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
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
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博览群书 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后泛指读书、学习。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读书得间 间:间隙。
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
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焚膏继晷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滚瓜烂熟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含英咀华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画荻教子 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九儒十丐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
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
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开卷有益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
读书总有好处。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
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磨穿铁砚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囊萤照读 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七行俱下 读书,同时读七行。
比喻非常聪明。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
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诗礼之家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
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
形容读书极快。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
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十年寒窗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香门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硕学通儒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大璞不完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
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徒读父书 徒:只。
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
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寻章摘句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一箪一瓢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
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
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源头活水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凿壁偷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
形容勤奋读书。 招贤纳士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昼耕夜诵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白面儒冠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书郎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
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博览五车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唇腐齿落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
关于读书的四字词语
悬梁刺骨 闭户读书 秉笔直书 博览群书
大书特书 丹书铁契 四书五经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书不尽言 书缺有间 书声琅琅 精益求精 书香门第 闻鸡起舞 字斟句酌 韦编三绝 孜孜不倦 手不释卷 学而不厌 一目十行浩如烟海 汗牛充栋 开卷有益 招贤纳士学富五车 暗室求物 傲贤慢士 白面书生 闭户读书 博览群书 布衣韦带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箪食瓢饮 读书得间 废书而叹 焚膏继晷 腹载五车 滚瓜烂熟 含英咀华 画荻教子 开卷有益 立地书橱 两脚书橱 磨穿铁砚 囊萤照读 牛角挂书 七行俱下 然荻读书 三余读书 十年寒窗 诗礼之家 十行俱下 书香门第 十年窗下 硕学通儒 书声琅琅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2.表示“精读”书的成语:
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韦编三绝、举一反三
3.表示“泛读”书的成语:
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观其大略、浮光掠影
4.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偷光、风兴夜寐、圆木警枕、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通宵达旦、孜孜不倦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韦编三绝、闻鸡起舞、映雪读书
1.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孙敬的头悬梁,苏秦的锥刺股,构成这个成语。悬梁,用绳索将头发绑在房梁上;股,大腿。借以形容刻苦学习的精神。
出处:《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造句:只要拿出悬梁刺股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元·乔吉《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
造句: 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3.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
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造句: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4.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造句:如果我们能够闻鸡起舞,学业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5.映雪读书[yìng xuě dú shū]
释义: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造句: 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好多了,既不用像牛角挂书那样边劳作边学,也不会像映雪读书那样为照明条件而烦恼,我们应该比古人学得更好。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
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出处:《朱子语类辑略·总论为学之方》:“要紧只是看大底道理分明,遍处自寻得。
如暗室求物,把为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
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白面儒冠 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四:“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
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摊书闭户人?” 白面儒生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 白面书郎 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唐·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出处:《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
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
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
……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博览五车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真个是: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出处:《汉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出处: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
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敢则是朝经暮史他可便广览群书,多知故事。”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唇腐齿落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大璞不完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富贵矣,然大璞不完。”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恼的是道学先生。” 读不舍手 舍:舍得,愿意。
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读书得间 间:间隙。
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
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飏翁!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读书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