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降雨历时越短,重现期越长,暴雨强度越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6

为什么降雨历时越短,重现期越长,暴雨强度越大?

重现期通俗的说就是“多少年一遇”,所以当然是重现期越大,雨水量越大。比如一百年一遇是指一百年左右出现一次或几次的雨量,五十年一遇就是五十年左右出现一次或几次的雨量,P=100当然要大于P=50了,当然以此计算出暴雨量强度也是100年大于50年了。

“重现期越大不是表明出现大于等于这个降雨量的时间越长”的观点是错误的,重现期越大说明此量级出现的机率越小,暴雨量等级越高,降雨量越大。

关键的两个概念是

1、这里的暴雨强度,是最大时段平均雨强,所以历时越短,强度越大

2、通俗地说,对于暴雨这种极端事件,重现期越长,越稀遇,就越大

请教一下:相同暴雨重现期,不同降雨历时的总降雨量相等吗?

我个人感觉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暴雨重现期一般是指X年一遇的24小时降雨量。也可以是X年一遇的60min降雨量,或者是x年一遇的120min降雨量。

问题中“相同的暴雨重现期”是否已经默认了,X——年份,T——降雨历时等限制条件。所以降雨历时60min和120min,没有可比性。(?????)

楼主是否同意我的见解?如果已经找到更好的解释,请楼主指教!

个人见解,供参考!

重现期跟雨水量的关系,是重现期越大,雨水量就越大吗?为什么?

重现期通俗的说就是“多少年一遇”,所以当然是重现期越大,雨水量越大。比如一百年一遇是指一百年左右出现一次或几次的雨量,五十年一遇就是五十年左右出现一次或几次的雨量,P=100当然要大于P=50了,当然以此计算出暴雨量强度也是100年大于50年了。
“重现期越大不是表明出现大于等于这个降雨量的时间越长”的观点是错误的,重现期越大说明此量级出现的机率越小,暴雨量等级越高,降雨量越大。

流量,应采用与哪个降雨历时t相应的暴雨强度q

一般以一次暴雨的降雨量、最大瞬间降雨强度、小时降雨量等表示。
其计量单位通常以 mm/min或L/(s.万m2)表示。
我国气象局规定, 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至99.9毫米的雨称为“暴雨”。
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 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为什么降雨强度q和降雨历时成反比

雨水设计流量是按Qs=qΨF 公式计算的,而雨水管是一段一段按上述公式计算的,由于每段设计暴雨强度计算中t值不同,是逐段增大的,所以每段设计暴雨强度q值也不同,是逐段递减的,因此每段暴雨强度值不是恒定不变的。但是由于每段汇水面积是逐段递增的,所以每段雨水设计流量也是逐段递增的。

沧州降雨重现期几年

这个概念需要说明一下:
重现期:某一量级的事件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
例如:A地区年降雨量大于1000mm的事件平均100年发生一次,
那么就是1000mm降雨的重现期是100年。

为什么洪水重现期越大 设计标准越高

重现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引数

要抵御重现期越高的洪水,当然设计标准越高。

什么叫降雨频率和重现期啊?

降雨是一种偶然事件,某一大小的暴雨强度出现的可能性一般不是预知的。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发生的频率,推论今后发生的可能性。某特定值暴雨强度的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与观测资料总项数之比的百分数。频率小的暴雨强度出现的可能性小,反之则大。 在实际中常用重现期代替频率一词。某特定值暴雨强度的重现期是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可能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单位用年(a)表示。重现期与频率互为倒数。

知道降雨总量和降雨历时如何计算降雨强度

降雨总量除以降雨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