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都来自童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这本书是作者陈素,将世界上优秀的童话故事整理在一起,通过描述那些著名的童话作家生平,以及作品,阐述了童话故事与作者的关系,与世界的联系,与儿童世界的影响力。

我在火车上花4个小时,一口气读完。文字阐述清晰优美,作者生平也介绍的很详尽,特别还有很多作者对于每个童书的理解和安慰,让我深有同感,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只可惜我没买到纸质版,这本值得用纸质版来看,应该在阅读上体验感很好。

读完感触很深,摘录一些书中有感悟的一起共享。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

第1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

第2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

第3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

我们都会出乎意料的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很少有绘本只有小人书。能读到童话书觉得很棒,回想我最爱那本本厚厚的格林童话,是我好朋友的。

我在读童话的过程中和她成为了好朋友,也是童话故事,在那段岁月给了我好多的温暖回忆,以及想象力和对其他世界的了解。

正是那些童话书,开启了我阅读的大门,后来也让我想要去这个世界闯荡了解,走走看看。

当我有小朋友以后,真正开启了我绘本阅读是童话作者粲然的一本书《骑鲸之旅》,在这本书中粲然介绍了很多她觉得适合婴幼儿故事绘本。

绘本讲给,只有几个月的婴儿听,我把它们买来,给我那尚在咿呀学语的女儿,看着她对我的讲的绘本有一点点的反应和欣喜。

现在随着她长大,开始讲各种国家,类型的童话绘本故事。同时讲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己再一次去贴切的了解儿童世界的一个过程。

现在已到中年,最近这段时间看了挺多的童话书,却已然和年轻的时候读童话故事心境完全不一样,理解也不一样,比如小王子这本书,其实我觉得里边,很多的内容和情节,反而是到了我这样的中年,有过经历,有过感受,才读得更有感触。

并且现在再读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经历,其实跟他写的故事有非常息息相关的联系,比如说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佩里,他其实就是一个飞行员,所以在小王子的故事开初,就是讲到了一个飞行员遇到小王子的故事。

再比如玫瑰,是圣埃克佩里的妻子,一位典型的南美人,她和玫瑰一样任性,虚荣,喜怒无常,时时需要别人的关注,说谎时以咳嗽和昏倒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他有哮喘对空气很敏感。他们无法在一起生活,但离开她又让他痛苦。

就像小王子说的,如果有一个人爱上浩瀚星辰中独一无二的一朵花,那么这个人仰望天空的繁星时,就会感到无比幸福。

除了玫瑰之外,小王子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从圣埃克苏佩里的生活中找到原型。沙漠里那只被驯养的小狐狸,可能是他在纽约的情人西尔维亚,她向他抱怨等待的甜蜜与痛苦, 当我知道你将要到来,我的心就开始跳舞。 小王子的故事与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生相互映照,前者轻灵忧伤,后者壮阔深沉,其交叠之处绝非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广阔的视角,更深切的关怀,关于生命的美与代价,对大地的责任,甚至人类的命运

小王子说真正重要的东西都是眼睛看不到的,要用心去看,就像故事开头那幅奇怪的画,小孩子看到蛇吞大象,而成年人只看到一只帽子,具体对抽象的胜利是什么遮蔽了成年人的眼睛,权力贪婪虚伪狭隘,就像小王子在旅行中遇到的那些大人,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苍蝇,喧闹着,躁动着,沉溺于人世繁华,专注于利益法则,再也听不到灵魂深处的声音,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小王子曾说有一天,忧伤的人喜欢看日落,有一天我居然看了44次日落。

我们的时间高效却贫乏,而孩子的时间虽然没什么效率可言,却是开放的充满了可能性,万物都是惊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的世界每天都焕然一新,闪闪发亮。

波特小姐,对自然的迷恋既不抽象也不哲学,而是她成年生涯里及其具体而细微的艰苦工作。

花生如何将一副人生烂牌打得风生水起?

《花生》的主人翁查理布朗一个365天都倒霉的家伙,没有人喜欢他,他的邮箱永远是空的,他从来没有收到过情人节礼物,他永远是被同伴攻击和取乐的对象,他暗恋的红头发女孩从来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他从来没有成功放飞过一只风筝,他的棒球生涯一塌糊涂,作为投球手他从来没有碰到过球,他带领的棒球队从没有赢过比赛,他总是在等待惩罚,他每天都很焦虑,连他的焦虑也有焦虑症。

作者舒尔茨这样解释,为什么50年来他都不曾让查理布朗碰到他的棒球一次,因为查理布朗必须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是普通人的粉丝画像,我们大部分都熟悉失败而非成功。

我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坠入人生的深渊。

在花生漫画中,查理布朗并不是唯一一个失败者,他的朋友们也有各自的方式度过或坠入人生的深渊。

花生之所以是花生,并不是因为什么甜美温馨的友谊,而是因为作者舒尔茨真实展示了日常生活,简单平静的平静的表面之下残酷与痛苦的暗流错杂,但它展现的如此轻描淡写,那样幽默的线条和诗意的文字使痛苦变得可以忍受,让你觉得怒气是好玩的,没安全感没安全感很可爱,而悲伤也可以是温暖的。

就像史努比说的,将一副人生烂牌打的风生水起,妙趣横生,别管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人问作者查理布朗是不是你的原型,但他说他是花生中所有的角色,查理布朗,露西,莱纳斯,施罗德,乒乓,富兰克林,马希,甚至史努比,每一个角色都代表他灵魂中的不同层面,从这个角度来说,花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丰富的一部自传。

花生忠诚人士的生存困境,并非纯粹成人式的,而是由孩子的天真过滤过的,这些怪物孩子突如其来的天真与诚意会将一切至于怀疑,滤出成人世界的碎屑,还我们一个宁静甜美柔软的世界,带着奶香和干净的味道,因此在一个故事或者两个故事之内,我们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摇摆,不知道应该绝望还是一生乐观的叹息。

童话也有很多的版本和改编

为什么历史会一再被重写?因为每一代人所要了解的过去的事和看待这些事的视觉都各有不同,就像经典童话,200多年来,通过佩罗安徒生格林兄弟想象的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对他们那个真实的不完美的世界有了最初的理解,但是在作家最初文字之外,一代又一代的插画家,对这些故事进行了无数版本的重写,或者说重新的阐试

都说格林童话里潜藏着人类最深的焦虑和恐惧,翻腾着暴力死亡列段,乱伦,复仇和可怕的惩罚,今天我们也大都同意,孩子们需要面对一些黑暗,以获得对抗黑暗的力量和勇气,关键在于如何呈现这种黑暗,而奥地利绘本作家茨威格插画最迷人之处恰恰在于,即使再黑暗,再狂野,再荒诞的幻想,她的笔调都一如既往的轻灵淡雅,触变不惊,带着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的机锋,于格林兄弟残酷暴溺的世界,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与冲撞。

乔治奥威尔曾说,在孩子眼中,大人之所以显得丑陋,是因为他们总是得往上看,而没有几张脸经得起这种视角的检验,你同意吗?

孩子们对答案的绘本热爱,可能有着更深刻的理由,他们虽然不是孤儿,也没有遇到过不被理解的体验,或者身体的虐待,但是他们可以从故事里的小主人公挨饿,被鞭打和羞辱的体验中,他们能迅速理解其中身为一个孩子的无力感,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身为孩子最基本的体验并没有改变,做孩子是困难的,恐怖的也是令人兴奋的,你同意吗?

罗尔德.达尔(英国杰出儿童文学家)的的确赋予他的小主人公真正的智慧和勇气,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故事都是关于愿望实现的复杂叙事,他通过这些故事告诉他的小小读者,困境中的挣扎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生存的一部分,但如果一个人不逃避而勇敢直面这些难以预料,经常是不公平的困境,他最终能克服所有的障碍,获得胜利或者说幸福。

法国最才华横溢的漫画家雅克.桑贝,他的漫画集里就像一本巴黎街头的素描集,你能想象桑贝在街头漫步,饶有兴趣的观察路上行人的一举一动,他曾经说过人生再没有什么比街头漫步更有趣的事情了。

她笔下的男女也是典型的法国式小人物,挤公车的上班族,爱抱怨的家庭主妇,教会的心理医生,做做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法国人特有的方式被生活抬举,也被生活羞辱,然后全世界的布尔乔亚都从中认出自己的悲欢和爱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权力斗争,装点门面的日常需求,小规模的胜利与中等规模的挫折之间的无尽循环。

在从桑贝的眼中望出去,一切简单事物似乎都包含着不简单的因素,一片叶子的飘落,煮一个水煮蛋或者开一瓶葡萄酒,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动作,仔细揣摩都隐有身亦或是自然的意念或是命运的差错,又或是幽默的人心是复杂的游戏,所以有人说桑贝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一双桑贝的眼睛。

现在生活中有什么比爱情更陈词滥调的呢?又有什么比爱情更复杂,更具有戏剧性呢?《在我的另一半中》,桑贝笔下的男女陷入爱情又失去爱情,爱情的渴望,等待,算计,攻击,防御失去的,每一个横切面都呈现出爱情荒谬而必然的本质,我们被画中人逗乐,又从中认出自己的伤口,桑贝的妙语如珠即刺痛我们又给我们抚慰。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童书呢?虽然没有证据能证明,从小爱好读书的小朋友,以后的情商或智商是不是更好。

但每当一个孩子打开一本书,也就推开了一扇通往奇境之门,作为读者,他并不是一个带入者的姿态,而是以旁观者,旅行者的姿态,文字和图片构成了一个象征性的事件,在这个象征性的世界里,他在好奇心的指引下自由探索和玩耍,或者解决他们在真实世界里遇到的问题。

其中最切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排遣一个人躺在黑夜中睡觉的寂寞和恐惧,尤其对幼儿而言,与母亲的分离本身就已经够让人忧郁和焦虑的,更何况是当她一个人躺在黑暗之中,几乎是一种接近死亡的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