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曲唱语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9
在神木,会唱山曲的人其实并不多,能将山曲唱的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高巧燕就是其中一位。20年的演唱生涯,只有初中文化的高巧燕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会唱的山曲有五六百首,对于自编山曲词,她更是信手拈来。她就像神木山曲的“活化石”,用自己嘹亮的歌喉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了下来。
  初见高巧燕,她正在自家书桌上记录着新编的山曲词。“青砖房房柳篱笆,新兴煤城是大柳塔,活鸡兔连着大柳塔,沙窝窝里一片现代化”。看到记者来,她放下笔与记者攀谈了起来,清晰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一会儿功夫,记者便陶醉在山曲的魅力中……
  村里人眼中的“小百灵”
  高巧燕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村子里有一个演唱班子,专门演唱山曲、民歌和二人台。周围十里八村谁家有红白事,总要请村里的演唱班子去闹个场面。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高巧燕耳濡目染,聪慧好学的她逐渐对山曲演唱产生了浓厚兴趣。虽小小年纪,但唱起山曲有模有样,村里人都称她为“小百灵”。
  16岁那年,她开始拜师学习唱二人台。“二人台的台词一般都很长,刚开始学习,觉得特别辛苦,总记不住曲调和台词。”回忆起当初学二人台经历,高巧燕记忆犹新。为了加快记忆,高巧燕白天练曲调、背台词,晚上趁大家休息时开始抄台词,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做好记号等到第二天请教师傅。高巧燕说,这段学习经历虽然艰辛,但为她日后唱山曲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刻苦好学,再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两年后,高巧燕唱山曲、二人台的技艺在队里已少有人能及,她也自然成了队里的“台柱子”。
  19岁那年,高巧燕登台演唱二人台经典曲目《方四姐》,当演到方四姐挑着三棱扁担、担着尖底水桶的高潮处时,她动情的表演感染了众多观众,一时间,台下哭成一片……
  学习永远在路上
  谈起神木山曲,高巧燕有说不完的话:“我们传唱的山曲内容多为情歌,歌词表白直露,语言纯净朴素,表达的情感真挚而粗犷,通常由男女二人对唱,也有一个人的独唱。山曲的歌词内容大都贴近生活,通俗易懂。”高巧燕一边向记者讲述神木山曲的特点,一边唱起了自己最拿手的《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五十里路上目毛呀么目毛妹妹,半个月目毛你十五回,十五回,你还说我是个没呀么良心的鬼……”原生态的唱腔和独特的韵律让记者也陶醉其中。
  “二十多岁的时候,受邀出去唱山曲的场次一年有200多场,近几年明显不如以前了,每年不过百场。”高巧燕说。从她的讲述中,我们依稀能看到神木山曲当时的繁盛。即便如此,高巧燕对山曲的热爱和学习却丝毫没有减少。如今,只要有演出机会,高巧燕总会给大家“露一手”,每次演出有新的灵感,她总会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高巧燕指着桌上的一个笔记本说:“像这样的笔记本,我共做了十几本。”笔记上不仅有她新编的山曲歌词,也有收集到的新知识。她说:“喜爱了几十年的东西,根本舍不得中途荒废掉,只有不断学习,时常充电,才能把喜欢的事情做得更好。”
  为传承拖丈夫“下水”
  神木山曲流传到今天,保留下来的已很少了。它们就像山涧清澈的泉水,从神木人最真实的心境中自然流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奔流跌宕,世世代代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这些原生态的、大胆无忌的歌谣,是神木人民在世代的生存和抗争中充满才情与智慧的创造。
  不过,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神木山曲流传至今,在传承中也面临着困难。随着传统农耕的逐渐消失,山曲成长的土壤也在消失;随着娱乐渠道的丰富,山曲的观众也越来越少。
  高巧燕告诉记者,“现在靠唱山曲赶场子一年下来也只能挣两三万块钱,市场不好,收入有限,一年不如一年,也很少有人把这个当成乐趣。我不忍心看着这门艺术逐渐消失,只好教自己的儿女学,可是孩子们对此也毫无兴趣。”看着一天天没落的山曲,高巧燕心里万分感慨。
  为了将山曲更好的宣扬和传承,去年,高巧燕还将同是唱山曲出身的丈夫刘继耀重新拉回唱山曲行列,丈夫刘继耀不仅能唱,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之所以拉丈夫‘下水’,就是希望这门艺术不要失传。”她说,为了给山曲配乐,家里还买了一架扬琴。
  “传统的山曲只有被人传唱才能获得应有的生命力。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没听过山曲,也不知道山曲是什么曲目。”为此,高巧燕建议,可以通过举行送传统曲艺进校园形式,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这门曲艺;同时,相关部门也可借助现代传媒,把潜藏在民间的山曲艺术活力展现在人们面前,让神木山曲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绽放得更加绚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