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和辽国缔结的澶渊之盟,到底是谁吃了亏,又便宜了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8

公元1004年,北宋政权和辽国由于多次战争都没有决出胜负,最后暂时签下了停战协议,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为澶渊之盟的协议,根据协议中的内容,北宋政权每年要给辽国白银十万两,绢20万匹,而且这个规定一直持续到辽国灭亡前夕。显而易见,关于两国之间的这一停战协议,北宋无疑是吃亏最大的一方,如果说北宋没有吃亏,那无疑是在狡辩,下面我来列举一下那些坚持说北宋没有吃亏的人的理由。

一、北宋朝廷相当有钱,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据说,北宋朝廷非常有钱,一年的收入大概有一亿多,而这30万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对于北宋朝廷来说也是不痛不痒。历史学家对此早已辟谣,北宋朝廷确实有钱,也确实年收入高达一亿多,但不是黄金一亿多,也不是白银一亿多,而且也不是铜钱一亿多,而是全国上下的所有收入加起来高达一亿多,这么看是不是北宋也没有多有钱。他们都说北宋的税收收入非常高,其实也只是看起来高罢了,谷物,布匹和钱是税收收入最高的三样,但是这三样加起来都不足4000万,即使是在北宋的巅峰时期也不超过7000万,当然还有一些零碎的收入,比如说铁钱,纸钱,铜钱,还有草,草并非是粮草,而是牲口吃的草。但是签订澶渊之盟时,辽国也不是傻子,那些不值钱的他们不可能要,他们要的就是那些值钱的真金白银,大量的白银外流导致北宋政权的银荒。

二、缴纳岁币避免了战争,减少了战争支出

这句话并非来自于我们现代人,而是出于当时北宋的宰相之口,按照他的计算方式,这每年30万的岁币支出远远不足战争的1%,在他看来这样的支出很划得来,但是事实上,这个说法实在是格局太小,在北宋向辽国缴纳岁币的同时,辽国政权还占据着北宋的北门,这说明,辽国对北宋政权的威胁依然存在,甚至可以用养虎为患这个词来形容,因此为了加强这点微薄的安全感,北宋只好不断的征兵来加强扩充自己的禁军,然而这些禁军只是绣花枕头,几乎只会点花拳绣腿,没有任何战斗力。

能说出这些大逆不道的话,都是来源于他们对历史的无知,但凡是对历史有所研究,有所了解的都会多少,知道其中的真实故事,更何况哪怕是一个国家再有钱,也不会白白的牺牲每年30万来交给敌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