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文像写日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1. 小学生作文和日记的区别

1、目的不同

日记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进行的每日训练,而作文是写作成果的一种展示,日记是过程,作文是目的。

2、格式不同

中小学生的作文主要有四大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其格式一般为题目,内容,结尾,而日记的格式,则是要在每篇日记的前面写上日期、星期、天气等,也不需要题目,对格式的要求相对宽松。

3、内容不同

作文的内容有着严格的规定,需要按照作文所要求的主题和规定内容来写作,而日记则比较灵活,只要记录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可以是一个主题,也可以是多个主题,甚至是没有主题的自已对自己的唠叨,结构松散。

总之,无论是写作文还是写日记,都要端正好态度,注意格式,突出文章的重点,防止写成流水账。

扩展资料:

日记分为生活日记、工作日记、观察日记、学生日记作文,也可分为心情日记,自然日记。日记把每天的精彩时段记录保存下来,有的是高兴,有的是心里难过的时间。写作水平不一样,日记质量也就不一样,例如雷锋日记,就会出现在教科书中。

作文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关于写作的六要素,一般的看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作文

百度百科――日记

2. 三年级的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

对于刚刚会写字,学会看图写话的孩子,怎样才能写出比较流畅的作文呢?通过这次国培以及自己的教育经验,还有其他老师的意见,我把如何写好小学三年级作文的几点建议总结一下: 一、注重兴趣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个可以通过老师给孩子写的作文打高分来激励孩子写作,或是在班上阅读较好作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重视积累写作.小学生语言的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养成让孩子在阅读时采用脑记和笔记的方式把优秀的句子记下来的习惯,读和写相结和.也就是我们在作文时一定要有话可说,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所以我们一定要大量阅读课外书,最好每天读30分钟的课外书,比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 三、要真实写作.写作文时一定要说真话,不能说大话,假话.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也是做人的问题.小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意,需要在生活中找材料,所以一定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四、勤练习写作.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的是训练.要写好作文一定要勤动笔,把想到的、听到的好句子或片段马上记下来,然后整理成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的形式把写作文当成习惯. 总之,作文教学要体现快乐作文、放胆作文、生活作文、个性化作文等理念.。

3. 小学生日记大全20字30篇

今天中午,看见妈妈上班很累,爸爸洗窗帘太忙。

就我闲人一个,所以就想帮帮爸爸妈妈,可帮什么呢?中午了,那我就做饭吧。我先把烤肠切成片,放了盐,醋,油,辣椒,拌了凉菜。

今天妈妈买了汤圆,我就煮汤圆吧。 先烧开水,等水开始滚了就把汤圆下到锅里,开始,白白胖胖的汤圆好象睡着了似的,沉在锅底,不一会儿,一个个又好象睡醒了飘了上来,妈妈说过,它们飘上来就是熟了。

我就盛到碗里喊爸爸妈妈吃饭,他们都夸我长大了能做饭了。听了我好高兴好高兴啦! 吃完我还洗了碗呢,爸爸妈妈都说今天的碗洗得最干净了。

4. 小学生周记怎么写是作文还是日记

一、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孩子们的思想常常是最活跃、最出人意料的。"规规矩矩"地写过几篇周记后,有的孩子就开始不"安分"了。他们偶尔感到写作材料缺乏时,会偷偷地对别人的作文改头换面用以充数;有时兴之所至,也会在周记里编上一首"歪诗";有的还会淘气却又小心地在周记本角上描上一朵花。对于这些,教师最初的反应可能是生气,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些又何尝不是创造的雏形呢?我在评讲中首先对这些周记的"创新"精神是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要求:如果看到好的文章,可以摘抄在周记中,但必须要加上摘抄的理由和想法,简单评价一下文章的好处;只要内容健康,也可以试用诗歌体来写日记;至于想要画图嘛,那就干脆在周记中抄一首好的古诗,然后"名正言顺"地为它配上一幅画。后来,我还会主动引导学生尝试一些更新的写作体裁。如今的学生经常会接触到手机短信,我于是提出可以在周记中模仿写"短信体"的文字,达到言简意明、押韵上口、表情达意的目的。有的孩子偶尔会利用家中的电脑上网交友、聊天,我又提出可以在周记里尝试"聊天体",把聊天的内容记下来,从中学习如何礼貌、得体、安全地与人聊天。

周记形式的开放,体裁的多样化,使孩子们尝到了自由写作的乐趣,他们开始把周记当作生活中一种放松的手段,当成另一种快乐,并从中体验到成功,感受到满足。他们也由此焕发出了更多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孩子在周记中连续多日对一件事进行跟踪记述,并在每次周记的结尾加上"且听下回分解",搞出连续剧的效果来。有的在语言上追求智慧和幽默,使文字更接近口语化。周记形式上的改革,使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由此多了一种快乐。

二、宁要简单的真实

周记对小学生来说,是写作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相对于形式、技巧来说,形成好的观察、思考和写作习惯,学会真实地、坦诚地表情达意,会显得更为重要。在一次以春天为题材的周记中,我特意挑出两篇作文推荐给全班。其中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从开学的那天起,我每天都在楼下等校车。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对面楼上阳台上的花,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有的已经开花了。我想,春姑娘已经悄悄地降临到人世了。"另一个学生则在周记中写道,"春天来了,学校树木的落叶少了,新叶多起来,我们打扫校园卫生时更轻松了。天气更暖和,衣服也可以穿少些,冬天的时候变成个大块头,现在没有那么重了。"这两篇周记中最可贵的就是那种显而易见的真实,以及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相对于用大量的篇幅,用华丽的辞藻描绘人人都见过的春天,这两篇周记会更有生命力。

在学生周记中发现这种真实的表达,我都会特别留意并及时大加赞赏。比如同样是两篇观察狗的日记,有一篇周记写狗的外形,写到狗的鼻子,有这样一句"我用手摸了一下它的鼻子,是湿的";另一篇写小狗遇到大狗时恐惧的样子,"小狗的尾巴很快竖起来,像一根棍子似的,腰弓着,爪子踮起来"。还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了对盐的味道和来历的好奇、追问等等。这些都我在批发周记时非常乐意看到的部分,也是我非常期待的、会感到欣慰的部分。从小养成了观察、探究、思考的习惯,养成了忠于自己内心感受的习惯,学会了真实表达的习惯,不单是对今后作文的积累和训练,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大而言之,对于学生的为人处世,也都有莫大的益处。

三、导向仍然很重要

既然什么都可以写,怎么写都可以,又强调真实,那么反应在学生周记中会是什么状况呢?学生会感到很放松,对周记兴趣大大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无话可说或假、大、空的倾向,会更多地坦露心迹,但也容易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于是,什么"哇噻"、"晕"、"886"等非正规的网络语言、聊天语言都在学生周记中出现;有的会不厌其烦地在周记中用描绘暴力的游戏;有的会在周记中宣泄对父母安排做家务的不满;还有的同学会对班上发生的同学之间的矛盾流露出幸灾乐祸的念头,或者一味地发牢骚、指责别人。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在周记中表达出少年老成的消极思想,诸如"其实人有什么好呢?小时候要读书,爱读书的当然好,不爱读书的就只有周末是快乐的。中年又要工作、养家,一点休闲都没有。老年已经不能活动了,成天呆在家里,又怕哪天'回国'(去世)。唉--"。我把学生周记中的这些现象都当做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教师对这些过于敏感,第一反应是要去打压、批判,恐怕会使学生感到更无所适从。我是从中感到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我想学生在写作时应该是有一定的愉悦成分,会增加对周记的兴趣,进一步消除对写作的抵触心理。其二,既然这些东西是学生生活、心理中真实存在的,把它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呈现在老师面前,总比藏在内心深处要好得多。换一个角度,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鲜活的东西当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5. 日记和作文有什么不同

写给自己看的,在具体内容的写作上:它是写给自己看的.比如,所以叫作文,日记也有自己的格式,日记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要注意突出重点,与主题相适应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当然,只有日记是记录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或者表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等等、星期.其他的文章可以说都是写给别人看的;可以议论--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中小学生的作文主要有四大类,是非常灵活的.

日记主要记录一天内发生的事或思想变化.

日记在具体写作上、星期、书信,这就是要在每篇日记的前面写上日期,以备今后查看,即,也可以是多个主题,甚至是没有主题的自已对自己的唠叨.二是要与今天有关,有固定的主题:每一种应用文体都有自己特有的格式.因此可以说:记叙文.作文就是做文章作文是一个总称,主要要把握好三条.其中.因此,结构松散、议论文没有太大的区别,即要与日记上标明的日期相关,要写上日期、慰问信:一是要注意格式,有想到哪说到哪的随便.

应用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防止写成流水账,或记录今天发生的某一件事,或者人生感悟.,日记与一般的记叙文、天气等,例如记录今天发生的一件事,可以是一个主题.

作文不一样、说明文,可以记叙--记录今天的所见所闻,作为小学生的日记,中小学生常用的应用文主要包括.三是要短小精悍、天气等,请假条有请假条的格式、应用文,书信有书信的格式,是指学生学习写作文章.

同样、日记等等,行文严谨、演讲稿:倡议书.

另外、议论文,比较随意,或今天想到一点心得体会等.例如,口水话比较多,应用文的范围非常广

6. 日记和作文能不能写一样的

不太一样

很多人都把每天写日记做为自己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方式,(我在博文《怎样让孩子写好作文》中还做了详细介绍),其实这样挺好,但如果不稍加留意,便会很容易步入一个误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位小朋友所写的四篇日记吧:

他们的语文老师要求每位同学都须在国庆长假里写四篇日记,于是他就共写出四篇很“独特”的日记:

第一篇,他把来南京的火车票贴在了日记本上,并且在火车票下面标注了一行字: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乘火车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

第二篇,他在日记本上贴了一篇介绍南京玄武湖景色的文字,并在结尾写道:今天玩了一整天玄武湖,腿都走得酸疼酸疼的!

第三篇,他在日记本上贴了一张中山陵门票,也记录了一行字:除了累,也没啥印象。

第四篇:他又在日记本上贴了一张返程的火车票,又写了一句话:终于可以美美睡上一大觉了。

匆须质疑,这位小朋友肯定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而且被责罚重写。

其实在这里就是把日记和作文混淆的一个经典案例。

如果仅仅做为日记,这四篇是基本够格的,但如果做为作文或者写作之类,则明显不过关。因为对于写日记的要求很简单,最低的要求就是备忘录,如果能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那也是很零碎的,一般不会串成只有一个中心思想的作文,所以写日记和写作文还是要做一些区别对待。

很多老师在一开始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时候,都简单地告诉学生们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但由于学生还不会筛选内容,不能发掘什么是写作的亮点,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所以有的小朋友就会联想到自己拉屎拉尿,于是就毫不忌讳地写了;有的小朋友会情不自禁地记录一整天发生的事情,从早上七点钟起床、刷牙洗脸吃饭开始到晚上上床睡觉,没有拉下一件事。

其实这样写日记也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好。琪琪就写过很多这样类似的日记,在她的书箱里还完整地保存着她5岁时写的字迹和6岁时写的部分日记,现在拿出来翻看一下感到特别有趣,连她自己也认为写得很可笑。

但如果把孩子初写的这些稚嫩日记放到课堂上稍稍一曝光,微微一展示,可能会不经意间带来很多弊端,如果任课老师不太注意某些细节的话,这些刚刚开始学写日记的孩子会因为自己写得不够好而倍受打击。

所以从某个角度上来讲,指导孩子如何写日记要提前进行,这也算做家长的一项必修课吧,有远见的家长一定会提早让孩子知道记日记的好处,和如何写日记的基本常识,千万不能等到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才匆匆忙忙地提要求。

孩子一旦掌握了写日记的基本要领,就不会感到写日记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也不会出现捏着笔琢磨半天却写不出几个字的场景。

所以要求孩子记得每天写日记,并且养成好习惯,是一项非常棒的写作训练。只是我们在要求孩子写日记的时候,一定要分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种纯粹的日记形式,包括前面列举的案例,只是那四篇日记过于简单点而已,当然也有摘抄日记、随感日记(只记录片言只语,不要求每句话都能连贯起来)、情绪日记等等。

第二个阶段才是记录有亮点的日记,即把值得记录的事情、有意义很特别的事情或者感想记下来当成日记的主要内容,于是这样就很自然过渡到写作层面上了。

而要上交给老师看的日记就是从第二阶段里提炼出来的内容,其实这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日记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了,所以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如果在上面的案例中,老师完全可以直接对班上的同学说:“国庆节期间每人要写四篇作文交上来”,当然还可以有字数、主题等相关要求,这样布置的话,学生们就不会简单地把日记当作作文来上交了。

当然日记写好了,好作文也就渐渐离自己近了。不过写日记和写作文还是有些区别的

7. 小学生日记大全一年级怎么教孩子写日记

日记不但能提高写作能力,还能提高思想认识,培养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日记?下面简单介绍两种指导学生写好日记的方法。 一、剪贴日记 将报刊、车票、公园票、实况照片和电影戏剧以及展览会的入场券等剪贴在日记本上,在旁边或后面写上说明或简短的感想。

最佳答案 - 由投票者2个月前选出 虽然“多练笔”(坚持写日记)也是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但要让学生从开始就喜欢写再到会写、爱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反而作为自己的一种需要,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

在本学期,做为新教育师生共写随笔的实验班级,我主要指导学生如何写日记,写什么做为重点,让学生养成喜欢写日记的的好习惯。下面,谈谈我这一学期来的一些收获。

一、明确记日记的好处。 学生都不怎么喜欢写作文,何况让学生写日记。

因此,在接到通知说我们班要开展师生共写随笔的通知后,心里还真是有点担心,如果学生都不愿意写那怎么办呢?于是想了许多的办法,让学生首先对这写日记产生兴趣。为激发学生记日记的兴趣,首先我告诉学生,我们班很光荣,全校就四个班级被选为实验班,而我们班就是其中一个,这是十分光荣的一件事,而且主要是写日记对我们有许多的好处。

别觉得日记是一种简单的应用文体,但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最早的东汉时代马笃伯《封神仪记》算起,已有二千多年。

历代的日记多得不胜枚举,像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入蜀记》,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都是有名的日记,不但享誉中华,还蜚声海外。在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杰出的科学家竺可桢,著名的革命家谢觉哉,一生都记了几十年的日记,最长的一位写了一百多万字。

日记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一是可以记录备查。当我们逐渐长大,渐渐淡忘了许多的事,而日记就可以记录我们生活的点滴,在我们忘记某些事情时,随手翻开,就能知道了;二是有利于个人提高修养,磨炼意志品质。

有人喜爱书法,有人酷爱画画,因为它们都能陶冶人的情操,日记也是如此。只要你能坚持写日记,那么你就有了恒心等;三是可以成为积累知识、积累素材的宝库。

平时我们就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看到好词、好句就要把它写下来。那么写日记也正有这样的好处,我们可以把我们在一天里收集到的知识写下来,这样就更具体了;四是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重要手段。

日记不需要什么规定,它随心所欲,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没有谁会来要求你。我们许多的名人从小就喜欢写日记,比如鲁迅写的日记,它成了珍贵的新文学史科;而《雷锋日记》成了共产主义思想品质教育的教科书;达尔文的科学考察日记更是重要的科学文献…… 所以,小学生从小开始记日记,不仅对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对加强思想修养、锻炼观察能力、增强表达能力都十分有益,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经我这一番讲解,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兴致高昂。

学生写日记的兴致上来了,那接下来就好办了,但也得教会学生如何写,写什么。 一、掌握记日记的方法 世界上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入门有锁钥,过河有舟桥,记日记也是有方法的,但我开始并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写日记。

一本崭新的日记本发给他们后,大家都特别的开心,都问我该写什么。与是我就对他们说,你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第二天教上来后,学生的日记五花八门,都写得不错。于是我就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的日记,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但过了几天后,有的学生就说不知道写什么了,好象没有什么事可以写了。在这时,我就开始对学生的指导,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日记能写些什么。

(1)是写观察日记。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是作文的基础,是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变成文章的桥梁,一个人只有对周围事物不断进行系统而周密的观察,才能获得大量感性材料。

观察的深浅和文章质量的高低是成正比例的。为此,我要求学生平时留心各样事情,养成观察的习惯。

例如写写自己的进步、成绩,对自己作出肯定,作出鼓励,让自己清晰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一串脚印,一串虽歪歪斜斜,有深有浅,然而总是在向前延伸的脚印;又如写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感受,把在社会大家庭中耳闻目睹的一些真、善、美的新鲜事,假、丑、恶的奇怪事写下来,从中找到为人的榜样,悟出处世的道理,促使自己慢慢形成正确的爱憎观;再如,四季的美景,构成一幅幅独特的水彩画卷,吸引学生在日记中谱写出春夏秋冬的美妙交响乐;多彩的天象,给了学生许多启迪与教益,激起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壮美的河山,唤起了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的 *** ;多姿的植物,使学生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可爱的动物,以多姿的体态、艳丽的色彩、奇特的行为和动听的歌声吸引着学生的视听,打动着他们的心灵。二学期训练下来,我惊奇地发现:我班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许多闪光的东西,写出了许多佳作。

当然,观察日记需要仔细观察,用眼睛。

8. 二年级学生写日记怎么写

日记格式素材选材写好日记,为作文教学铺平道路。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孩子“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怎样才能让孩子乐于表达内心的想法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呢?指导孩子写日记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孩子们可以把自己每天的看、听、说、做有选择的记录下来,不加任何掩饰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融合了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等。学生坚持写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有利于积累素材,提高素养,促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发展。

一、告知格式

日记有固定格式,首行写上年月日星期,和天气状况。学生不知如何下笔,不少同学把一天中做的事情,没有主次,流水账一般记下来,这是要纠正的。生活中有趣的、新鲜的、特别的事都可以记,不一定都要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快乐的、烦恼的、矛盾的、担心的、期盼的、想象的、后悔的、都可以记,甚至可以把自己做的梦记下来。从现实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记起,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想都是好素材。坚持让学生写日记,把一些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材料积累下来,成为习作的涓涓细流,这股股细流定会汇成川流不息的习作源泉,使学生觉得写日记简单!

二、课外阅读,积累素材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每周把一节语文课变成阅读课。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生动有趣的读物读给孩子听。有时,阅读课上,找几位朗读声情并茂的学生给大家读,读书者和倾听者一起被带入作者所描绘的动人的故事中,那气氛如痴如醉。一年级时给大家推荐注音童话、神话,短小有趣,图片较多的故事。先从视觉上吸引孩子们,生字较多,有些学生存在畏难情绪。于是我读学生听,抑扬顿挫地读《一年级的小豆豆》读到豆豆掉牙时,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试卷或练习册上的短文,凡是能让他们扩展的阅读资料,尽最大限度让孩子读或听。

到了二年级,随着识字量增加,推荐《二年级的小朵朵》《亲爱的笨笨猪》,看完整的作品。读完做作品内容的选择题,检测孩子是否认真阅读,并奖励优胜者。这项举措极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没有尾巴的狼》《绿野仙踪》像播讲评书一样有声有色地朗读给学生听,不仅培养他们注意倾听的习惯,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鼓励他们自己去阅读。既开阔学生视野,又锻炼了学生思维。当我提出一周写一篇日记时,有的孩子举例《二年级的小朵朵》中,江明明写的5篇日记一模一样:起床,上学,放学,回家,吃饭,睡觉。流水账式的的日记干巴无味,没有创意。应该像小朵朵, *** 实有趣的的事情。尤其是人心里感触最深的事。日记字数不限制,简练最好,不能要求数量变成孩子的负担。国庆期间,布置了一遍日记,有几个学生主动写了六七篇,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既有真情实感,又充满着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令人爱不释手。节选几篇一睹为快:

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赵易哲)和爷爷奶奶去地里种小麦。爷爷告诉我小麦要播种、浇水、施肥、锄草、打药,最后才能收割,我惊讶,要经过这么多工序才能收获。这让我想起了《悯农》这首诗,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10月6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阿姨的生日。我(谷梓硕)高兴地来到大姨家,兴奋地跑到屋里对大姨说:“大姨生日快乐!”大姨微笑着说:“我们今天去饭店吃饺子!我们一行八九个人到老饭店。等了一会,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香味扑鼻而来。我拿筷子夹了一个饺子,咬了一口,真香,绿色的韭菜,黄色的鸡蛋,紫色的木耳,又好看又好吃,小巧的饺子又像扇贝,挺着胸脯,憨态可掬,冲着我笑,还有点不忍心吃他呢!肚子可不管他,咕咕叫着,面对美食,开口就吃,后来又上了几道菜,鱼香肉丝,松子玉米……我大饱口福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