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这本书主要记载了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13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这部书是荀况晚年为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而编写的。《荀子》全书共32篇,其中很多是内容详细而逻辑严密的论文,基本上包括了他的重要思想。

《天论》、《非相》等篇,反映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明,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也不会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这种观点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子“天人相分”的观点。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与其顺从天而颂扬它,不如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并加以利用;与其坐在那里等老天降下恩赐,不如因时制宜,使天时为生产服务。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可以说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的最高峰,不仅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非相》篇中,荀况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彻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义相术。他认为,观看人们的相貌,不如研究人们的思想;研究人们的思想,不如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却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确,而且思想能遵循它,虽然相貌丑陋,也不妨碍成为君子。虽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对,最终免不了成为小人。每个人的祸福与相貌无关,而是由人们后天选择什么道路决定的。

荀子的认识论思想主要是通过《解蔽》、《正名》、《劝学》等篇来阐释的。他首先肯定:客观世界是可知的,而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认识的过程是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即主客体相结合。荀子同时指出,认识过程中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要解蔽就须“知道”;只有心智清明,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在知行关系上,《荀子·儒效》篇中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强调“行”的重要性。名实关系上,则认为“实”是“名”的客观基础,“名”一定要符合“实”,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观点。

荀子重视学习和教育,认为学习对人而言至关重要。在《劝学》篇中,他指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从而驳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和道德修养都是通过积累而成,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著名比喻,说明学无止境、后来居上的道理。告诫人们在学习上要专心一意、力求博学,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荀子的很多言论,都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名篇佳句。

荀子最著名的理论是他的性恶学说,在人性论方面,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性秉承于天,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质朴的自然属性。既然天有其客观规律,其中并不包含理想、道德,那么人性也不可能生来就具备理想、道德的原则。所以,人性生来就渴求功名利禄,声色犬马;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但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那么,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如果人性本恶,那么道德的起源又在哪里?在这一点上,荀子特别强调“礼”的作用,并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证。首先他说,人的力气没有牛大,跑得不如马快,但却能驱使牛马为自己服务,正是因为“人能群,彼不能群”。要想活下去并且生活得更好,人们必须合作互助,生活在某种社会组织中。既然有了社会组织,就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遵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另一方面,荀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分别“莫大于礼”。禽兽有父子,分雌雄,这是自然;但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社会关系和“礼”是人类应当具备的,只有这样才使人异于禽兽。

在儒家学说中,礼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概念,它指礼节、礼仪,又指社会行为准则。对于前者的解释,荀子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此外,荀子在政治、经济、军事、逻辑理论等方面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作为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了历史性的概括、总结;取百家之长,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

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