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指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1-28
“三礼”指儒家经典著作《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原名为《周官》,亦叫《周官经》。传说周公旦所作,清代康有为等人认为出于刘歆伪造,郭沫若先生以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官制和《周礼》比较,证明《周礼》不是西周作品、而是战国著作,盖超人荀卿之弟子所为。杨向奎先生从《周礼》中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学术思想分析,也认为这是战国时代儒家作品。《周礼》分述各级官职及其相关的典章制度。共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西汉时,河间献王得到它时已缺《冬官司空》,后用《考工记》补上。《考工记》是讲有关工商业之事,周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工商业由政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商业的头目也是国家的官吏,故以《考工记》补入《周礼》中。该书保留不少有价值的古代史料,有助于研究古代史。王莽改制便是采取了该书所阐述的制度进行的。该书的注本有东汉郑玄《周礼注》、唐贾公彦《周礼正义》、清孙治让《周礼正义》等。 《仪礼》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有人认为这书为周公制作,有人认为是孔子订定的,近人以今天考古发现的器物、制度和《仪礼》所载丧葬制度比较,认为《仪礼》上的制度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成书应在战国初期到中叶。《仪礼》共17篇:《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仪)》、《聘礼》、《飨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性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仪礼》详尽地叙述了奴隶主贵族各种主要礼节仪式,其中主要是士一级贵族所用的礼节,所以此书又称《士礼》。在古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宗法制度、典章制度及贵族的等级秩序就是依靠各种礼节、仪式的举行来确立、维护的,所以这些礼节、仪式是奴隶主贵族用来巩固贵族内部组织及规范贵族行为举止的手段。进入封建社会后,封建贵族对这些礼加以改造,以维护封建的宗法制度、等级秩序、巩固专制主义。关于的义礼》的注解有东汉郑玄的《仪义礼注》、唐贾公彦的《仪礼义疏》、清胡培翚的《仪礼正义》等。

《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相传汉代儒生戴圣编纂。《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大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其中一些篇章所记孔子的言论,其价值可能不在《论语》之下,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