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抢人战略:清北本科生可落户,为何只选择这两所高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8-14

问全中国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哪两所?”他们的回答不一定百分之百是“清华、北大”或“北大、清华”,很确定地回答是清北两所高校的,一定会占98%以上。

根据2018年英国高等教育资讯和分析数据提供商Q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北大在被评估的全球范围内的965所大学中排名分列第25和第38位。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全球范围内,清华、北大无疑都是——国内最好的高校。

上海抢人战略出台,清北本科生可落户,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意外。对上海的决策层来说,选择清北意味着释放出一种信号、展现出一种姿态——人才,上海要选最好的。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筛选人才的方式还是通过考试来进行。清华北大几乎聚集了国内各省市每一年的高考状元和拔尖者。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个镜头,在清华求学的吴岭澜在看榜,他国文、英语满分,物理却挂了科。张榜的教工似乎是安慰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道:这回没考好下回到好好努力,能考上这里的,都差不了。

是的,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成绩都差不了,这是一种普遍过去、现在都客观存在的认知和事实。

上海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当然很清楚除了清北这两所高校,其它高校如人大、北京理工大等也不乏人才,但落户政策中只选清北这两所高校,是因为它们最有代表性。

每年高考结束,各省统计高考上榜率时,一个会看升本率,另一个还会看升清北的学生占比,这就是现实。

既然是“抢人”当然要抢得快,还要抢得准。把目标聚焦在清北,上海这步抢人大战的棋,算是抢先了一招。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自媒体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第2个回答  2018-08-09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并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这个《办法》一出台,很多人更加疑惑了:为何只抢清北?

首先来说,清北的本科确实是十分优秀的。清北校间一般说法是:牛本科,水硕士,烂博士。而上海市的这个联席会议也是目光如炬,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一般情况来讲,清北的本科电子科技之类的专业在北京工作五年买房是正常的,而放在收入更高的上海阻力也不会太大。所以挖来最优的人,创造最好的价值,这一步是很值的。

其次来说,近些年来不少学校都在声称不弱于清北,但是恐怕在生源的录入上就有了很大的差距。实际上能做到最好的就那么几个人。而现今社会,能考上清北俨然不再仅仅凭借个人的能力,比拼的更是家庭的综合实力。而牵一发动全身的户籍政策,更是将这些最优的家庭也带走了。

最后要说,清北不单单是北京的大学,而是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大学。那些考上清北本科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了全中国最优秀的科研环境。而且,也拥有了相当可观的人脉。单单选择清北,也是想暂时实验一下上海对这些天之骄子有多大吸引力,也是想实验一下是否能阻止最优人才外流的窘迫。

没上过清北的人永远无法理解清北人为了学习有多么的拼命,无论在干嘛都是在学习,哪怕是在马桶上的时候。可是这里是大学,然而他们却并不像其他大学生那样放松。一直在努力,把自身塑造成优秀的人才。

第3个回答  2018-08-09

北大清华是中国老百姓心目当中最优秀的,最优质的两所大学,也是本科学校最著名,最有实力的代表,在各种师资力量和政策倾斜上,也确确实实是这两所大学是首屈两指,当之无愧的。

对于中国人来讲,培养孩子,孩子的前途将远远重要于父母的事业和成就。一个成功的人士孩子教育失败,连同他个人的成功都黯淡无光。一个保洁员培养出北大清华的孩子来,那么他的老总都对他毕恭毕敬,都对他羡慕不已。

那么对于上海这样一个非常开放的国际化的大都市,如果要做人才战略要抢人的话,肯定要先从清华北大本科生着手。上海这么重要的人才战略,肯定是要从最有代表性,最优质的学校开始试点,一是显示人才战略的重要,二是显示上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重要的人才战略,只要上升到战略这个层面,肯定就要先试点看结果,看吸引力,因为清华和北大的本科生本身到上海落户的人就不多,一部分选择继续进修,一部分选择就业,选择就业的也会选择在北京就业,极少有到上海去的,正是因为去的少,所以才先选择这两家进行试点,能吸引更多的清华北大的学生。

清华北大的本科生圈子,也就是说校友圈比较的强大,人员也比较多,如果是清华北大的本科或者是博士的话本身他们是在搞研究就业的时候,他们的人脉资源并不是非常广泛,那么至于说上海的本科生,可能含金量就不如清华和北大,更关键的是上海市一直暗暗的,跟北京较近的,所以他第一招肯定要先从北京的毕业生开始。清华北大当然首选。

第4个回答  2018-08-09

从小我们就经常被问“长大了想去清华还是北大读书啊”“以后想读博士还是硕士啊”,我们总是花很长时间纠结于做这些选择,担心长大后没有办法做出抉择。但长大之后我们才明白,我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作为我们国家两所最著名的学府,他们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是无法企及的。

由此可见,我们一直对这两所高等学府有很强的敬畏之心,从出生到老去。所以我们会对这两所高等学府的毕业生也会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那是一种天然的敬意,我们把这些毕业生视作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学霸中的学霸,楷模中的楷模。毕竟这两所高校录取的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学子,能将这两所高校毕业生吸引到当地发展,看起来好像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有效。

另外,北京作为首都,一直是我们的政治中心,再加上现在分散北京非首都职能,上海就更有希望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如果能吸引到北京高等学府的优秀毕业生,这就可以减少清北毕业生在北京的贡献率,转而让他们在上海落户为上海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加速上海争当经济中心的进程。

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读书的城市是第二个家乡,所以他们毕业后通常有两个选择,要么留在读书的城市,要么回到自己原本的家乡,清北学生也不例外。为了让这些学生能为上海做贡献,又不要过多的支持北京的经济发展,所以上海更欢迎清北学生。


自说自话,装腔作势。微信公众号:新装腔指北

第5个回答  2018-08-09

‍‍日前,上海方面放出一条有关落户的重磅消息。在8月3日,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办法》显示,2018年标准分仍为72分,但今年的政策增加了这样一条规定‍‍: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列入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全日制且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

很多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不在上海当地的上海交通大学试点,留住人才。而是要到更远的首都北京选择两所高校进行试点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一提到自己的理想大学,我想绝大多数的学生会脱口而出“当时是清华,北大”。

对于外企来说,想要在中国找到好的人才,那么首选的两所大学就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大学的名气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清华北大两所高校给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冷”、“可望而不可及”,大家都认为,只有“神童”或者“天之骄子”才有本事上得了这两所大学。

清北在中国也是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两所大学,研究成果也是在国际上都是有很大名气,能从清北毕业的学生,毫无疑问绝大多数都是人才。上海选择这两所大学作为试点,毫无疑问是最佳的选择,同样的也可以为上海争取到更多的人才留在城市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