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君璧、林风眠 — 民国初期“中西融合”发展的脉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1

方君璧《吹笛女》1924年作油彩 画布73 x 60 cm.

  我们所选出作为封面的这幅精彩的肖像是由一位中国画家方君璧所作对我们而言,《吹笛女》将会在沙龙中获得众多的荣誉。《LES ANNALES,1924》

  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闺阁情怀

  在现代美术史,方君璧为第一代活跃于巴黎艺坛的中国女性艺术家,被称为「东方杰出女画家」。她怀揣着中国文化的底蕴,于西方现代艺术急骤变化的浪潮中,以一己之力追求中西文化交融的可能性,方君璧从东方女性的视角出发,敏锐且细腻的艺术天份,在男性群体为主的西方社会中,树立东方超然脱俗的美学风范。方君璧代表民国初期的过渡风情,创作形式包含新时代的气息又存有旧时代的遗风,为中国西画史开拓另一角度与视野,她对美术史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同时期的男性艺术家,体现着中国新美术发展「闺阁情怀」的女性主义观点。

  《吹笛女》以素色背景衬托吹笛女子演奏时的情境,静中有动,相得益彰,突显女主角端庄、沉静、优雅的气质。方君璧在《吹笛女》中依循西方写实的技巧,然而着重于中国笔下意韵,蔡元培评价她:「借欧洲写实之手腕,达中国抽象之气韵。」方君璧藉由《吹笛女》将东方女性婉约的形象可视化,从深闺宅院搬上西方国际舞台,这不单是中西艺术史中重要的美学交流,同时说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与西方世界对话的发展轨迹,提供中国现代化浪潮的重要线索与依据。

左:维梅尔 《琵琶与女子》 约1662-1663年 右:赵孟俯《吹箫仕女图》(局部)元代

方君璧《儿睡》1929年作油彩 画布73 x 60 cm.

  创作于1929年的《儿睡》是技巧上的一大创举,以明确且大胆的黑色线条,勾勒人物外型。强调墨线的变化掌握形体和质感,达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效果,表现睡童质朴纯真的样貌。相较于《吹笛女》,《儿睡》的轮廓线造型与纤维布料纹的处理技巧,即不难发现方君璧脱离早期谨慎的写实造型,而依靠自由且写意的笔法,体现对于人物神韵的捕捉。无论是方君璧开始将线性元素纳入油画创作,或是恣意的笔触,证明方君璧迈向自身创作历程的下一个阶段性,同时预示她潜心钻研水墨画的开端。

林风眠《打渔杀家》1953年作水墨 设色 纸本67 x 67 cm.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二十世纪是中国美术史发展的重要时刻,在「西学东渐」的思潮里,海外留学的学子们纷纷归来以新知识奠定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基石。其中林风眠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父」,他一生致力于将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形式结合为一体,期许艺术家们摆脱中国传统绘画的限制,在色彩表现、几何组构、造型技巧上,他率先提出中西调和的截长补短,领导中国西画发展史的走向,并延伸中国画的可能性,开启一个新的时空对话。

  毕加索 《亚维农的少女》

  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绘画史的开拓者,无论是学术理论或是创作实践,林风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汇聚于现代化的创作中,作于1950年代早期的《打渔杀家》即为传统戏曲表达和西方现代主义巧妙的结合,首开一种崭新的绘画先例与形式,见证林风眠立足于中西调和之间的源头与典范。林风眠以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现代艺术接轨,《打渔杀家》体现了西方立体主义的形式表现与东方表演艺术的精神,可视为林风眠艺术理念的完美呈现,揭示中西美学特点、跨越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的最佳表述。

  杜尚 《楼梯的裸女2号》1912年作

  著名美术评论家苏立文曾如是说道:林风眠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已是世界公认的了,因为他的开创使中国的艺术家们能以现代的手法表达出完全中国化的感受,从西方艺术理念的影响中得到解脱。不少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曾跟他学过画,包括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可见其影响之大。因此,他真正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