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桩检测方法,以下哪一项属于宏观分类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9-01
按照检测时间的先后,基桩检测可分为四种类型。
(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先期检测
①桩的可打性试验。打人桩设计时,除需满足上部结构的强度和稳定要求,另外需考虑设计的桩基能否顺利施工,包括桩能否打到设计标高、桩的停锤控制标准(贯人度控制还是标高控制)、打桩过程中桩头是否开裂、是否出现拒锤现象、选用的施工设备(包括锤重、落高、桩垫材料和厚度等)是否合理等。试桩过程进行高应变打桩跟踪监测,获得锤击数、桩身最大应力、能量等测试数据和深度的关系,可为工程桩选型及施工设备选择提供依据。
②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一般情况下工程桩尚未施工,试桩静载试验的结果可能会改变工程桩的桩长、桩数等。例如:试桩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可能会发现高于设计估算值,便可对原设计方案做适当调整,达到节省工程的目的。有的工程没有经过静载试桩就开始工程桩直接施工,会给工程带来隐患。实际承载力低于设计承载力,可能不得不采取补桩、减层处理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设计过于保守,造成实际承载力高于设计要求,造成资金浪费不说,同时可能会造成沉桩困难、高截桩率等。
设计试桩验证的是桩的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一般在工程地质情况把握不准、经验不足或重要工程要先设计试桩。
(2)施工阶段的施工检测
施工检测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指导施工,监控施工质量而进行的实时或跟踪检测。例如:
①高应变打桩监测;
②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
③人工挖孔桩终孔桩端持力层检验。
(3)验收检测
施工完毕后,抽样检验是否满足设计标准,对工程质量作进一步的验证,称为验收检测。基桩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桩基属于隐蔽工程,因此,除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与监督外,在桩基工程竣工后仍需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此项工作必不可少,而且显得日益重要。
验收检测包括初次检测、扩大检测和验证检测。
通常,因初次抽样检测数量有限,当抽样检测中发现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或完整性检测中Ⅲ、Ⅳ类桩比例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各方分析和判断桩基整体的质量情况,如果不能得出准确判断,为补强或设计变更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时,应扩大检测。倘若初次检测已基本查明质量问题的原因所在,则不应盲目扩大检测。
桩身完整性扩大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钻芯法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经有关各方确认后扩大抽检。当采用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可改为钻芯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扩大检测数量宜根据地质条件、桩基设计等级、桩型、施工质量变异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应经过有关各方确认。
强调两点:
①当单桩承载力或钻芯法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不得擅自对不合格桩进行处理,必须分析原因,并经确认后扩大抽检数量。
②静载试验检测桩承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时,扩大抽检时不应采用高应变检测作为依据。采用“间接”的方法来对“直接”方法进行复检,是不适宜的。

图1-3 桩基础设计、施工与验收一般流程
按检测方法的准确可靠程度和直观性高低,用“高”的检测方法来弥补“低”的检测方法的不确定性或复核“低”的结论,称为验证检测。
对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时出现的缺乏依据,无法或难于定论情况,可采用下列规定进行验证检测:对于嵌岩桩,桩底时域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且与锤击脉冲信号同向时,应采取其他方法核验桩端嵌岩情况,可采用钻芯法验证。当出现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桩身完整性类别进行准确评价,或对于设计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时,应进行验证检测。桩身完整性判定宜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桩身浅部缺陷可采用开挖验证。桩身或接头存在缺陷的预制桩可采用高应变法验证。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时,宜在同一基桩增加钻孔验证。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Ⅲ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检测。
(4)施工阶段或使用阶段的鉴定检测
鉴定检测是指对正在施工或已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地基基础,由于施工、设计、灾害、事故、改造或质量争议等原因对其质量作进一步验证。例如:
①老旧建筑物改造或结构评估,对承台下基桩进行低应变完整性检测或静载试验等;
②对已受损基桩(如开挖碰撞、地震破坏等)的受损程度和受损位置进行检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