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七年之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中苏关系“七年之痒”

       上周在复习到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时,我按照阶段性特征为学生理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关系的发展脉络,这也符合本专题教材的课程设置:

       仔细观察新中国外交史的三个阶段性特征,便会发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期间这一段中国的外交关系是缺失的,那么,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究竟是怎样的局面呢?如若不补充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中国的外交的史实,学生又当如何理解20实际中国外交的突破呢?

       原来,这一空缺的阶段正是中苏关系逐渐走向恶化的时期,那么问题来了:新中国初期中苏结盟,两国关系经历了一段“蜜月期”,却又为何会走向恶化呢?中苏两国关系何时开始走向恶化呢?中苏关系达到冰点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通过补充以下史实,学生得以弥补这一板块的知识缺漏。

       了解了中苏关系的恶化,就不难理解为何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着与美国改善关系的需求了。但即便如此,学生心中仍然存有一个疑问:中苏关系为何会恶化?中国和苏联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为何还是会分道扬镳?苏联为何会在1960年突然撤走所有在华的苏联专家?原来啊,中苏关系的恶化还要追溯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随着赫鲁晓夫的上台,以及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强势霸权势头,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上开始出现了分歧,中国也开始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看到1956年这个时间点,一个学生突然冒出来一句:原来啊,再好的关系都敌不过“七年之痒”啊!听到这句话,我和其他学生猛然回过神,的确,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国到中苏结盟,苏联给予中国大量援助,这的确是中苏两国历史的“蜜月期”了,但是到了1956年,中苏两国的关系却慢慢凉了下来,这难道不就是“七年之痒”吗?或许这位学生只是无心之说,但却帮助我们记住了中苏关系史上的转变,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意识形态并非外交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