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被控对象,可以选择哪些计算机控制装置(主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3-10
为适应不同行业、不同被控对象的需求,自动化装置厂家制造出多种独立于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装置。归纳起来,有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调节器、总线式工控机、单片微型计算机
1)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可编程控制器,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逻辑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其低端为常规继电逻辑控制的替代装置,而高端为一种高性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它主要由CPU、存储器、输入组件、输出组件、电源及编程器等组成。
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定。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具有系统构成灵活、扩展容易、编程简单、调试容易、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不仅在顺序程序控制领域中具有优势,而且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网络通信领域方面也毫不逊色。
2)可编程调节器
可编程调节器又称单回路调节器,还可称为智能调节器、数字调节器。它主要由微处理单元、过程I/O单元、面板单元、通信单元、硬手操单元和编程单元等组成。
可编程调节器实际上是一种仪表化了的微型控制计算机,它既保留了仪表面板的传统操作方式,易于为现场人员接受;又发挥了计算机软件编程的优点,可以方便灵活地构成各种过程控制系统。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控制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员在硬件上无需考虑接口问题、信号传输和转换等问题,在软件编

程上也只需使用一种面向问题的组态语言。
这种组态语言为用户提供了几十种常用的运算和控制模块。其中,运算模块不仅能实现各种组合的四则运算,还能完成函数运算,而通过控制模块的组态编程更能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过程。这种系统组态方式简单易学,便于修改与调试。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设计的效率。
可编程调节器还有其他功能。诸如:具有断电保护和自诊断功能、通信功能,可以组成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各种高级控制和管理。
因此,可编程调节器不仅可以作为大型分散控制系统中最基层的控制单元,而且可以在一些重要场合下单独构成复杂控制系统,完成1个-4个控制回路。它特别适用于连续过程中模拟量信号的控制系统中。
3)总线式工控机
总线式工控机是基于总线技术和模块化结构的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通用性计算机,一般称为工业控制机或工业计算机(IPC)。通常,计算机的生产厂家是按照某个总线标准,设计制造出若干符合总线标准、具有各种功能的各式模板,而控制系统的设计人员则根据不同的生产过程与技术要求,选用相应的功能模板组合成自己所需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线式工控机的外形类似普通计算机,不同的是它的外壳采用全钢标准的工业加固型机架机箱,机箱密封并加正压送风散热,机箱内的原普通计算机的大主板变成通用的底板总线插座系统,将主板分解成几块PC插件,采用工业级抗干扰电源和工业级芯片,并配以相应的工业应用软件。
总线式工控机具有小型化、模板化、组合化、标准化的设计特点,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控制对象的需要,又能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可靠地运行。因而,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场合,尤其是十几个到几十个回路的中等规模的控制系统中。
4)单片微型计算机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超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另一个分支——超小型化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诞生了。它是将CPU、存储器、串行/并行I/O口、定时/计数器,甚至A/D转换器、脉宽调制器、图形控制器等功能部件全都集成在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相当控制功能的微控制器。
单片机的应用软件可以采用面向机器的汇编语言,但这需要较深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而且汇编语言的通用性与可移植性差。随着高效率结构化语言的发展,其软件开发环境正在逐步改善。目前,市场上已推出面向单片机结构的高级语言,如早期的Archimedes C和Franklin C,现在的KeilC51、Dynamic C等语言。
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功能扩展容易、使用方便灵活、易于产品化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强大的面向控制的能力,使它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外设控制、家用电器、机器人、军事装置等方面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的应用从4位机开始,历经8位、16位、32位四种。但在小型测控系统与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应用领域里,8位单片机因其品种多、功能强、价格廉,目前仍然是单片机系列的主流机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