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自信?可能是你给的信任感不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8

前不久,陈东老师在方池校区的家庭教育讲座上和家长们分享了有关“爱”的话题。

诚然,“爱”是个很大的话题,不过陈东老师结合 鼓励、信任、引导 等多维度元素,结构化地讲解了如何给到孩子“无条件但有边界的爱”。

本期,小哈想和大家聊聊陈东老师分享的其中一个元素—— 信任 。


—— 1 ——

你信任你的孩子吗?


湖南卫视有一档特别火的节目叫《少年说》。


看过的朋友可能知道,节目里孩子们会站在台上,把平时不敢说的话说出来。


初一的袁同学就是其中一个孩子。


她有些话想对她的妈妈说。


她有一位十项全能的“学霸”好朋友。


但妈妈经常会拿“学霸”朋友来和她比较,老是打击她。



甚至她妈妈会怀疑: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会跟你做朋友?



袁同学很想对妈妈说些心里话,但又害怕表露自己的内心之后被妈妈怼“死”。



踌躇三番,她最终鼓起勇气站上了台,对她的妈妈说: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为什么我的努力,你就从来没看到过呢?



果不其然,在听到袁同学的心里话之后,袁妈妈开启了说教模式:



然后袁同学的表情是这样的。


妈妈接着说:


其实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听完这句,袁同学抹着眼泪黯然下台。



也许袁妈妈还没有意识到, 她已经辜负了小袁同学鼓起所有勇气给予妈妈的一次信任。


她相信妈妈最终会理解自己,才鼓起勇气上了台。


而妈妈的回答,却再次把她打入深渊。


当然,这都是节目里的“袁妈妈”,可能是节目安排的效果。


但在现实当中,这也绝非个例。


单从现象来讲, 孩子有意愿和父母沟通倾诉的时候,为什么妈妈会下意识选择“打击”呢?


小哈认为,可能是因为 对孩子的“不信任”。



具体体现在:


不信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所以用比较来鞭策孩子。


不信任孩子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所以觉得学霸和她做朋友不可思议。


不信任孩子可以在骄傲和自信之间平衡,所以对她说“你要不打击,你就有点飘。”


甚至对孩子的倾诉行为本身都怀疑抱有目的性,才能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不优先考虑安抚孩子的情绪,而选择有理有据地反驳。


所以当这种“不信任”发生的时候,父母会下意识地拒绝与孩子 情感 共鸣,反而觉得孩子“别有用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不信任”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原生家庭”。


—— 2 ——

被遗忘的信任


时间倒回到八九十年代,我们是怎么被父母教育的?


“你个小屁娃儿懂啥子懂?”

“老子吃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黄金条条出好人!”


这些话听着耳熟吗?


那个年代的很多父母,通过这样的言语或行为让我们变得“听话”。



没错, 目的是“听话”,而不是信任我们,让我们有思想和主见。


因为有思想有主见,就意味着 探索 和尝试。但那个年代,各种资源还很贫瘠,我们的试错成本之高,是父母难以承受的。


所以在那个年代,信任就像是被遗忘一样。


父母信奉的是“打击式教育”,因为这更有效率,它既能保障我们“听话”,也能在孩子面前树立所谓的“权威”。


这其实是理性的,也是时代造就的。


而我们作为这种教育方式的接受对象,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这是正常的,我们不就是被这样教育过来的吗?我们不也好好地在这个 社会 立足生存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它带来的是一个在当时不被重视,却非常重要的问题:


潜意识层面的“自卑”。



为什么是“自卑”?又为什么是潜意识层面呢?


因为在人人都会被“打击”的年代,同龄人之间是没有比较的,大家情况都差不多。没有比较,就不会带来意识层面的觉知,而是隐藏在潜意识层面。


但同时这种“打击”又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且是来自父母这个“权威”的打击否定,所以这份“自卑”就难以避免地产生了。


即使时过境迁,我们也为人父母,各种资源也日渐充盈。但因为长期的“言传身教”,谁都无法保证这份“自卑”还是否存在,还会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的自卑。

—— 3 ——

“信任感”的重建

那么,在我们意识到了这份“不信任”和“原生家庭”的影响之后,想要去其糟粕,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需要怎么做呢?

1.发现孩子的优点

发现孩子的优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潜意识里的自卑转化为自信,同时有助于和孩子建立信任纽带。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我们的教育成果,或者说“作品”。当我们发现并欣赏这个“作品”的优点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充满自豪感的,能充分调动我们的自信。


同时孩子作为被欣赏的主体,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他(她)的喜爱,以及由喜爱延伸出的信任。


2.理解什么是信任,以及信任带来的好处。


心理学家约翰·伦佩尔曾就亲密关系中的信任做过总结,它包含三层要素:


第一层“可预测”(predictability) : 意味着基于孩子过去的行为规律,可以做出我们认为准确的预判。


比如他(她)平时会在看电视之前写作业,我们就可以相信他(她)这次也会这样做。



大多数时候,我们就停留在这一层。


第二层“可依赖”(dependability) : 意味着我们相信孩子有能力被我们依赖,也肯定他(她)有相应的意愿。


比如孩子希望自己打扫卫生,我们就能依赖他(她)的独立能力,相信他(她)能完成这个任务,尽管结果不一定完美。



这个层次的信任,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可以减轻父母负担的,是可以被依赖的。


做到这个层次的家长,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具有比较独立的能力,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层“信念”(faith) : 意味着即使没有充分事实作为依据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出于“本能”地相信孩子。



其实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最初始的时候就在这一层次,他(她)们出于“本能”地相信我们。


反过来,当我们出于“本能”相信孩子的时候,他(她)的命运会不会因此而向更好的方向改变?


最后的话: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往往作为“第一权威”贯通整个过程,而来自“权威”的信任,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理的关键。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也试图相信孩子,但孩子的行为依然不达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埋怨是不是相信错了。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想到的是: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相信的错了,而是相信的不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