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段
四川省境内,自宜宾市翠屏区(左纳岷江、右纳南广河)起,经南溪区、江安县、泸州市纳溪区、泸州市中区(左纳沱江)、泸县、合江县,入重庆市境内。
宜宾市翠屏区,为长江起始段:长江从合江门岷江口起,至宋家乡出境流程30.4公里,落差8.5米,平均比降0.28‰。起点处多年平均流量7510立方米/秒,出境处多年平均径流量763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1.33千克/立方米,输沙量约32,103万吨。据调查建国后合江门码头最高水位283.494米(吴淞高程:1966年9月1日),最低水位258.55米(吴淞高程:1960年3月13日),此间洪枯水位变幅24.89米。1923年至1885年间有记录的44年平均洪水位274.77米,平均枯水位258.12米,历年最高洪水位变幅13.29米,历年最低枯水位变幅2.06米。
南溪区境内,长江自宜宾汇合后自宜宾市翠屏区的李庄镇东入境,流经罗龙镇、江南镇、区府所在地南溪镇,东南向出境,境内长39公里,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之称,
宜宾市江安县境内,曲折东流,右纳长宁河,有38公里长的长江黄金水道,已经完成的航道疏浚可使3000吨级货船昼夜通航。江安港区是宜宾港的次枢纽港,是川南地区、滇东北地区、黔西北地区物资经长江出海最便捷的港口。二龙口货运码头、阳春工业园区码头、拟建的白沙综合码头形成宜宾市腹地能源、原材料、工业品的物流集散地,3000吨级货船可直达上海。
泸州市境内,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境内长江航道133公里,入境水量2420.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691亿立方米。近30年,长江最高洪水位18.86米。
其中:
在纳溪区境内,长江流经区境25.1公里,为与江阳区界河,江面常年水位面积21536.4亩,流量3182亿立方米。永宁河由南向北纵贯区中部,穿过城区汇入长江,境内流长50.1公里,河面常年水位面积9593.5亩,多年平均河口流量66.5立方米/秒。 长江流经区境25.1公里,经大渡口镇、新乐镇、纳溪城区流入江阳区。
在江阳区境内,长江继为与曲折东北向流经方山镇、华阳街道、邻玉街道、蓝田街道、泸州市主城区,至与龙马潭区交界处,接纳大支流沱江,界河流经莤草镇、罗汉镇、泰安镇、黄舣镇、继为与泸县界河,曲折至弥陀镇,出境。
泸州市泸县境内,长江从泸州市中区流来,在黄舣乡龙头铺村和奎峰乡沟头村处入县境;经黄舣、奎峰、中兴、兆雅、新路、弥陀6乡(镇),至弥陀镇入合江县。境内流长27.6公里,水域面积2.83万亩,流域面积3.5.76平方公里,出境处平均流量2840立方米/秒。
泸州市合江县境内,长江流经县西北角,自焦滩乡入境,曲折流经大桥镇、白沙镇、合江镇、榕山镇、望龙镇出境。长江干流长55公里,被称为黄金水道。赤水河、习水河在境内汇入长江,因而得名合江。
重庆市段
重庆市境内,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江津区,巴南区、渝中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忠县、万州区、云阳县转向东流、奉节县、巫山县、出重庆市,进入湖北省巴东县境内。
在江津区境内,长江过境127公里,拥有5个国家级深水港,大江在江津城区受阻于鼎山转而向北,复受阻于马骏岭东巡,再受阻于高家坪南巡南回,最后转向东北,环鼎山绕了一个几字形的大弯,故江津又名几江。长江航道127公里,占重庆全市长江航道里程五分之一,港口规划岸线48公里,占重庆市四分之一。江津,万里长江第一要津,是长江入渝“第一站”,区内有綦江汇入长江。
在巴南区境内,长江流经境内60余公里,流域面积544平方公里。长江巴南区段流经鱼洞、李家沱、花溪、木洞、双河口、麻柳嘴6街镇,河床平均宽800米左右,最宽处为木洞镇距苏家浩2000米。有支流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鱼溪河、双河、鱼藏溪、黄溪河、孝子河,流域面积1702.24平方公里,干支河道总长604.77公里,其中以五布河为最长。
渝中区,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三面环水,西面通陆,为一东西向狭长半岛。全区水陆域面积为23.71平方公里。
长寿区,长江穿流南部,流经20.9公里,支流高滩河、龙溪河、大洪河、御临河及桃花溪等3河13溪纵贯全境。
涪陵区,长江经长寿县东黄草峡瓦罐窑流入区境,自西向东,于龙驹场东的朱家嘴流入丰都县境,流长86公里。中水位时水位落差1.5米,中水期水面面积73.6平方公里,占全区幅员面积的2.5%。接纳一级支流35条(含乌江),二级支流53条,三级24条,合计112条。其中较大的支流在南岸有梨捍溪、乌江,北岸有碧溪、渠溪等。多年平均流量:涪陵龙王嘴1.13万立方米/秒(民国27至28年),接纳乌江后增大至1.35万立方米/秒(1950至1956年,清溪场水文站观测数)。流经涪陵区境的长江河段,古称大江、蜀江、岷江,当地人习称大河。
丰都县,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中部,从涪陵马颈子入县境,自西向东流经湛普、三合、名山、兴义、高家镇、龙孔等乡镇,至大山溪入忠县境。流程47公里,年径流量约4258亿立方米。
在忠县境内,川江自县东南角任家镇长沙村入境,东北向,经洋渡镇、新生镇、乌杨镇、东溪镇、县城忠州镇(左纳淦井河)、复兴镇、涂井乡(左纳汝溪)、宝石镇,出境。流径88公里,汇合溪河28条。 三峡库区全面蓄水后,将形成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水库总库容最高可达393亿立方米。
在万州区境内,长江自西南石柱、忠县交界的长坪乡石槽溪(海拔118米)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白水滩(海拔约106米)流入云阳县,流程80.4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苎溪河、瀼渡河、石桥河、汝溪河、浦里河(小江),江南的泥溪河(磨刀溪)、五桥河、新田河共八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6.3万亩(108.66平方米)。
在云阳县境内,在县西巴阳镇入境,经莲花乡、九龙乡(1995年撤销)、县城双江镇(左纳澎溪(小江),对岸有张飞庙)、盘石镇,云阳镇、新津乡(右纳磨刀溪)、故陵镇(右纳长滩河)至龙洞乡左纳合同溪,出境。长江过境客水4200亿立方米。
在奉节县境内,长江干流41.5公里,在县西康坪乡石院子入境,经安坪镇、县城永安镇、永乐镇(对岸左纳梅溪河),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著名的瞿塘峡。瞿塘峡自永乐镇下游白帝城至大溪,全长8公里,在长江三峡中最短、最狭、最雄奇,气势磅礴的夔门已成为三峡的标志性景观。在有梅溪河、大溪河、石笋河、草堂河、朱衣河等主要河流。
在巫山县,长江自西向东横穿巫山县境内中部,自西部大溪乡左家槽入境,为瞿塘峡尾端,经曲尺乡、县城巫峡镇接纳大宁河,始入巫峡,过建坪乡、神女峰、在培石乡下庄坪边域溪(边域溪发源于巫山骡坪,四季清澈。从石印村附近开始,边域溪即作为川鄂两省边界线。)口出境,沿途纳大宁河、官渡河、抱龙河、三溪河、大溪河等9条支流和54条小溪。
湖北省段
湖北省境内,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宜昌市秭归县(左纳香溪,转东南流)、夷陵区(经三峡大坝)、黄柏河口南津关。
在巴东县,长江干流巴东段全长28公里,为长江三峡库区河段,规划功能类别为地表水Ⅱ类。自县西东官渡口镇柏家桠入境内,左纳重庆与湖北的界河边城溪、神农溪,右纳小溪河,流经县城东瀼口镇,县城信陵镇,东瀼口镇绿竹筏村出境。
在秭归县,是三峡坝上库首第一县,“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具有承东启西、东西推进的独特区位。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县境64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游的交通咽喉。有常流溪河135条,分别汇入长江南北的8条水系注入长江,江南有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江北有龙马溪、香溪河、吒溪河、泄滩河,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蜈蚣”状水系。
在夷陵区(原宜昌县)境内,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区境南部,北岸从太平溪的林家溪至虎牙滩为106.5公里(其中宜昌市岸长23.1公里),南岸从茅坪溪口至艾家的仙人桥为61.6公里(其中宜昌市岸长16.6公里)。这段河道大部分处于西陵峡谷之中,江面宽210-1500米,水面达6万余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055毫米,径流深451毫米,蒸发量51.毫米,过境年径流量平均4510亿立方米,历史上最大洪水流量为11万立方米/秒(1870年),最枯流量2270立方米/秒(1937年),1981年葛洲坝截流,蓄水15.8亿立方米,坝前水位提高27米。 川江,习惯上,其中重庆以上的370公里称上川江,蜿蜒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低丘地带,接纳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支流水量倍增。重庆以下660公里称下川江。下川江穿过著名的三峡,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江津附近河道呈“几”字形,亦称“几”江。
上川江
由宜宾岷江入长江口到江津油溪场间,江水流经四川盆地南缘,地质上处于宽广的复向斜构造区内,河谷宽展,一般达2000-3000米,江面宽500-800米,洪水期江面宽度均约800米,枯水期约400米,沿河阶地发育,一般为4-5级,合江和泸州间阶地保持完好。
下川江
由油溪场到涪陵间,江流穿行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谷区,这里由20余条近北东-南西向的条状背斜山地与向斜岩石中面状结构形成的弯曲叫褶皱。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宽谷组成。形成于背斜轴部的山脉相互并列,最高的华蓥山,主峰海拔1800米。向斜谷地开阔,一般达10-30公里,谷地中丘陵和平坝交错分布,是川东工农业集中的地区。当川江穿过背斜层时,切岭成峡,经过向斜层时,又形成宽谷形态,江面一束一放,宽窄相间,最狭处(黄草峡下峡口江面)仅250米,最宽处可达1500米。著名峡谷由西向东依次有猫儿峡、铜锣峡、明月峡和黄草峡。峡谷中水流湍急,宽谷中岸坡平缓,阶地、曲流发育,河漫滩广布。江流洪水阻于峡,枯水阻于滩,航行诸多不便。
由涪陵到奉节白帝城间,川江顺铁凤山和方斗山之间的向斜谷流向东北,河谷较顺直,宽窄变化甚小。两岸丘陵起伏,次生沟谷众多,谷坡平缓,河谷宽阔,其中涪陵珍溪场附近河谷宽达2000米,忠县复兴场附近可达1500米,为川江最宽阔的一个江段。河床多碛坝和石质河漫滩,洪水期这些碛坝和石质河漫滩常成为航行的险关。此处有名闻中外的四川涪陵石鱼题刻。江津以下的川江宽谷段和涪陵至白帝城段,两岸阶地广布,沿江城市建筑在数层阶地之上,依山面江,高高的石级,把城市和码头连在一起。
由白帝城到湖北宜昌南津关间,长江横切巫山山脉,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段,流经起于奉节县梅溪河口,到巫山县大宁河口,为瞿塘峡,到巴东县神农溪河口为巫峡,东流,自秭归县西屈原祠香溪河口,流经秭归县城,过三峡大坝,至宜昌市南津关黄柏河口为西陵峡。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西起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2公里。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各具特色。峡谷之间为向斜和构造盆地所隔开,在江水的作用下,形成较为开阔的宽谷。三段峡谷分别由大宁河宽谷、香溪宽谷、庙南宽谷所间隔。整个长江三峡河段中,峡谷段长88公里,宽谷段长108公里。峡谷段基本上均为石灰岩区,宽谷段主要为砂岩、泥岩夹灰岩、火成岩等构成。峡谷中,群峰耸立,悬崖万丈,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密布,激流百转,气象万千,宽谷处江面开阔,坡谷平缓,居民和耕地比较集中,层层梯田,可种稻麦,间以桔林茶圃,风光秀丽。
瞿塘峡,又名夔峡,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峡,峡道自白帝城至巫山县大溪口,全长8公里,在三峡中最短、最窄,而气势和景色最为雄奇壮观。峡口赤甲、白盐二山对峙大江南北,山势岌岌欲坠,形如两扇大门,称夔门,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是此处生动写照,山岩上刻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江水夺门而出,汹涌澎湃,唐诗人白居易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的诗句。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故土石呈红色;白盐山因土石含钙质量大,故色似白盐,在阳光照耀下,交相辉映,形成赤甲晴辉和白盐曙光之胜景。瞿塘峡江面最宽处不超过150米,最窄处不到100米,而两岸山头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白居易有诗描述: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岸间,阔狭容一苇。。
出瞿塘峡,经过25公里的大宁河宽谷,便是幽深秀丽的巫峡。巫峡西起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系江流切穿巫山背斜而成,绵延40公里,中无间断,为三峡中最完整的峡谷,故又称大峡,由金盔银甲峡、铁棺峡、巫峡(狭义)组成。巫峡,江流迂回曲折。两岸山岭耸峙,高峰海拔约1000米,形成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十二峰由耸峙大江南北两岸的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以上六峰在长江北岸),飞凤、翠屏、聚鹤(以上三峰在南岸)和上升、净坛、起云(以上三峰分布在官渡河南北两岸)等共同组成。其中以神女峰最著名,海拔940米,高出江面860米。峰顶巨石矗立,高崖若碑,低石如女(俗称神女石),因有神女看碑之说;朝晖夕照,均得阳光照射,故又称望霞峰;又因靠近江岸,高而易见,船工们有神女导航之说。
出巫峡东口,经过长约45公里的香溪宽谷,便进入长约75公里的西陵峡,它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从香溪至庙河(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长15公里,由长江横切北北东向的黄陵背斜西翼形成,包括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两段。本河段滩险众多,以新滩(青滩)最险,为岸坡崩塌,砾石堆积江中而形成的枯水急滩。1985年6月12日凌晨,新滩左岸海拔500-1000米的山岩又发生大滑坡,滑坡范围上下长2000米,宽190米,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约有3000万立方米堆积层整体滑动,新滩镇被摧毁殆尽。在秭归、巴东等地峡谷段亦有类似地质现象。
从庙河至南沱(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是长34公里的庙南宽谷,长江在此穿过黄陵背斜的核心部。本段西部2.5公里河段,是著名的崆岭滩。崆岭滩,亦名崆岭峡,乱石林立,涛如雷鸣。古人曾有上滩嘈嘈如震霆,下滩东来如建瓴的咏叹。这里峡口如瓶,夹峙而立的两面悬崖,犹如两扇门扉锁住江流。峡口下,江水被一块名叫大珠的巨石分为南北两槽,两槽汇合处,又有头珠、二珠、三珠等数十块礁石,横亘江心,切断江流。
西陵峡东段从南沱到南津关,长20公里,属黄陵背斜的东翼,长江横切震旦系、奥陶系、石灰岩,形成三峡最东段的雄伟峡谷。本段以石牌为界,又分为灯影峡(明月峡)和黄猫峡(宜昌峡)两段。灯影峡江面宽200米左右,两岸崖壁陡峭,山岭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岸莲沱以东的天柱山峰顶海拔高达1000米,孤峰兀立,异常险峻。石牌以下的黄猫峡,江面宽400米左右,两岸仍为峭立的崖壁,但稍低,山岭高出江面200米左右。
长江三峡的峡谷河段基本上由沉积深厚的碳酸盐岩类构成,这种易被水流溶蚀的岩石,在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岩层的节理、裂隙、断裂、褶皱、隆起等,都为水流溶蚀提供条件。加上三峡地区处于亚热带温热气候条件下,酸性的低矿化度降水具有较强的溶蚀能力,因而促进了岩溶地貌的发育。三峡地区普遍分布着孤峰、石芽、溶洞、溶沟、岩溶漏斗、岩溶洼地等岩溶地貌景观。
长江三峡控制了长江上游宜昌以上10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来水,多年平均流量均约4500亿立方米,约为长江入海总水量的一半,蕴藏着巨大的水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