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词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04

《唐五代词》,中国唐五代词总集。近人林大椿辑。 收唐五代词81家1148首。其词采自《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和《全唐诗》中的附词。作家依时代为序,卷末附有简略的作者生平,兼及作品真伪的考辨、各家重见和字句异同的校勘、宋人诗话有关作家作品的一些遗闻轶事。

词是中国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文人创作渐多,晚唐五代趋于繁荣,宋代极盛。唐五代一般称之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词起源于民间,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与当时新兴的民间音乐、少数民族和外国传入的音乐有密切关系。

古人多认为词源于乐府诗和唐代近体诗。这是因为二者均是较整齐的五、七言句,配乐时需依曲调的长短曲折增减诗句的字数而成长短句,宋代朱熹、胡寅均持此论。但这只是局部情况。古乐府及近体诗之可歌者大都是先作诗,后配乐;而词则是先有曲调,再按调谱填词,其长短有固定格律。而且按乐填词现象在隋唐以前就出现了。南朝梁武帝有《江南弄》七曲,同时的沈约有四曲,萧纲有三曲,体裁完全相同。可说是词的滥觞。词与乐府的区别还在于词所配合的是新兴音乐。隋唐时代,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大量传入中原地区。不仅流行于民间,也进入上层社会和宫廷,而原有的音乐则逐渐衰败。这些音乐演奏时音调繁复,变化多端,自然需要有长短错落、抑扬婉转的歌词与之相配合。这样,就有了严格意义上的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