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

明天就是期末考试了,我的地理还有一半没复习……怎么办啊,谁能给我一些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地理的复习资料啊……急求……

第1个回答  2015-10-09
  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复习资料如下:
  1、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麦哲伦。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和160°E。即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
  6、0°纬线就是赤道。南、北纬的分界线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赤道。即赤道以上为北半球,赤道以下为南半球。
  7、如何判断东西经线:看数字变化规律,东经向东(右)越来越大,西经向西(左)越来越大。如何判断南北纬线:南纬向南(下)越来越大,北纬向北(上)越来越大。 8、重要纬线:北回归线——北纬23.5°,南回归线——南纬23.5°,
  北极圈——北纬66.5°,南极圈——南纬66.5°,北极——北纬90°,南极——南纬90°。 9、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10、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从数字来变化来看,经度数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数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纬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纬度数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

  第二章 地图的运用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2、方向有三种:经纬线、指向标和一般的方法。一般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有指向标的指向北方。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三种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5、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地形的判断方法:等高线中间数字大的是山顶;等高线中间数字小
  的是盆地;等高线向低处凸的是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的是山谷(即低脊高谷);两个山顶之间,等高线断开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是陡崖;等高线稀疏的是缓坡,等高线密集的是陡坡。
  6、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地形:绿色——平原,黄、褐色——丘陵、高原和山地,蓝色——海洋、湖泊,白色——积雪、冰川。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1、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注意: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大、印、北。
  其中,亚洲最大,大洋洲最小;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太平洋的岛屿最多。
  3、各大洲的分界:亚洲和欧洲:乌、乌、里、大、黑、土、地。即: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海陆变迁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填海造陆也可。
  5、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的魏格纳提出的。9、地球的六大板块:亚欧板块(最大)、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基本上都是大洋的板块)、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南亚、西亚)。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缘(交界)比较活跃。
  7、汶川地震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所致。日本地震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所致。
  8、海洋的利用:旅游、捕捞、采矿、运输、发电等。海洋的破坏:污染、过度捕捞、赤潮。
  方法:防止污染、合理捕捞。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短时间的风雨、冷热、阴晴状况,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气候是多年的
  平均状况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2、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一天中,最高—午后14时,最低—日出前后。一年中,最高—
  7月,最低—1月(南半球相反)。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气温-最低月均气温。
  3、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在水平方向,低纬度向两极递减。即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
  低(属纬度位置影响)。同纬度地区,夏季,近海气温低,远海气温高,冬季相反(属海陆位置的影响)。在同一地点,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即海拔高,气温低(属地形的影响)。
  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即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属
  纬度位置影响)。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属海陆位置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属地形的影响)。
  5、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不均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6、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草原、沙漠、季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
  地中海。温带——海洋性、大陆性、季风。寒带气候,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7、气候特征以当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来概括。
  8、各类气候的特点:
  气温特点:热带—全年高温, 亚热带—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寒带—终年寒冷。
  降水特点:季风——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地中海——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雨林——全年多雨,沙漠、大陆性——全年少雨 海洋性—降水均匀。
  如: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一月气温在0℃以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9、大气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二氧化氮增多、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
  第五章 世界的人口
  1、2011.10.31——达70亿。
  2、分布规律:不均匀。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东部。人口稀少地
  区: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的高原山区。
  3、人口问题(1)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居住简陋、饥饿贫困、交通拥挤等。
  (2)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
  4、人种的分类依据:体质特征的不同。
  5、人种的分布: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北部、北美北部,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亚洲
  西部、非洲北部、大洋洲、北美东部和南部。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中部、南部。
  6、世界的主要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7、世界的主要语言的分布:汉语—(中国)东亚、东南亚,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南
  亚、北美、大洋洲,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俄语—北亚和欧洲东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
  8、世界的宗教:基督教—人数最多,发源于西亚,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清真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分布在亚洲西部、东南亚、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信徒称为穆斯林。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分布在亚洲的东亚、东南亚。
  9、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
  10、民居建筑的特点:一、结合自然环境,就地取材,适应气候,二反映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如:东南亚的高脚屋(湿热),西亚的厚墙加小窗(热带沙漠),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冰屋。
  第六章 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非洲、南美洲、亚洲的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3、“南北对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互助合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