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怪异与偏执”:再读《月亮和六便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最近又看了一遍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书中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幸福的家庭,却迷恋上画画。毫无征兆,他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离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所作所为无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他乡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上也忍受着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最后离开文明世界,流浪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创造出一幅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最后,他因染上麻风病而死在了塔希提岛上。

与主人公的离奇经历和辉煌成就一样,主人公的性格同样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性格很“怪异且偏执”,在社交生活中,他表现的非常自私,书中的荷兰画家戴尔克·施特略夫救了重病的主人公一命,他却与戴尔克·施特略夫的妻子私通,导致戴尔克·施特略夫家破人亡。另外,他对自己英国的妻子和儿女也是充满了冷酷无情的。

无独有偶,当我们了解其他大师的生平的时候,这种性格中的怪异和偏执也是屡见不鲜。或许,正是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在艺术上的成就压倒了一切,导致他们性格上的偏执,又或许可以说,正是因为性格上的偏执,导致他们可以不顾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理想。

让我们一起看下其他几位大师独特的生平和性格:

1、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是17世纪著名的荷兰画家和版画家,尤以自画像和宗教题材的画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以深色的色调为主,画风恢宏大气,光线处理极具戏剧性色彩,同时心理活动刻画的十分细腻,一生创作了600多幅油画、2000多幅素描和300多幅蚀版画。

1669年10月4日,画家伦勃朗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几天后就被草草埋葬在了西教堂的一个无名墓地中。伦勃朗生活和生命的转折点在于一幅他的代表作《夜巡》,伦勃朗在这幅画中,甚至是后半生,他决心要表现的都是真实的人们 , 有血有肉的人类,粗野但诚实。

《夜巡》受到了委托人的不满,伦勃朗因此吃到了官司,经济和创作上都蒙受了巨大损失。

伦勃朗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为后人提供了17世纪荷兰肖像画最好的范例。他的宗教画更加生活化,走向了人性更深刻的表达。此外,他对光和色彩的表现对后来的印象主义影响深远,他豪放的用笔和肌理表现更影响了表现派的艺术大师们。虽然也正是这些创举,让他的后半生饱受冷落和诋毁。

“我并不想指责那些人,只是我有时听说,人们指责我太高傲,不肯改变我的绘画方法。实际上,并不是我太高傲,我只是改变不了而已。因此,我只得固守自己的路线,固守到走进济贫院或者坟墓为止。如果你在我的坟上立一块石碑,在上面写道:“这里埋着一个傻瓜”,那么,在你漫长的人生经历中,你订制这样的一块墓碑会是最正确的一件事。”—房龙《伦勃朗的人生苦旅》

2、贝多芬

“这是一个被命运玩坏了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这个表面狂傲的人,在事实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他不敢表露出来,不敢让人知道他的弱点,只好选择离群索居。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都没有。但是,贝多芬接受了现实,承受了上天给予他的痛苦的命运。因此他也成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罗曼·罗兰 《 名人传 》

贝多芬的一生是有悲剧色彩的,严酷的父亲,悲剧的童年,悲剧的爱情,致命的耳疾,这样的他不会是一个温和的平易近人的人,他很难与人相处,他无法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生活,孤僻和耳疾的痛苦折磨他,他想过自杀,但他最终决定继续他悲剧的人生是因为他要去完成他的音乐。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不是天才的凡人究竟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

举了几位其他大师的例子,他们的共同点在我眼里不是“生活的艰辛和不幸”,而是个人的天赋和性格中的怪异和偏执。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了不同的性格,但无一例外的,是对自己艺术上的顽强坚持,坚持的让普通人看起来达到了“偏执”的地步,也许正应了那就话:不成魔,不成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