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是多大年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1
14-35周岁,是刚刚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的青年年龄范围;而联合国官微此前则指出,“青年”应该是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明明觉得自己还在含苞待放时刻的90后,一会被列入中年范畴,一会儿又回到了青年队伍,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么,青年到底应该怎么界定?为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上海青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洪基。

实际上,根据各自的侧重点,联合国、世卫组织、教科文组织、统计部门和共青团等不同机构、组织,对于青年的年龄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划分。出处不同,也难怪老百姓搞不清楚了。

概念确立于19世纪

最近有一篇文章被热转,其中提到,根据幸福感,重新定义青年在“15到24岁”,联合国官微对此表示肯定。15到24岁,难道意味着1992年以前出生的都归入中年人队伍?这个消息,让许多“80后”、“90后”纷纷表示“扎心”。

其实早在2016年五四青年节,联合国官微就曾声明: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消息一出,不少网友就开始了自我调侃:90年的阿姨要去跳广场舞了,别拦我;请问我80的,高龄补贴怎么还没发……

而近日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指出,规划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

通过查证可以发现,“青年”这一概念正式确立于19世纪。“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没有‘青年’这一概念,而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不同于少年、成年、老年的过渡期出现了,也就是现在的青年。”上海青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洪基告诉记者,在中国,“青年”一词是在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以及1919年五四运动后才逐渐被广泛使用的。

“青年”的界定不统一

那么,究竟哪个年龄段的人可以称作“青年”呢?

其实,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因为它不仅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政治学等多个标准来定位,也能用最简单的年龄来划分。

“即使是联合国内部,也有着不同的年龄划分。”黄洪基说,1985年联合国首次将青年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而根据2013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年龄分段,14-44岁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青年,则是年龄在14-35岁的人。

在中国,统计部门将15-34岁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