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为什么会越来越少人发动态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09
有人利用朋友圈来经营自己的人设,有人借助朋友圈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然而朋友圈越发越少,已是大部分人的现状,到底是心理心态的变化,还是外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觉得是生活越来越简单了,也是生活越来越复杂了。
简单,是大家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复杂,是生活让人多了许多的考虑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发朋友圈了?
1、考虑的东西多了。
以前的自己,被生活推进一个又一个角色,还要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最重要的是,还要通过朋友圈经营好某些角色的人设。你是做家长的,就要有做家长的稳重,不能在朋友圈发表一些浮夸的动态,你是做员工的,就要有做员工的积极,不能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很消沉的动态。考虑的事情多了,顾及的方面多了,就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本色,生怕让这个人看见了不合适,也生怕让那个人看到了影响不好。这就相当于什么?约束自己的行为的东西变多了,与其想着那么麻烦地去屏蔽谁谁谁,倒不如直接不发
2、是心境的变化。
变得低调沉稳了,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不再在意他人的看法,好比年轻的时候,很是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生怕别人以为自己过得不好,所以总要通过朋友圈,去展现与证明自己的生活。但是后来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去证明什么,也不用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无论他们认为你过得好还是不好。因为心境上的变化,让自己变得低调了、朴实了、简单了,其实也是考虑到了大家都在过着差不多的日子。你能体验到的,别人也体验过,所以不值得一提,在这件事上也显不出自己的优越感,反而只会显得自己很低级
3、懂得了生活。
同样是出门旅行,有人把旅行的过程全部用于修图、文案,相当于一趟旅行全部都是为朋友圈准备的,还有人则是静心享受其中,用心去感受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美好、壮丽、绚烂,所以到底哪个是在生活?那么不发朋友圈,很有可能就是懂得了生活,懂得把生活中的美好留在心中,或者是懂得了用心去感受那些色彩斑斓的美好。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能永远留住的东西,于是朋友圈越发越少,不是经历少了,也不是生活中缺少了美好,而是真正懂得了自我分享。
4、生活节奏太快。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悠闲的岁月太少,关注朋友圈的时间也少了,每天忙生活、忙工作、忙家庭,好不容易歇下来的时候,也顾不上朋友圈的动态,甚至都懒得再去翻看,留给自己喘息的时间。偶尔遇到一些有趣的见闻,让自己心血来潮,但可能都还没有等到自己编辑完成,又马上接到家人的电话,领导的电话,老师的电话,再回来那个心情也过去了。渐渐地,人们对朋友圈也越来越不敏感,完全放到了生活的后面,连生活都顾不上的时候,更是难以顾上其他的
5、学会了自己消化。
你过得好,别人会嫉妒,你过得不好,别人会笑话,所以慢慢也学会了去消化自己的情绪,吞得下委屈、耐得住寂寞,第二天依然能积极面对生活。不是后来没有情绪了,而是生活告诉自己只能坚强。人在最难过的时候,总是最感性的时候,不一定是想要通过朋友圈引起别人的关注,只是想给自己找个宣泄的地方。可是越长大越明白,委屈与难过这个东西,是没有人能感同身受的,还只会让他人有不好的看法。正所谓越长大,越孤独,只能在深夜里默默舔舐着伤口,于是后来,只有了快乐的分享,最难过的,最委屈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扛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发朋友圈了,也正在慢慢退出朋友圈,这里更多的是一个成年人的无奈。是的,没有动态的日子,都在努力生活,也都在积极生活,简单的生活又因为不简单的生活。或许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想法不同,所以不管热衷于哪样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态度,其实生活也是不需要得到他人理解的。朋友圈,会让人逐渐养成特定的生活习惯,也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不过对于一个很少发朋友圈的人来说,往往要更加理性,以及有着超强的意志力在背后支撑,毕竟他在背后克制了许多东西,包括了忍耐、定力,能在这些东西上表现出自己的坚定
人,难免有情绪上来的时候,无论你是遇到了有趣的,还是碰到了失落的。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不愿被他人所了解的,只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与世界中,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纱,如果不是性格的原因,那可能对于世俗中的一切,带着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某年七月份的前半个月,我就发了10条朋友圈!
内容都是些琐碎小事,就连今天吃了个煎饼我也要专门为它发一条。然而我翻了翻近期的朋友圈,从7月份开始,100多天,我都没发过朋友圈。好像,我突然戒掉了一样。好奇心驱使我去看朋友们,她们和我一样都是中毒的日常分享者,结果...清一色的三天、一个月可见。
就好像,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不爱发朋友圈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不爱发朋友圈的几个原因。
发了半小时无人问津,所以不发朋友小A说她不发朋友圈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人点赞,很尴尬!有一次她吃到一家还不错的火锅的时候,她很开心,准备发个朋友圈跟大家说一下这家火锅很好吃,顺便记录一下美好生活。经过她的精心整理后,美好生活被发布。一个小时过去了,都没人给她点赞。她开始思考是哪里出了问题,思考的过程如下:“是没选对分组?不小心改成了他们不可见?”“还是我发的内容他们不感兴趣?”“还是他们就是讨厌我...
最后,小A删掉了那条朋友圈。据她说,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不止
为什么,一提到没人点赞,我们就会丧失发朋友圈的兴趣呢?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自我表露”。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Jourard认为:自我表露就是将自己的信息告诉别人,与他人分享个人事件、想法和感受的过程。在他的理论中,自我表露的目的是:
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和支持,在群体中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尊和信心。可以说,它是一种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发布朋友圈,分享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发布照片,感悟,也是一种自我表露
而对方通过朋友圈的反馈功能回应我们:
点赞,代表了尊重、认可,可能也包含了陪伴和信息支持;而评论可能通过文字传达安慰、关怀,提供情绪支持。可以说发朋友圈,是一种寻求归属和认同感、加深人和人之间情感联结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促进个体的情绪调节,还可以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纽约时报》曾对3万名美国网民们进行调查后发现,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日常的人。
体验到被关心、得到回应、被朋友帮助的程度比不发布日常的群体高了15.9%。即使这些并不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感知到的反馈会令Ta们感觉好很多。所以,回到一开始的场景。
当小A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无人回应时,意味着她在朋友圈寻求的归属、认同和情感联结的过程失败了。这种失败的反馈,会加深个人的消极情绪,降低个人的人际交往积极性。人都是趋乐避苦的。为什么明知道“没人点赞”会让我们不开心,我们还要继续“发朋友圈”呢?
我分享了情绪他们根本get不到点
我们再将小A的经历换个结局假设一下:你兴高采烈吃了顿火锅,没有屏蔽大家发了个朋友圈,配图,配文案:“这家火锅很好吃,吃完心情都好啦!”过了半小时,你回来一看,评论乱七八糟。你的奶奶说:“少吃点火锅,不干不净的会拉肚子。”不太熟悉的人说:“注意点身体吧,晚上9点了还吃还吃火锅,也不怕胖哦。”你的心情瞬间坠落,没有人能够理解你的喜悦。
别担心这种人不存在。由于个人理解力的偏差,对自我表露有“不同想法”的Ta们,实在是太多了。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有一次在某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个关于楼下装修的吐槽:“楼下装修前有个开工仪式,从早上六点开始放炮,放到了晚上十点;还烧了些什么东西做祭祀?那个烟熏得我家都是味道...好,仪式做完可以开工了,结果早上五六点,砸墙的声音就响起来了。
我不理解,做那些没用的仪式就算了,能不能考虑一下其他居民的感受啊?”本意是这件事的发生,影响到了我的休息和生活。我的想法很明确,这是我的媒体圈子,我没有带话题,没有带定位。我是在发泄这件事对我的负面影响。底下的评论中,只有我的好朋友和我产生了合理的共情,和我吐槽她们小区也总有这样的人。而其他的评论,基本都是和我解释为什么要有开工仪式的,还有指责我“没常识”、“外地人做派”的:
看到这些回应,我产生了愤怒、无助的复杂情绪。我想反驳,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反驳。最后我默默地选择了将那个内容删掉。我起初发布内容的目的,只是为了发泄我自己的想法,寻求和我同样遭遇的人的吐槽。可是他们的“指责式”应对让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我是错误的。我不应该有“这件事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和休息”的想法。
毕竟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眼里看来,已经是司空见惯。因此没有人会选择和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去理解我的感受和想法。这才是我愤怒、无助的来源
社会心理学家Sarason认为,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和他人分享事件或情绪时,若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 我们便能体验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需要感。然而,当社交软件上的人没有给予我们想要的回应时,我们所需要的支持感和需要感就消失了。研究显示,我们在网络上的自我表露出的内容,可能会很难引起网络上他人的赞同或兴趣。因而我们的自我表露,也就难以获得正向的反馈,从而让我们感到更加的孤独。
太麻烦了感觉自己活在他人眼里如果生活是一部连续剧。在自我表露的前提下,你是希望表现出好,还是希望表现出不好呢?就像我们知道外出要穿得干干净净,才会给人留下“这个人是爱干净”的好印象。我们基本上也会对我们表露出来的自我进行一番修饰。因此在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媒体上,我们会将自己的生活“去粗取精”,选出最闪光的部分发布出来和别人分享
在自我表露下,我们都要通过印象整饰来寻求归属和认同。社会心理学家Arkin认为,印象整饰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为了给他人达成某种印象。通过精心的策划、执行,最后形成某种类型的自我的过程。所有人的印象整饰都不一样:名媛们要精心p图,装扮奢华,打造朋友圈里的“名媛”形象;创业者要通过发布自己的实际业绩在朋友圈中打造“精英创业者”的形象。研究显示,适当地在社交媒体上,按着自己的想法进行印象整饰。
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我们的心情会更放松,对社交的满意度也会随之增加。但过度的印象整饰,会导致真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的混乱!我有一个朋友,起初她发朋友圈,是因为朋友圈里都是很熟悉的人。她可以任性地发布自己每天的日常和看法,毫无顾忌。朋友们都知道彼此是什么样的人,即使不点赞,她也知道彼此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但随着她的年岁增长,工作经历丰富,她的朋友圈逐渐扩大:
一开始是父母,后来是不算熟的朋友、领导同事、远方亲戚、甚至是近邻。她开始给他们分组,分组的过程十分麻烦,每个组要对应不同形象。作为老师,要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树立权威;父母有时候需要通过她的朋友圈来看她近况如何,作为女儿,她要开朗活泼,不让父母担心;还有亲戚和不太熟的朋友,都可能会给她介绍对象,为了这些潜在的对象,她必须将自己塑造成“适婚”的形象。真实的自我被压抑,她产生了巨大的迷茫。
直到有一天,她不小心将一位新生家长拉错了分组,在她放飞自我的朋友圈下面,家长评论:“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以身作则。”
在家长面前权威形象扮演失败,她尴尬到不行。火速删掉了那条内容,再也没发过朋友圈。提到此事,她说:“本来我就不知道,该让他们对我有什么样的印象...都分不清哪个是真正的我,在学生面前?还是在朋友面前、还是父母?分错组,虽然尴尬,但是因祸得福,我也给自己一个不发朋友圈的理由。
你别说,不发朋友圈,我根本就不用思考我应该扮演什么,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我感觉更加的真实,自由,也更开心了。”Bernie Hogan认为,人们的自我表露已经从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表演行为,变成了社交媒体的展览行为。随着社交网络上各种关系的好友不断增多,为了获得好的个人印象,我们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
来研究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这可能会引起巨大的压力。当压力巨大时,我们便会产生“逃离朋友圈”的行为。
写在最后
蔡康永曾在采访中说过:要恭喜不发朋友圈的人,他们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找到了生活的重心。我的朋友圈关了一个月后,我才理解到这句话。不发朋友圈的日子,我不用担心我分享的日常无人点赞,也不用为那些get不到点的评论生气。起初我会担心,我会被朋友圈的他们所遗忘。
但后来我发现,我可以直接和好朋友们分享日常,得到专属于我的回应。至于那些不太熟悉的人,他们的回应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欸!所以,不发朋友圈,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某天与朋友闲聊时忽然被问起:“怎么好久没见你更新朋友圈了?”
我有些愕然,点开自己的微信相册,才发现上一条动态已经是好几个月之前的。
再点开几个以前在朋友圈里很是活跃的面孔,情况也竟然与我大同小异,有的甚至早已经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了……
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渐渐地淡出了朋友圈。
仔细想想,与微信朋友圈早些年的热闹红火的景象相比,如今的我们,更新和翻阅的欲望都已大不如从前,而那个标志着新动态来了的小红点似乎也不再出现得那样勤快。
以前的我们,看了一部剧或者电影,要发条朋友圈谈谈感想;去了某家新的餐厅,要发条朋友圈留个纪念;即使是偶然瞥见一片好看的云,路边一颗奇怪的树,都要发条朋友圈表示喟叹。
现在的我们,点开一个,最新动态停留在大半个月前,点开另一个,“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更新勤快的除了少数几个总是很活跃的老面孔,就是转发些微商广告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
是我们已经没有了倾诉的冲动?还是我们已经没有了交流的欲望?
知乎上有句话形容的贴切:不发憋屈,发了矫情。
是啊,我们仍然有渴望倾诉、希望被理解的愿望,但我们却越来越不想发朋友圈了。
古龙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朋友圈更是如此。
大部分人的微信发展史都是这样的:
一开始,微信加的都是朋友,可以肆无忌惮地想说啥就说啥;后来,微信又加了亲人,说话就要小心许多,不敢发那些会让父母担心的东西了;再后来,微信又加上了同事和领导,言谈更要谨慎,甚至偶尔还要身不由己地帮忙转发和点赞一些“任务”。
朋友圈,渐渐从一个抒发情绪的“后花园”,变成了你来我往的社交“江湖”
越来越多的人挤进了你的朋友圈里,从亲朋好友到同事上司,甚至是送快递的小哥、卖你东西的店主、各种一面之交的人。
即使大部分人是你熟识的,却未必是可以交心的。
当我们通讯录里的名单越来越长,真正深交的人却越来越少,绝大多数的,不过是“点赞之交”。
等你回过神来,这个叫朋友圈的地方,早已经不全是朋友了,而越是这样的地方,越是让人觉得言多必失、人言可畏
你随随便便发的一条动态,可能就会被各种解读、询问,甚至成为茶余饭后的闲话谈资,而你防不胜防。
当然,也有人说,你可以设置朋友圈分组可见啊。
可是当你斟字酌句,考虑完“不能太颓废,不能太激进,不能秀东西秀人,不能乱转发,不能太矫情,不能……”
再细细地安排好分组,分析完“这个人看了可能会不高兴,那个人看了可能会觉得low……”
你最初想要分享的心情早已消失地无影无踪。
村上春树说:“人生而孤独而无法相互理解,所谓交流只不过互相寻求安慰。”
正因为我们生而孤独,所以我们总是有着倾诉和交流的冲动。
然而,如鲁迅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你觉得开心的事情,或者在别人眼里是炫耀或者低级;你觉得难过的事情,可能在别人眼里是矫情和懦弱。
所以,在众人面前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永远都是一场风险不低的冒险。
在这个成分日益复杂化的朋友圈里发动态也是如此。
有时候只是忽然思绪泛滥,只是想打出一些简单的文字,来表达一下此时此刻的心情。
然而发出来的瞬间是畅快了,麻烦却也跟着来了。
有很多人习惯删掉自己的朋友圈动态,一是因为,每个人回头看从前的自己都容易觉得矫情又幼稚(你看,连自己都会这样觉得,更别说其他人了),二是因为,担心自己一时的情绪发泄会被别人胡思乱想地解读。
我们总是渴望被人关注、赞赏和懂得,但又总是在追逐这些的过程中,遭遇失落、误解甚至是曲解。
于是我们越来越不想说了,也不敢说了。
但也许,这也是一种成长。
所谓成长,就是将注意力从晒幸福晒经历,变成自我消化幸福和消化经历。
人生这条路走下来,你会慢慢将外在的表露冲动,变为内在的前进动力。

重要的不是你几天更新一次朋友圈,又有多少人给你点赞。
重要的是,你使自己变得充实而自足。
反正,熟悉的人,自然知道你啥情况;
不熟悉的人,又不关心你啥情况。
过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幸福不幸福,开心不开心,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珍惜自己,还有身边那几个交心的人,最紧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