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师表——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刘备逝世,后主刘禅继位,时年十六岁。诸葛亮统率蜀军北京,驻军汉中,准备讨伐曹魏,夺取中原,光复汉室。刘祥昏庸无能,诸葛亮颇有后顾之忧,故上书刘禅,恳切劝谏,希望刘禅继刘备遗愿,振作精神,广开言路,赏罚分明,尽心国事,匡扶汉室,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三条建议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内外异法”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

 文章中有两句,说尽了诸葛亮的一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的这番陈词,慷慨而情深,大义而忠烈,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诚,既是报知遇之恩,也是尽为臣之责,意在劝谏刘禅奋发有为,励精图治,严明法纪。

诸葛亮义。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效死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 历史 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名人志士的座右铭!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诸葛亮的唯一遗憾就是没能将刘备的遗愿完成。


临近进谏,恳表决心

临走之前他向刘禅进谏,向他推荐文武贤臣,希望他能向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请教宫中之事;向性情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请教。

追忆往事,先帝三顾草庐,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在白帝城托孤后,即使刘禅懦弱无能,也尽忠职守,遵守诺言。

最后,他也对刘禅寄以重任,划分责任。

他希望朝臣能有兴德之言,后主能咨诹善道。而他则去讨贼兴复。


不禁为诸葛亮感动

很遗憾,面对刘禅这个毫无君主资质的主公,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最终也没能为蜀地带来什么长治久安。

诸葛亮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后主刘禅尽管昏庸无志,诸葛亮还要竭忠尽智地辅佐他,尽管刘备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诏,他也不存半点僭越之心,因为后主是先主的遗孤。他对刘备的忠实在令人感动。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广开言路,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要亲贤远佞,懂得明辨是非。要知道那些在你玩 游戏 玩得开心时骂你劝阻你的人才叫贤,不要沉迷于一时的享乐。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