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村的地名由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原名生玗村,玗乃山冲之意,沿山冲重建的新村,顾名生玗,1957年,改名槐荫村,因村东南面原有古槐村一棵,相传神话故事《天仙配》中的董永与七仙女相会于此树下,故名。
探寻槐荫村的由来
沿镇荣公路南行,离丹徒新城只几分钟的车程,便可以看见路北耸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牌楼,琉璃金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上书两个烫金大字“槐荫”。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爱情胜地——槐荫村了。
槐荫是古邑丹徒的富庶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个村名源于董永与七仙女的美丽传说。据元《至顺镇江志》和清光绪《丹阳县志》记载,丹阳延陵是董永的故里,但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发生地则在董永的卖身地——丹徒南乡的槐荫村。这个传说始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汉刘向的《孝子图传赞》。稍后,在东晋干宝《搜神记》的“董永变文”中,叙董永孝行,织女下凡与永为妻,助永织绢偿债等情节。此后,元代郭居敬编绘的《二十四孝图》中的“卖身葬父”,亦将董永事迹作了简洁的文字说明:“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荫会所,遂辞永而去。”宋元时代,随着说书行业的发达,“董永遇仙”的传说在话本中流行。到了明代,经过文人洪楩的采编、整理,将此收入他的《清平山堂话本》的“雨窗集”中。明代嘉靖前后,民间艺人又依据宋元话本《董永遇仙》改编成戏曲《槐荫树》、《织锦记》、《遇仙记》等。由此推算,槐荫村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新中国成立后,文人根据原故事梗概,突出了“爱情”这个主题,把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改编成爱情故事,以黄梅戏的形式,搬上舞台,还拍成电影《天仙配》,使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广为传播,家喻户晓。如今,槐荫村的古迹少有遗存,董永与七仙女的浪漫爱情故事却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可谓源远流长,妇孺皆知。村民们说起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据年逾七旬的“老槐荫”傅捍东介绍:原先村名叫张傅村,相传当年董永卖身葬父的一片孝心深深感动了七仙女。七仙女请村头的老槐树做媒。老槐树居然开口讲话,董永认为是天意,就在老槐树下与七仙女拜了天地,喜结连理。村里有学问的人建议把原来的张傅村改名为“槐荫村”,希望得到这棵神树的庇荫,恩泽子孙后代。于是,“槐荫村”便名正言顺地叫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