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日记(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从小到大,我的身边都有许多特别厉害的人。因为这样的角色很多,所以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与短暂的职业生涯中,我其实不是特别敢去懈怠的。因为伙伴们都很优秀,我不努力,倒显得格格不入了。

        2020年夏天,我坐了很久的飞机,坐了更久的汽车,来到地处藏地东南的察隅县古拉乡,与我同行的伙伴有六人。在接下来的相处中,我愈发深刻地了解到,他们就是我心里认可的那种特别厉害的人。

        我们的相遇很平淡,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候机室,我和罗杰老师、王颖老师、方楠老师、叶家兴老师、朱益琪老师第一次正式会面。经成都转机到达林芝,来自深圳市龙华区,时任察隅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张文华老师在米林机场笑容满面地迎接我们。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这六位老师成了我在藏区最亲切的伙伴,最亲密的“战友”。

        六位老师,加上我,特别不一样的七个人,我们的家乡也都来自天南海北。但是,同一个职业,同一份信念,让我们有机会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同走一段路,我觉得这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虽然是同行者,但是我们七人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8月份一起到达察隅县之后,大家就马不停蹄奔向各自的学校。罗杰老师、方楠老师、王颖老师(王老师初到时去的是古玉乡,后因身体极度不适,不得已转到县城)在察隅县城,朱益琪老师在上察隅镇,我和叶家兴老师在遥远的古拉乡和察瓦龙乡。而我们的张文华副局长,他的工作地点在察隅县教育局,但是也经常辗转于三乡三镇,带领老师们开展教研活动。

        11月中旬,文华老师带着其他几位老师(除了远在察瓦龙的叶家兴老师,他出来一趟实在不易)来古拉乡看我,我真的非常开心。8月份我第一次下乡的时候,他们答应会来看我,我已经在村口张望好些日子了,所幸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如约而至。果然,为人师表,还是值得信赖的!老师们在古拉待了两天,常规的教研活动之外,他们也收获了古拉的热情,而作为小半个古拉人的我,也觉得收获颇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2020年的西藏之行,除了与古拉乡师生朝夕相处的深厚情谊之外,这六位同行的良师,并肩的战友,是我最大的收获。我一直很想写一写我的六位伙伴,但是迟迟未能动笔。因为珍视,所以慎重,总怕还没了解完全,写不真切。但是,后来想想,这样瞻前顾后,何时才能落笔呢?当下,或许正是最好的时刻。

        老师们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这毋庸置疑,除了教学中的敬业守则,生活中的他们同样给了我真实而丰满的感动和启示。

罗杰老师

        罗杰老师,是我们的大哥。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宝安机场的电梯间。他推着一个特大号的黑色行李箱,就这样酷酷地向大家走过来了,一一朝我们打招呼,颇有风度,让人印象深刻。

        罗老师是生物老师,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挺爱喝茶,在路上的那几天,他喝茶时会叫上我们几个年轻人。在古拉教研的那两天,闲暇时光,大家结伴去不远的安巴村,一路上风和日丽,罗老师颇有兴致地请我们给他拍照。晚上,我们几个人扛着设备去拍星星,大家席地观星,我和方楠老师两个摄影爱好者捣鼓着设备的参数,让我意外的是,罗老师竟也加入进来,虚心地向我这个年轻人“讨教”拍摄技巧。是的,罗老师一直对生活充满热情,有着让我很是欣羡的达观态度。有时候,我觉得罗老师的心理年龄很小,因为他在心态上真的很年轻!

        当然,罗老师仍旧是我们的长辈,他也是一位很好的长辈,在生活中给年轻人很多的指导。那次古拉之行,罗老师跟我聊了许多——工作上是否有困难?生活上是否适应?他在学校里的一些做法,包括详细的方案,也总是毫不吝啬地分享给我们这些后辈,告诉我们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在这个团队中,罗老师像是一个大家长。

        我后来才知道:罗老师从察隅县城往返古拉乡,一路上都很不舒服。的确,三个多小时盘旋曲折的山路,加上要经过海拔4700米的折拉山,真的是难为他了。我记得,八月份我要离开察隅县城,奔赴古拉乡的时候,罗老师允诺会来看我,我随即答道:“我会扒在学校的铁门上等你们的,一定不要忘记村里的娃!”我想,罗老师这是兑现承诺来了。言必信,是师者风范,我很感动。

王颖老师

        王颖老师,我更习惯叫她颖姐。我与颖姐在见面之前就成了相谈甚欢的微信好友。颖姐是徐州人,我的江苏老乡。我在深圳很少见到江苏人,偶尔遇着了,就觉得分外亲切。颖姐是一名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为母则刚,这句话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孩子尚且年幼,只身奔赴藏地,对颖姐来说本就是极大的挑战,刚开始,对孩子的思念让她夜不能寐。颖姐最初被分配到古玉乡,但是在海拔较高的古玉乡,她遭遇了严重的高反,后来不得不转到海拔较低的县城开展教学工作。

        当然,不论在那里,颖姐都是那个兢兢业业的王老师。她认真地开展教学,像一个母亲一样爱护自己的学生。当你成为一个母亲之后,你会更加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这是我在颖姐身上看到的,真真切切。

        同样作为语文教师,颖姐的教学经验比我丰富得多,她在教学上给我很多有益的指导。来到古拉之后,我盛情邀请颖姐来我班上课,当然是迫切地想向她取经。颖姐也毫无保留,颇为热心地给我示范了一节常规课。她的课没什么花架子,但是让人感到很舒服,我受益匪浅。

        在生活中,颖姐真的就像是我的大姐姐一样,常常对我嘘寒问暖,我去县城时就住在她的宿舍里。颖姐总是怕我饿着,总是怕我冷着,总是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有颖姐在,我觉得我们的察隅战友集体,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

方楠老师

        方楠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阅读和写作是他的极大乐趣。我这个伪文艺青年倒是很喜欢与他这样的真文艺青年多多交流。我们聊文学、聊电影……他对我的专业——中国民间文学也颇感兴趣,大家有机会就会在一起聊天,相谈甚欢。

        用方老师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个幸福的读书人。而我,很羡慕这样的读书人。方老师在深圳的学校里办了一个幸福书轩,定期组织老师们共读一本书,然后进行深入探讨。我觉得,方老师是一个把阅读当作事业来做的人,他勤勉,且虔诚,让我这个后辈很是钦佩。

        我向方老师讨教了书单,选了其中几本来读,有的是自己购买的,有的是向方老师借阅的。我发现,借来的书读得更快一些。每次阅读后,我都会与方老师交流一下。当然,我也会很慷慨地向方老师推荐我阅读到的好书。我想,思想是需要碰撞的,即使我们这些浅浅的阅读,恐怕还远够不上思想的高度,但就算是基本的观点,也需要多多交流,方有可能遇见真知。

        方老师在教学上,也颇有自己的心得,他的课堂设计新颖独特,有许多妙思。观了方老师的课,我会很受启发。我希望在我教学若干年后,也能像他一样,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还需要多多历练。因此,方老师对我而言,是一个指导者,更是一个激励者。我很荣幸遇见这样的良师益友。

叶家兴老师

        叶家兴老师,去了遥远的察瓦龙乡,那里离云南省贡山县很近了,当地条件还是不错的,但是察瓦龙乡距离察隅县城确实太远,有七个小时车程,沿路到了冬天更是常常冰天雪地。因此,叶老师与大家相见的机会比我还要少。11月中旬的古拉之行,他就没能与我们相聚。

        叶老师与我同年生,我们初次见面时颇为有趣。我说:“我28岁。”叶老师说:“我27岁。”我说:“我是1993年生的。”叶老师说:“我也是1993年生的。”我说:“那你谎报年纪了!”大家都笑了。总之,还挺有趣的,我印象深刻。

        叶老师也爱喝茶,这一点倒是和罗老师志趣相投,所以,他们是很好的茶友,比我这个凑热闹去喝茶的“小朋友”要懂得品茶多了。叶老师还爱吃肉,在我们为数不多的几次吃饭经历中,我们看出了他的这个喜好。于是,大家很是关怀地把肉往他那里放。有一次,他看到坐在对面的我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大盘青菜,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真的是太有趣了。

        实际上,我和叶老师自从8月份察隅一别后,中间就没什么机会见面了,所以,我对他的了解可能还不是那么多。但我却挺笃定,虽然叶老师看起来是很随性的一个人,可是对待教学却毫不马虎。我们离得很远,但透过电子屏幕,透过大家平时的交流,我能感觉得到:在滇藏交界的察瓦龙乡,他从来都没有懈怠,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安安静静地上课,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一直做着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朱益琪老师

        朱益琪老师,和大瑶瑶一样,也是朱老师。而且,益琪还是九零后,只是比我小了四岁。虽然年纪小,但益琪特别会照顾人,是个暖心的小姑娘。她也特别开朗,和谁都很聊得来,是个健谈的小姑娘。当然,益琪在生活中就是个很典型的九五后少女,爱喝奶茶,偶尔也爱吃宵夜。我之前说:罗老师在心态上好年轻!而比起我们所有人,不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心态上,益琪同学都毋庸置疑是最年轻的那个。作为小妹妹,我们大家都很爱护她。

        在来时的路上我们总是一起住的,谈心的机会很多。益琪和我一样,工作只有一年时间,是个教学新人,所以我们在一些地方会很有共鸣。作为一名新教师的迷茫和追寻,那些困惑,那些纠结,她有,我也会有。所以,我们也是彼此间很好的倾听者与交流者。

        我觉得益琪是天生的老师。课堂上,她身上的那种热情与活力,足以点燃每一个人;下课后,她永远可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深得学生的喜爱。我想,因为她就是那个最像孩子的大人吧!所以,益琪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成了他们最亲密的玩伴。

        在平日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此前,益琪也曾经和他的朋友们去偏远的地方支教。她的身上,有九零后青年身上那种闪闪发光的颜色。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益琪一定可以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育者。我特别期待!

张文华老师

        当然,还有我们的主心骨——张文华副局长。张文华老师是从深圳市龙华区派遣到林芝市察隅县的援藏干部,现任察隅县教育局的副局长。可能是因为我在学校里读书的时间比较长,工作之后重又回到了学校,所以其实在我心里,师者为大;此外,张局在察隅县的这一年多时间,经常辗转于三乡三镇,带老师教研,给学生上课。因为以上种种,我很愿意亲切地称呼他为“张老师”,这也传递了我的心底对一个人最大的敬意。

        2020年8月下旬,我们到达林芝的那天,张局从察隅县赶到米林机场迎接我们。察隅县到林芝市需要一天的车程,为了把一批又一批的老师带进察隅,搞好察隅的教育,张局经常这样不知疲倦地往返于两地。那天阳光很好,看到他亲切的笑容,我们觉得如沐春风。当雪白的哈达从张局手里戴到我的身上时,我感受到了一种期待,亦或更庄重一点,是一种使命感。

        后来,我也慢慢了解到,为了让老师们来,他付出了很多。除了不遗余力地引进老师之外,张局也尽可能地前往教学一线,亲身指导教师。不说县城、上察隅这样比较近的地方,就是偏僻的古拉乡、更为遥远的察瓦龙乡,张局都往返了不知多少次,主要是开展教研工作。

        有一次,张局竟然自己一个人骑着摩托车来古拉乡。他对古拉的老师说:“我想要感受你们的生活,是真实地感受。”我真的很感动,张老师不是说说而已,他能够做到!你或许无法想象,从察隅县城骑摩托车往返于古拉乡,是怎样的一个举动。一路上风很大,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又是无数的巨石悬在山崖,危险不言而喻。张局之所以要这样走一趟,因为古拉乡的很多人,就是这样骑着摩托车出行的,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张局生活在他们之中,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感同身受。就像他每次来古拉乡,从来不想去外面吃饭,总是要求在学校食堂里和大家一起吃,每每还叮咛嘱咐:不必加菜。

        张局是博士,所以我也听到别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张博。他也真的是个读书人。我找方楠老师借的书,读完了刚要还回去,可能就被他半路“拦截”了。他会说:“给我吧,我也翻一翻。”即使工作繁忙,他也希望让学习融进生活。我觉得,正是因为读的书多,所以,他成了一个很纯粹的人。

        张局还是一个比方楠老师资历更老的文艺青年,他的歌唱得很好,吉他弹得更棒。今年的中秋佳节,我们都不能回家,几位老师在县城的援藏公寓相聚。晚餐过后,我们就在中庭闲谈,张局抱出了他的那把吉他,边弹边唱,我们几个人又有幸一睹他的风采。

        短短四个月,张老师言传身教。对于学生来说,他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于我而言,他是值得尊敬的好长辈。非常感谢张老师让我有机会与古拉相遇,赠予我这一段奇妙旅程。我想,文华老师和古拉小学,都是我生命当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好缘分。我非常珍惜,且以此自勉。

后记:

        其实,我曾多次仔细地思考过——为什么身边总有那么多优秀的人呢?我想,他们当然不是平白无故走到我身边的,一个极有可能的原因,是我主动去寻找了他们。虽然我这个人好像没有那种事事力争第一的雄心壮志,但是一直以来,我对自己脚下站立的土壤都非常重视,希望身处的那个平台上的人都优秀,都上进。这样,每每看见别人时,我也都会再看一眼自己,不断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而后才能与身边的人对话,与这个世界对话。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生命的奋进,当成为常态。

大瑶瑶

2020年12月5日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古拉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