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中的上联和下联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10-11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除了巧对和一些虚词之外要不能重字。
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成语对成语,典故对典故,人名地名对人名地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三,要求平仄相对,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对联的上联末字一定为仄声字,下联为平声字,另七,五字联最忌三平尾,三仄尾,以及孤平和孤仄。
四,要求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联多为比,下联为兴,上联多为下联之铺垫,下联的意和气匀要强于上联。一般的对联所表达的意义都在下联之中。如上联写竹,下联可写气节,上联写梅,下联可写高洁。

在牛石山人回答上补充了些
第2个回答  2010-10-06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如上联韵脚为仄声,则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反之如若上联韵脚为平声,那么下联韵脚就要为仄声,谓之“平起仄收”。两者均为其本要求。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