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18
人生在世,总要与人打交道,无法认清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容易打开错误的方式与他人相处,要么被他人责备记恨,要么埋怨他人不懂世故。亲子关系、男女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处理不好,总会使自己的活得很累。处理不好社交关系的主因,就是拎不清关系的本质。
有的人觉得朋友或亲属生病,来医院探望就是对病人莫大的关心。他们不顾病人的作息时间,也不体谅病人家属的心情,一来到医院就开始哭哭啼啼以示自己的悲痛,还要在病人面前说些让人难过的话题。她们走后,内心得到了释然,觉得尽了做朋友/亲戚的责任,却留下难堪的病人与病人家属在黯然神伤。
再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以前有个女生知道闺蜜暗恋自己的领导,为了帮闺蜜,主动告知那位领导,结果闹得很不愉快,从闺蜜变成陌路人。帮助别人的前提,是尊重别人,要先询问别人的意见。别人想表明关系,还是默默暗恋,都是别人自己的事情,你不能替别人做决定,否则就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活。
以上两种人,都是 只图自己快乐,心情舒畅,强行与他自以为的别人的快乐绑在一起,却从不反省自己这么做是否会伤害到对方,是否让别人也心情舒畅,这样的行为不是作恶,又是什么呢?
如果划清自己的领地界限使我们交往时拥有安全感的先决条件,那么尊重他人的界限则是维持交往的重要因素。
在刚开始不熟的情况下,尊重他人总是很容易做到。当熟了以后,就容易越界。通常我们可以将身边的人分为以下四类:
独立型人格: 他们从不以爱或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内,而是只在公共区域进行交流与合作。这类人会询问对方的建议,但从不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预。他们可能会请求或接受对方的帮助,但从不会为帮助对方而过度牺牲自己。
占便宜型人格: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对于这类人,大家认清就避而远之吧。
老好人型人格: 基本上,无论公司还是家庭总会出现一两个这样的人。他们是所有人口中的老好人,大家有事情都喜欢找他们,容易被当作情绪垃圾桶与保姆,别人还容易不把他们当回事。
共享型人格: 主要是热情的朋友亲戚,他们喜欢插手你的事情,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入侵你的私人空间,打着关心你的旗帜,让你无法拒绝,常常做出一些让人不自在的事情,很多时候常常把事情搞砸还摆出一副浑然不知的表情。
父母是伟大的,但并没有传统教育中说的那么伟大无私。父母是不是总是为子女好?可以从自身情况想一想,比如父母都有攀比心理,我们总会听说“别人家的小孩”有多好。这导致了很多严父严母,虎妈狼爸的产生,他们用尽一切变态的手段逼迫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除了为自己的孩子好,难道没有掺杂自己的一点私心与攀比心吗?
之前大热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很多人都觉得爸爸为女儿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不然就得走上被迫嫁人的道路。可是,这个爸爸只是发现了女儿的摔跤天赋,却没有询问女儿自己的意见,女儿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天赋也不得而知。电影将父亲所谓的爱无限放大渲染,而他这么做, 不仅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也绑架了孩子的生活。这么沉重的爱,真的是爱吗?与其说是无私的爱,不如说是自私的爱,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
现在农村里依然存在养儿防老的观念,由于父母贫穷无依靠,用生孩子(重男轻女的根源所在)来保障自己的后半生。 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制度的不完善引起的,农村看病难,没钱看病,资源极度匮乏。从小的方面来说,由于制度不完善,导致养儿防老的观念一代传一代,根深蒂固,引发出无数悲剧 。例如,孩子不成才,依旧靠父母养着,家里怨恨矛盾多,造成犯罪;女儿赚钱,儿子没钱,父母压榨女儿,为防止女儿出国毒死女儿,把钱留给儿子;还有的儿子赚钱了,家庭教育没跟上,结果吃喝嫖赌抽,败光了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
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出父母并不总为子女好,在逻辑上这点是没有问题的。父母为儿女好,不求回报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希望自己养了一头白眼狼,所以不存在无私的爱。
蔡叔认为, 恋爱和婚姻,是基于利益的模糊博弈 。 除了原始吸引力,最终需要靠社会吸引力来维持,也就是通过自我提升而增加吸引力 ,简单来说,大家都必须保持同一水平线。一个人懒散堕落,价值鸿沟越来越大,可能关系无法长久维持。
这个观点听上去很残酷,你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爱一个人,难道就是嘴上说说就算了吗?是不是该付诸行动?老公说以后结婚,会养你一辈子。难道他不需要努力赚钱,加班升职,或者艰辛创业,就能养你一辈子吗?将爱与责任付诸行动,才是一个人真爱的体现。
身为新时代的女性,最重要的是找个男人依靠,或者被养活吗?这个观念显然很过时,一个独立新女性,首先是要学会爱自己。提升自我价值,才有被爱上的可能。当步入婚姻殿堂后,也要时刻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社会吸引力,就算日后大家一拍两散,你也照样活得精彩,无需为维持婚姻而委曲求全。
在大城市,明显感觉到走亲频率在降低,而越远离城市,越能感受到走亲的高频率。这是不是说明,大城市的人冷漠,缺少人情味呢?如果人情味就是走亲戚,那我宁可被人说冷漠。 回看过去,有多少不幸的婚姻死于七大姑八大姨,有多少单身男女逢年过节就被催婚相亲,又有多少儿童少年被拿来互相攀比? 这些所谓的亲戚,热热闹闹聚在一起,无非是说八卦,聊是非,充斥着攀比之心,这样的人情味让人闻着心塞。
为什么会导致上述结果出现?因为亲戚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并不经过你自己的挑选而闯入你的生活。幼年时期,我们只能默默接受,被他们扭曲的价值观洗脑,在他们吵闹的环境中成长。可如今,当我们有选择的能力,为什么还要跟三观不一致,甚至天差地别的亲戚处在一起呢?有点头脑的,都会选择与我们谈得来的亲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在一块聊聊天,旅旅游。
时代是在进步的,世界永远是向着更高效、更易连接、更细分工的方向发展,所以亲戚这个概念必将进入博物馆。
以前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带我出去旅游,会买些手信让我转交给老师。我当时就是一个羞涩的孩子,觉得这么做有点“贿赂”的意味,不愿意我与老师纯洁关系之间染上这层污垢。于是,将手信分给同学们吃,没想到朋友一下子变多了。这大概就是我社交的开始,似乎懂了点做人的道理。
后来,我跟大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听他们说一些恭维的话语,礼尚往来,便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社交。而现在我们这些人,在老一辈眼中就是不懂做人,还未长大的孩子。因为我们很少做这样的事情,谈得来就一块吃吃饭,很少往别人家送礼,除非是结婚生孩子之类的大事。
礼尚往来,说得好听点,就是会做人情;说得直白点,就是等价交换 。应该没有人愿意总是请一个一毛不拔的人吃饭吧?如果别人结婚生孩子,你包了一万元的大礼包,心里难道不是想着日后能收回更多的礼金?当你领导家做客,你会发现临走时,对方会让你带走些什么,这表明他深知社交的内核,退给你相当价值的礼品,表示不拖不欠。
朋友之所以能成为朋友,并非因为谁付出的情比较多,这个“情”太难计算。 大家都趋于跟自己利益相当,资源相匹配的人交往,因为这样相对安全 。当我们看不清社交内核的时候,就容易事倍功半,导致瞎忙活半天还毫无意义。表面上你朋友多,应酬多,却没有多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