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使人获得成功的例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4-21
居里夫人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一切荣誉、金钱、灾难都在她科学之光的照耀下荡然无存。艾芙·居里说自己的母亲:"她终生拒绝财富,对于荣誉,也漠然视之。她生性严于律己,而且不露锋芒,因此,她始终不可能采取任何一种沽名钓誉的态度,既不表示亲昵,也不假装和蔼,不肯故示端严,也不肯矫饰谦逊。她根本不懂得显声扬名。玛丽·居里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她的这一切,比她的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

朱棣文是一位典型的学者,既有着美国人的自然大方的性格,又有着中国人谦虚随和的优点,为人踏实而不造作。
1997年10月15日凌晨,朱棣文在睡梦中被学生叫醒,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很高兴,却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上午9时,斯坦福大学为他的获奖举办了一场临时记者招待会,校长盛赞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朱棣文却特地更正说:“不,我只是一位普通的物理学教授。”当记者问他获奖后的感想时,朱棣文说:“对着这次获奖,我深感高兴和荣耀,毕竟我们的研究被认同了。但我还是我,跟昨天没有什么两样,我将一如既往地进行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获奖只是说明我的运气比较好。想想还有这么多比我杰出的科学家都没有得奖,我便不会把它看得太重。”
上午10点,记者招待会结束,朱棣文和往常一样,背着背包赶着去给学生上课去了。当天下午,在物理系楼天的草坪上,师生们为朱棣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香槟庆祝会,大家频频举杯祝贺这位最新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感谢人们的祝贺,并且表示:斯坦福大学有着出色的学术研究环境,培育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自己只是其中较为幸运的一个。他还说,自己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他说:“生活在一个杰出人才辈出的家庭之中,你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笨蛋。”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兄弟们相比,要逊色多了。朱棣文曾经谦虚地自我评价道:“我并不是非常聪明,我的智商并没有上升,也许它还有所下降。瞧,我不是爱因斯坦,我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聪明的那种人,我只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法拉第的故事
1791年9月22日英国伦敦一个贫穷的铁匠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法拉第。13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书铺当学徒。1913年,法拉第成为戴维的实验助手。1821年,法拉第被提升为皇家学院事务主任,同年与萨拉结婚。这一年,法拉第做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在一个玻璃缸中央立上一根磁棒,缸里倒上水银,露出一个磁极,用铜丝捆在软木上放到水银的缸里,导线一头接在磁棒的一极,另一端通过铜丝再与磁棒的另一极相连,接通电源后导线开始移动了。这其实就是世界上第一个马达的前身,他的实验是电磁学上的一个重要突破。1825年,法拉第被任命为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1831年10月17日,磁转变成电的实验终于成功了,接着他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有了它和变压器,电就可以大量地生产,从此从科学家的实验室走向了工厂、农村和每个家庭。法拉第没有就此停步,继续埋头在实验室里,用实验证实不同形态的电的同一性;发现两条电解定律,打开了化学的大门,揭示电同化学亲和力的关系,还研究了伏打电池,发明了测量电压的电压计,证明了电荷守恒……他拒绝了有丰厚报酬和商业性技术的研究,潜心研究。皇家学院院长去世后,学院理事会请法拉第出来当院长。作为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按周拿工资的实验助手,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登上科学的顶峰,当上皇家学院院长,这将在科学史上传为佳话,但是他却谢绝了。法拉第避开荣誉,荣誉却紧紧跟着他。每一次有重大的发现,国内外的大学、学会和科学院就纷纷给他颁发荣誉奖状、奖章和学位,他却把这些荣誉证书统统放在盒子里,还在盒子里放了一张自己写的证书:“在这些成绩记录和重要事件中,我谨记下一件事的日子,作为荣誉和幸福的源泉,这件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我们是1821年6月12日结婚的。”法拉第不但在皇家学院做实验、演讲,还要为海务局工作,还关心怎样保护博物馆里的珍贵壁画,保护泰晤士河水的清洁……他的工作永远做不完。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他的椅子上睡着了,永远没有醒过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