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里的汪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4

1. 带有汪字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李白《过汪氏别业·其一》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理汪罔骨应存。——苏轼《濠州七绝·涂山(下有鲧庙,山前有禹会村)》

奈何遭平时,德泽盛汪濊。——王安石《寄曾子固》

对此重回首,汪然涕泗流。——文天祥《还狱》

遂登福勋庙,还憩汪罔桥。——杨维桢《涂山篇》

偏师政拟劘诗垒,汪濑那知滞酒船。——敖陶孙《次韩耕道赠别韵》

考官蔡兹取三策,三奏赏音汪应辰。——方回《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

红白桃花褪半梢,绿阴汪浅未全交。——葛绍体《烟雨馆》

汪孙已往周洪没,本分作家今是谁。——刘过《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

2. 汪字怎么从古代来的

一、源于姜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罔,古国名,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防风氏。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为神农氏的后裔所建之姜姓诸侯国,国君名防风氏。

后防风氏因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

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后讹为夏、商时期的汪罔国名。

汪芒国与汪罔国毫无瓜葛。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叔叔周公旦于鲁国。

后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年幼,才十二岁,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护朝,他便派长子姬伯禽出任鲁国国君。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为汪侯,食采颖川,世称“颖川侯”。

三、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

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

西拉木伦河在古代称亦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支庶之后秦小汪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封有诸侯小国汪国(今陕西澄城与韩城之间)。

五、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汉朝以前未通中国”,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秦、汉时期初为大月氏、乌孙国和匈奴之地。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 六、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汪陶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汉朝时期,曾设置汪陶县(今山西山阴、应县一带),隶属于雁门郡,居者或以为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七、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宋朝初期,福建泉州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六子分金分银分家分氏立派,各自自力更生去发展。其第六子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

八、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汪古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以部名汉化为姓氏,称汪氏。

少部分北迁,进入辽东地区生息繁衍。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

九、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一、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土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汪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 汪芒、汪满、汪诵、翁处休。迁徒分布: 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汪氏一族的主要发祥地为山东、安徽歙县和浙江武康等地。 发源于浙江武康的汪氏族人,历来播迁的幅度和范围都不是很大,他们播迁的路线,大致是先江苏,后至江西和安徽。

另两支汪氏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成为汪氏族人在南方和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在北方的山西境内形成一大望族。 春秋时期,鲁国有童子汪足奇与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其死于国事,以成人之礼安葬,这是见于史册最早的汪氏人物。

大约在东汉献帝年间,有会稽(今浙江绍兴)令汪文和举家迁居新安,后发展成为新安旺族。 南朝时有汪氏一支从新安迁安徽歙县,隋朝初期有一支迁河北河间。

唐朝初期,有汪氏将佐自光州固始随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当地,这说明在唐朝以前中原已有汪氏聚居点。盛唐时期,歙县的汪氏族大支繁,已经有了“十姓九汪”的现象。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唐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于歙,其族最繁。”这是对当时情况最准确的再现。

唐朝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氏族人,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 两宋时期,汪氏族人继往开来之昌盛,并已成为全国著姓之一,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

汪氏人口在宋朝时期列第三十二位大姓,占全国人口0.6%,约四十七万人。 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先是驱逐鞑虏,再后为争夺皇权互相攻讦,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当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决定移民以使荒芜之地再现生机,汪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

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族人陆续有人移民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如今,汪氏族人的分布以安徽省为最,占全国汪氏人口的44%左右,其次为湖北。

3. 汪字怎么从古代来的

一、源于姜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罔,古国名,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防风氏。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为神农氏的后裔所建之姜姓诸侯国,国君名防风氏。

后防风氏因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

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后讹为夏、商时期的汪罔国名。

汪芒国与汪罔国毫无瓜葛。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叔叔周公旦于鲁国。

后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年幼,才十二岁,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护朝,他便派长子姬伯禽出任鲁国国君。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为汪侯,食采颖川,世称“颖川侯”。

三、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

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

西拉木伦河在古代称亦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支庶之后秦小汪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封有诸侯小国汪国(今陕西澄城与韩城之间)。

五、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汉朝以前未通中国”,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秦、汉时期初为大月氏、乌孙国和匈奴之地。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 六、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汪陶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汉朝时期,曾设置汪陶县(今山西山阴、应县一带),隶属于雁门郡,居者或以为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七、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宋朝初期,福建泉州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六子分金分银分家分氏立派,各自自力更生去发展。其第六子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

八、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汪古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以部名汉化为姓氏,称汪氏。

少部分北迁,进入辽东地区生息繁衍。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

九、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一、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土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汪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 汪芒、汪满、汪诵、翁处休。迁徒分布: 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汪氏一族的主要发祥地为山东、安徽歙县和浙江武康等地。 发源于浙江武康的汪氏族人,历来播迁的幅度和范围都不是很大,他们播迁的路线,大致是先江苏,后至江西和安徽。

另两支汪氏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成为汪氏族人在南方和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在北方的山西境内形成一大望族。 春秋时期,鲁国有童子汪足奇与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其死于国事,以成人之礼安葬,这是见于史册最早的汪氏人物。

大约在东汉献帝年间,有会稽(今浙江绍兴)令汪文和举家迁居新安,后发展成为新安旺族。 南朝时有汪氏一支从新安迁安徽歙县,隋朝初期有一支迁河北河间。

唐朝初期,有汪氏将佐自光州固始随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当地,这说明在唐朝以前中原已有汪氏聚居点。盛唐时期,歙县的汪氏族大支繁,已经有了“十姓九汪”的现象。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唐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于歙,其族最繁。”这是对当时情况最准确的再现。

唐朝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氏族人,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 两宋时期,汪氏族人继往开来之昌盛,并已成为全国著姓之一,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

汪氏人口在宋朝时期列第三十二位大姓,占全国人口0.6%,约四十七万人。 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先是驱逐鞑虏,再后为争夺皇权互相攻讦,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当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决定移民以使荒芜之地再现生机,汪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

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族人陆续有人移民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如今,汪氏族人的分布以安徽省为最,占全国汪氏人口的44%左右,其次为湖北。

4. 汪沨,字魏美,钱塘人 文言文翻译

原文及译文供参考:

汪沨,字魏美,钱塘人。明朝遗民。少孤贫,力学,与人落落寡谐,人号曰汪冷。举崇祯己卯乡试,与同县陆培齐名。

甲申后,培自经死,沨为文祭之,一恸几绝,遂弃科举。姻党欲强之试礼部,出千金视其妻,俾劝驾,妻曰:“吾夫子不可劝,吾亦不屑此金也。”尝独身提药裹往来山谷间,宿食无定处。沨故城居,母老,欲时时见沨,其兄澄、弟沄亦弃诸生服,奉母徙城外。沨时来定省,然沨能自来,家人欲往迹之,不可得。

嗣因兵乱,奉母入天台。海上师起,群盗满山谷,复返钱塘。当是时,湖上有三孝廉,皆高士,沨其一也,当事皆重之。监司卢高尤下士,一日,遇沨於僧舍,问:“汪孝廉何在?”沨应曰:“适在此,今已去矣。”高怅然,不知应者即沨也。高尝舣舟载酒西湖上,约三高士以世外礼相见,惟沨不至。已,知其在孤山,以船就之,排墙遁去。沨不入城市,有司或以俸金为寿,不得却,坎而埋之。里贵人请墓铭,馈百金,拒弗纳。徙居孤山,匡床布被外,残书数卷,键户出,或返或不返,莫可踪迹。遇好友,饮酒一斗不醉。

魏禧自江西来访,谢弗见。禧留书曰:“吾宁都魏禧也,欲与子握手一痛哭耳!”沨省书大惊,一见若平生欢。临别,执手涕下。沨尝从愚庵和尚究出世法,禧曰:“君事愚庵谨,岂有意为其弟子耶?”沨曰:“吾甚敬愚庵,然今之志士,多为释氏牵去,此吾所以不屑也。”

康熙四年秋,终於宝石山僧舍,年四十有八。

译文:

汪沨,字魏美,是钱塘人。明朝遗民。少年时失去父亲,家里贫困,学习努力,性情孤傲,很难跟人合得来,人们称他为汪冷。考中崇祯己卯年乡试举人,跟同县陆培齐名。

甲申事件(李自成攻陷北京)后,陆培自缢而死,汪沨写文章祭奠他,竟痛哭到几乎气绝,于是放弃科举考试。他的亲族想强求他参加礼部的考试,拿出千两银子看望他的妻子,让她促请汪沨起行,汪沨妻子说:“我的丈夫不能被劝服,我也看不起这些银子。”(汪沨)曾经独自一人提着药包在山谷中来往,吃住没有固定的地方。汪沨原来在城里居住,母亲年老,想经常见到汪沨,他的哥哥汪澄、弟弟汪沄也放弃了生员的身份,搬到城外侍侯母亲。汪沨时常来向母亲问安,可是汪沨能自己来,家里的人想要找到他的踪迹,却不能找到。

随后因为战乱,把母亲转入天台山侍侯。海上战事又起,山里到处是盗贼,又返回钱塘。在这时,湖上有三个孝廉,都是高洁之士,汪沨就是其中之一,当权的人都很敬重他们。监司卢高尤其礼贤下士,有一天,卢高在僧舍里遇到汪沨,问:“汪孝廉在哪里?”汪沨回答说:“刚才在这里,现在已经离开了。”卢高很失望,不知道回答的人就是汪沨啊。卢高曾经在湖上划船装着酒,邀约三个高士用世外的礼节相见,只有汪沨没到。不久,知道他在孤山,乘船去拜访他,汪沨仓皇逃走了。汪沨不进入城市,有的官员用自己的俸金给他祝寿,他不能推却,挖坑埋掉它。家乡的显贵的人请他写墓志铭,送给他百两银子,他拒绝不接受。迁徙到孤山居住,除了筐床和布被之外,只有几卷残破的书籍,锁上门出去,有时返回有时不回,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遇到好友,喝一斗酒也不醉。

魏禧从江西来拜访他,推辞不见。魏禧留下信说:“我是宁都的魏禧,想和先生握手痛哭一场啊!”汪沨察看书信后非常吃惊,初次见面就好像一生的老朋友。临分别时,相互拉着手流泪。汪沨曾经跟从愚庵和尚探究出世的方法,魏禧说:“您待愚庵这么恭敬,难道有做他弟子的想法吗?”汪沨说:“我很敬重愚庵,可是现在的有志之士,大多被佛教拉拢过去,这是我感到不值得(加入佛教)的原因。”

康熙四年秋天,汪沨终老在宝石山僧舍,终年四十八岁。

5. 汪字的介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