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报到证需要去当地人社局报到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8
报到证上会写明报道地点的,一般来说是户籍所在地的人社局,申报完应届毕业生接收表后也会写明报到地点。
报到证的名头单位,就是毕业生要去报到的地方,也是人事档案存放的地方。
报到证有哪些作用?
1、入户证明。假如毕业生在入学前已将户口转移到学校的集体户,毕业后找到工作单位后,毕业生可以拿着报到证去用人单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可作为入户证明使用。
2、档案转移证明。应届毕业生从学校学成毕业后,学校会将其个人档案转移,一般是转移到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或生源地、户籍地。
3、报到证可以证明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时间,假如毕业生在毕业时顺利就业的,可以证明他的初始从业时间,可以证明其工龄。
报到证未能及时报到的影响?
假如毕业生在毕业时未找到用人单位,学校就会根据报到证上的学生原户籍所在地地址将毕业生从学校的集体户口转出,转到学生生源地所在街道集体户。
假如你在毕业时未就业,如有考公务员的打算,那你一定要在毕业后在报到证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报到证规定的’地点去报到,寄存你的档案,不然你就算考上公务员了,也会因为档案的问题,无法录用。
毕业生报到证多久过期
报到证上注明的期限是集中报到的时间,实际有效期是两年,即只要在两年内,报到证不会过期。若报到证上的信息有错误,则向原学校申请补办报到证,属于补办报到证情况范围内的,由学校发放新的报到证,但新报到证的有效期限是所注明的起止时间,不再是两年。后再按报到证上地方办理报到手续。
由于很多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单位,无法解决同学的户口和档案问题,导致很多毕业生户口和档案无法落户到想去的城市,或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已经打回原籍,又没按时报到落户,成为可气的“口袋户口”或者是“黑户”,给同学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不要怕,还可通过改派方式解决这一大难题。
什么是报到证?
“报到证”由原来“派遣证”转化而来,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统招生)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学校相关部门依据“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就业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
1、派遣到用人单位(有接受档案资质和用人权,一般为国企、事业单位等)
需要签订就业协议书(部分地区还需提供接收函)。档案由学校邮寄给单位,报到证由学生本人交到单位。
2、派回原籍(也就是高考时生源所在地的人社局或管理高校毕业生档案的部门)
大部分未找到正式工作的毕业生适用此类情况。档案由学校邮寄到相应的人社局或规定的档案接收单位,报到证由本人按照上面所写地点前往报到。
改派报到证:需提供报到证蓝联原件、档案(或者是档案里报到证白联)及和单位签好的就业协议书,2017年12月31日前签订的正式就业的由学校统一定期办理改派手续;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之间签约的由学生本人持以上所需材料到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石家庄市新华区维明北大街118号)办理改派手续。
3、向学校申请保留档案
未正式就业的学生可在毕业前根据自己的情况向辅导员提出保留档案申请,档案可保留到到2018年12月31日。规定时间内未取走档案的,学校将按照报到证上所写地点派回原籍。
4、落到人才市场(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按照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要求,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在其服务项目范围内,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各类人才提供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社会养老保险金收缴、出国政审等全方位服务,将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人事档案、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等委托人才服务中心管理。学生可根据需要咨询各地方各级人才市场办理政策(需和人才市场签订就业协议书)。
法律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第三条毕业生是国家按计划培养的专门人才,各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必要时,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安置毕业生就业。
第四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指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