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十二虎臣,英勇善战征四方,前仆后继美名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0

东吴十二虎臣,是三国时期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他们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分别指的是:程普、黄盖、丁奉、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及巩固,他们前仆后继、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陈寿的《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从而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

实际上这十二虎臣并不是同一时期的将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程普、黄盖、韩当都是跟随孙坚起兵的三朝旧臣,当属于第一阶段;蒋钦、周泰、陈武、董袭与十二虎臣中唯一的一个降将甘宁,是从孙权哥哥孙策起服务东吴的,可以说是第二个阶段的东吴著名将领;至于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则是东吴中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们是属于第三阶段的英雄。

因文章篇幅有限,只能选择这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向大家介绍如下。

一. 三朝元老,德高望重


属于第一阶段的三朝元老:程普、黄盖、韩当,可以算作是东吴孙坚时期的老将,他们是曾跟董卓、吕布等人交过手的豪杰。我们着重介绍下程普与黄盖。

1. 程普 :无论是地位、功绩、还是能力,都为东吴资格最老的大将,绝对称得上是仅次于"四英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的东吴第五人。他还是一位复合型人才,有智谋,善于应对,而且文武双全。

在孙策平定江东的五年里,程普是功劳最大的。他曾经有过"独与一骑"冲阵救主的英勇壮举,堪与周泰宣城救孙权相提并论。

2. 黄盖 :与程普一样为三朝元老,是东吴倚仗的重臣。不过与程普不同在于,程公的功劳主要是在行军作战方面,黄盖则是在治政方面颇有心得,可以说是江东官员的楷模。孙坚举义兵时,黄盖就加入了他的军队。从孙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参与了早期的一系列战斗。他的突出战例是献火攻之计,并与周瑜合作上演"苦肉计",成为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

二. 虽为降将,武功高强

处于第二阶段的东吴著名将领的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及甘宁五位将领,是从孙权哥哥孙策开始就进入东吴阵营的,后来同样也共同辅佐孙权,立下了不少战功,而他们之中唯一降将甘宁,是武功最高强的一位将领。拥有"传奇锦帆侠"的称号。


甘宁是海盗出身,曾因射杀凌统之父凌操,与凌统有杀父之仇。(后同为战友后化敌为友),他智能双全,归降孙权后,战功显赫,为东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先后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其中百骑偷袭曹营,是他一生中最无畏的表演。也正由于此,孙权由衷感叹:"孟德(曹操)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三. 中后期著名将领,擒五虎上将之首,坚守江山至最后

服务于东吴中后期的著名将领,有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共同为守卫吴国江山建立战功,让其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国家。这里仅介绍其中较有名气的"治政有方的良将"潘璋,以及坚守东吴江山至最后的"清侧重臣"丁奉。

1. 潘璋 :为人鲁莽勇猛,却禁令严明。因早期为孙权招募兵马、平叛盗贼有功,而深受孙权喜欢。在合肥大战中,他斩逃兵防止部队溃散,后带兵力战,获战后得孙权称赞。曾参加过两次荆州大战,最著名的是擒获蜀汉大将关羽父子;后在夷陵之战中,又力抗刘备,斩杀蜀军将领冯习、张南、傅肜等人,使蜀汉元气大伤。夷陵之战后,奉命镇守江陵,使曹魏屡次进攻无果。

2. 丁奉 :是东吴十二虎将里最年轻的一个,但他早年就以武勇而闻名。他经常在前线奋勇杀敌,屡立功勋。在东兴之战中,丁奉率领部队奇袭魏军,大破魏军的前部营寨,击溃魏军。后又用计谋诛杀东吴权臣孙綝,以及追杀准备向北投降曹魏的孙闿,挽救了一次吴国的政治危机,深得吴主孙休喜爱。

丁奉一生统兵征战从曹操时代交战到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的兴衰存亡全过程。建衡三年(公元271年),丁奉去世,不久吴国灭亡。他成为坚守到最后的东吴将领。

总之,东吴十二虎臣,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及巩固,前仆后继、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他们这种英勇善战、精忠报国的精神值得人们称道。我们应该发扬他们对国家忠心耿耿,对事业兢兢业业的优良风范,为我们的祖国建功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