机”这三个字,和最初的故事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插播一个小话题,估计会有一部分朋友觉得,刚刚讲的这个故事分明更吸引人啊,这就和许多人说“彩蛋那么精彩为什么不放进正片里”是类似的。我觉得,正餐有正餐的衡量标准,甜点有甜点的衡量标准。期待值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继续说回这部电影,很想分享一个体验,就是作为创作者,我每天都在微博私信和微信里收到大量的观后感,这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以前的作品,大家看完了以后,要么就说“太好看了!”,要么就说“太烂了!”,至于怎么好看和怎么烂的,具体去描述感受的比较少。这部电影让大家有想要表达的冲动,我收到很多大段大段的文字,无论那些观感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大家愿意花笔墨在这件事情上,说明引发了思考。

韩寒前几天还为《缝纫机乐队》写了一段,我很感激他。他提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包括认为结尾的《不再犹豫》是有些遗憾的,他觉得一部乐队电影,高潮必须得是这支乐队的原创歌曲。我剧组的许多核心成员,和韩寒都是同样的看法,我们在拍摄和剪辑的过程中,有过很多次讨论,甚至上升到争论。这也导致在某一个剪辑版本里,是不存在《不再犹豫》这首歌的,乐队唱完了《塑料袋》以后,电影就结束了。但是我最终还是把《不再犹豫》放在了电影里,我觉得程宫和胡亮其实是一个人,《塑料袋》让胡亮在故事里完整了,程宫也一定要上台,而且一定要唱影响了他的那首歌。

创作者在计算和任性上的平衡,决定了作品最终呈现时的工整程度和风格特点。无论大家认为我是计算还是任性,愿意来讨论这些,本身就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在大家各种角度的讨论中,我觉得有一件事情被忽视了,那就是《缝纫机乐队》假定性的营造成功。我们不是英国,也不是美国、日本,把摇滚的影响做到现在这样,从政府到百姓,从二十年前到现在,从北京到集安,非常难,也不现实。但是大家走进这个故事之后,愿意相信“摇滚之城”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一种成功。当然,也没有什么人在这上面挑毛病,就是说明问题的。

《缝纫机乐队》是我作为导演拍摄的第二部电影,距离拍摄《煎饼侠》,已经有三年时间。大家对于这部戏的所有讨论和批评,都是我继续进步的空间,正如《煎饼侠》时期一样。同时这一次也总结出许多经验和教训,不仅自己受用,也为同行们打了样。略有不甘心的是,等到下一次弥补这些遗憾,向观众们证明自己,要再等个两三年以后了。

作者:大鹏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