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为什么虚情假意的人有时更受欢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01

这本书的推荐语是:“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局外人》!”

故事的主人公默尔索是公司的一位小职员,因为一次意外杀人被判入狱,后来因为“在亲人的葬礼上没有哭泣”被判死刑。

故事听起来很荒诞,作者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揭露了现实世界存在的一些荒诞现象。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当他的格格不入碰触到世界本有的规则时,就会撞得头破血流,成为这个社会的“局外人”。

“我怎么都行”这是默尔索的一句口头禅。

当老板问自己能否去巴黎工作时,他说我其实都行;

当女朋友玛丽问自己愿不愿意跟她结婚时,他说我都行;

雷蒙说你是我真正的朋友时,他说我无所谓。

我怎么都行,我无所谓,其实反映的都是主人公在那一刻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不想表演,只是说出了心里话而已。

“当我不想听对方讲话的时候,我就做出赞同的样子。”

但是人有时候不想听真言实话,反而甜言蜜语能让一个人内心更舒服。

02

故事的推进是主人公默尔索杀了一个阿拉伯人,高潮围绕对默尔索的审判展开。

那么,他为什么要杀人呢?

“我”是被一个朋友连累的,那天主人公喝多了酒、抽了很多烟,天热得厉害,他脑袋昏昏沉沉,在被敌人用刀攻击时开了枪。

这是一件不幸的事!

律师问“我”在亲人去世那天是否是控制住了本能情绪所以没有哭,“我”说这不是真的。

法官问“我”是否信奉上帝,“我”说不,“我”没有像其他罪犯一样声泪俱下地祈求上帝的饶恕;

朋友证明“我”是一个老实人,一个男子汉,“我”把妈妈送进养老院也是情有可原,携带武器只是偶然。

在最后的审判上,当我的律师和检察官辩论时,仿佛这一切与“我”无关,我作为被告,作为事件的主人公,却显得一点都不重要。我的律师说“我”是个正直的人,检察官却一直强调”我“冷漠无情的灵魂,没有一个人去探究事件的真相。

最后,主人公被判了死刑。

因为,主人公在妈妈的葬礼上没有哭。

03

邻居老头养了一只狗,八年来形影不离,每天对狗总是又打又骂,后来狗丢了又恋恋不舍。身边的人说真是不幸,但说到底,没人知道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局外人,狗一直陪伴着老头,是老人唯一的情感寄托,外人并没有任何资格去评价所谓的幸运与否。

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生活,并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人一些行为的对错。

04

为什么你在人群里有时会感到格格不入?

为什么有时候虚情假意的人更容易受人欢迎?

这只是我的思考。

第一:世界有他固有的规则,但有时规则并不会与时俱进。

《小王子》里有一段写了一个掌灯人,以前他是每天点灯两次,非常合理,他兼顾了工作和休息。可是后来他的星球运转越来越快,快到一分钟就有一次黎明和日落,但是规矩没有变,黎明时点灯,日落时熄灯,他变得毫无休息可言,只能一分钟内点灯又熄灯。

作者暗讽了现实世界很多不变的规矩,带来的荒诞无法避免。

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道德标准,但是每个人思想又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灵魂,世间总有一些陋习让人从心底不喜欢。

第二:比起性子直,说话圆滑的人其实情商更高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性子非常直的人,见人从不隐藏心事,有啥说啥,甚至我自己也是偏这一种。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真正情商高的人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说合适的话,而不是有啥说啥。一群人中大声喧哗的人说明他内心更缺乏安全感,往往是最安静的那个人才最有实力。

第三: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实话未必好听

人变得越来越玻璃心,随口一说的话有时候会伤害一个人。后来我们都习惯了闭嘴,也慢慢闭上了心扉。于是恶性循环,再也听不到所谓的忠言、实话。

小时候对老师的严厉管束非常反感,等毕业后才发现,除了家人,谁会冒着你发脾气的危险非要来戳你的痛处?提醒你避免一些危险?

孤独,或者格格不入,其实是人生的常态。

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圈子之中,每个圈子有自己的规则,这个圈子的游戏你不参与,就会被这个圈子淘汰,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坚持阅读——尤林默

句子摘抄:

“不管怎么样,人总是有那么点过错的。”

“我们从来不能改变生活,无论如何,生活都是一样的 。”

“它真正的毛病是衰老,而衰老是治不好的。”

“可能是第一次,我真正想到我要结婚了。”

“有些事情我是从来都不喜欢谈论的。”

“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

“人永远也不该演戏。”

“我的命运被发落,完全不征求我的意见。”

“我可能不确定什么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但我非常确定什么是我不感兴趣的事。”

“在我所度过的整个荒诞的人生中,从我未来的深处,一股昏暗的气息穿越尚未到来的岁月向我扑来,这股气息一路袭来,使别人向我建议的一切都变得毫无差别,未来的岁月并不比我已经度过的岁月更真实。”

“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