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国产替代,市场逻辑梳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7

很多人问芯片逻辑到底怎么回事,有点看不懂,所以笔者把其他稿件推迟了,先梳理一下芯片逻辑。

本来计划今天开始剖析中美贸易战的破局点,以及反击点。独孤九剑,只要抓住对手破绽,即使内力全无也可以一击制胜!

剖析对手破绽的文章,只能退后到下一次了。

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半导体采购支出超过210亿美元,成为 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占据全球4.4%的市场份额

谁投入最多,谁就是最大支撑,这点基本上可以确定。

2014年9月,国家发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要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现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期的贡献巨大,而且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按照国家2020年实现国内芯片自给率40%、2025年达到70%的目标,大基金后续必将持续进行投入。

大基金的作用不仅仅是投资,更重要的是产业引导,用上帝视角,把所有投资整合在一起,团结一致!

在大基金的引导下,紫光展锐、中兴微等设计企业加强与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企业的合作,中芯国际本土客户营收占比从2009年的不足20%上升至目前约50%,中微半导体的CCP等离子刻蚀机在中芯国际40nm和28nm生产线占有率分别达到50%和30%,在上海华力生产线达到35%,上海硅产业的12寸硅片测试片已经向中芯国际、华力和长江存储送样。

准备5年,今日迎战!

芯片制造,中国封测领先,制程在追赶!

海思半导体,常年驻厂长电 科技 ,从2016年开始合作 科技 部02专项项目到现在。更重要的,底气在于2016年以来的连续大规模投入建设项目,16年41亿,17年,18年投入也都超过30亿。2019年董事会公告,将再次投入建设34.1亿元,其中一半就为了华为。

连续4年全力投入,不计成本和利润,就是为了储备产能,16年到19年4年, 总计投入已经超过150亿建设

请问现在市值多少?

看看上市公司财报就知道,这些不计成本的投入,都还没有产生任何效益,却义无反顾的不停投入。

目的就只有头一个, 迎战今天的局面

特别是刚刚结束的董事会大会,周子学兼任长电 科技 ,中芯国际两大上市公司董事长,统筹国内芯片制造上下游,为国产替代打下平台基础。

而且,去年4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长电 科技 的海外订单已经受到贸易战影响,跌倒最低谷,无法再产生其他影响。

最后说一点,关于长电 科技 的商誉。这商誉产生于收购星 科金鹏 。

现在,贸易战下,星 科金鹏 的技术的价值突出,

当年收购总话费为7.8亿美元,另外,企业还额外负担2亿永续债和4.25亿优先债券。所以长电 科技 重付出是13亿美元,就是 90亿 人民币。

如果当年没买,现在300亿人民币,是否可以买到?500亿呢?

笔者可以肯定,就算中国出1000亿,也买不到!

请问,商誉是啥?

顺便说下其他两个厂商。

三家封测厂商,长电主攻通信,华天负责存储,通富负责CPU。所以,华天的优势在于业务全部在国内,这也是它上周五率先涨停的原因。长电 科技 由于外资砸盘,担心海外业务,所以上周五被砸了回来。

这两家,在各自领域里,投资也是非常大的,而且通过并购也掌握了一定的先进技术。华天 科技 的南京封测厂应该为紫光配套,甚至长江存储。通富微电收购AMD的封测厂,可以为国产化CPU配套。

但是从业务量来说,长电 科技 的优势突出,华天,通富也举足轻重。

中芯国际从2009年国内客户占比仅为10%,到现在国内客户占比达到50%。国产化替代受益非常明显。

最重要的是,制程突破14nm量产标准,12nm导入验证,下一代突破在即,为华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坚强支撑。

存储其实就是三家,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和晋华。贸易战,晋华被牺牲,这是大概率。据新闻,晋华已经在寻找潜在买家,出售资产。中国用晋华兑子美光半导体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让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的成长留出市场空间。

因此,兆易创新的处境,将没那么艰难。不然,中国这三家加入全球存储大战,烽烟会持续很久。

不过,竞争依然存在,只是压力减轻,世界巨头不会轻易让中国存储新生儿坐大。16年,长江存储项目落地的一刻,清华电子所所长魏少军就预见到了今天。有怀疑的,可以去查阅当年魏少军的文章。

今天的一切,都是有准备的!

其他的各种替代,网上已经铺天盖地了,笔者这里就不分析了。

提醒风险是很必要的。

市场的表现,还有另外一个逻辑,双产业链的坑。千万别踩坑!

苹果,是被报复对象。而且加关税,必然导致苹果供应链涨价。

在美国市场,苹果的成本上升而涨价。苹果为了平衡走私的压力,必然在全球范围内涨价。从而导致苹果的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

所以,在高端市场上,如果华为因为技术壁垒而导致海外受挫,苹果因为价格因素而失去竞争力,获益的应该是三星。

笔者在前几天,《用数据详解,贸易战底气从何而来!》中分析过笔记本电脑的产业链,指出 苹果,可能是受损最大的公司。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即使三星得利,全球市场萎缩也是跑不掉的,如果是通用器件,都会受损。

无论如何争夺,两大巨头的供应链厂商都将受损。所以,天线是坑,器件也是坑,一系列坑很多。别被一张没有什么特别逻辑的所谓国产替代概念股坑了!

如果要找国产替代,一定要避开这些坑,寻找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品种!

华为的坚强后盾在于投入,而不在于盈利。

谁为中国替代产业链真金白银投入最多?谁就最有价值!

国家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是最大投入平台,参股比例越高的投入越多,这个逻辑是可以成立的。

国产替代,最重要的是填补空白 ,而不是现有产品。别掉坑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