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 | 艺术就是“真性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吴冠中,1919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从小学习优异的他,本来已经考上了浙江大学,有机会成为一名电机工程师,但一次机缘巧合接触到了“美术”,激起了他对艺术的热爱!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当时校长是“林风眠”。

沉浸在艺术的长河里,他的学习成绩依然出类拔萃,于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顺利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从此不断追求高超的艺术创作……

他说过的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告诫当代年轻人如果要学绘画,就要先知道艺术本身就是殉道,未来可能没有生活保障,除非有“像用热水浇草,死不掉”的精神,否则不要轻易踏入”。没错,中国的艺术大家都很关心传承问题,并且是那么的真挚恳切,绝不掺杂任何染料。

2016年4月4日,吴冠中油画《周庄》以2.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油画拍卖纪录。2019年6月2日,水墨画《狮子林》以逾1.4亿元价格成交。

他精通油画、水墨、彩墨、速写等艺术创作,力图把“欧州油画的特色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下面几幅作品供大家欣赏:

《周庄》 布面油画 150*300cm 1997年创作

《狮子林》 纸本设色 144*297cm 1988年创作

《荷塘》 纸本设色  144*368.5cm 1997年创作

《秋瑾故居》 布面油画 70*140cm 2002年创作

《木槿》 布面油画 120*80cm 1975年创作

《双燕》 纸本设色 69*137cm 1988年创作

《竹海》 布面油画 75*75cm 1985年创作

《交河故城》 纸本设色 111*102cm 1981年创作

《青岛》 木板油画 46*61cm 1975年创作

《山水 花卉 动物 册页》(十二开) 设色纸本 70-80年代

《玉龙山》 纸本设色 102.5*103.5cm 1990年创作

《松魂》 镜心 纸本设色 148*201cm 1980年代作

《红莲》 布面油画 54*73cm 1974年代作

《乞力马扎罗雪山》 布面油画 100*180cm 1975年代作

《北京·雪》 布面油画 73*46.5cm 1975年创作

《坦桑尼亚大瀑布》 布面油画 100*180cm 1975年创作

《鹦鹉天堂》镜心 纸本设色 145*310cm 1988年创作

《峭壁》 纸本设色 123*119cm 1984年创作

《卧松》 镜心 设色纸本 96*179cm 1993年创作

《美国大峡谷》 纸本彩墨 123.8*123.8cm 1990年创作

以上20幅“吴冠中老师”作品,可以看出“本可以浓郁艳丽的油画却表达出,江南水乡独有的恬淡与静谧”,“对于水墨与彩墨的结合,虽然画面看似杂乱,却孕育丛生,富有乾坤”,“一方面饱有油画的本色,又不乏中国水墨的真质品味”,“写实与想象结合在一起,无法言喻的美”。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些画的拍卖价格至少都在“8位数”以上。但是当有人告诉吴老师,你的一张画拍到几千万了,他却不以为然,并说:这是“心电图”并不准确,我没有一点高兴的感觉,这个钱也不属于我。而且自己的画是不是真正的好东西,还没经历过历史考验。”吴老师是相信并坚持真才实学的,他对于画画就是出于热爱,钱对他没有意义,他也不需要。这种“真性情”在一篇“南方周末记者与吴冠中的对话”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那年吴老师89岁。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记者:您反复强调,中国艺术水平不高与画家的文化水平偏低有关,为什么?

吴冠中:当年我女儿,从浙江大学转到艺术学院,发现文化课要求想不到的低。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大学只能培养出工匠,培养不出艺术家。美术界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这是我的心里话。

记者: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欣赏、普及,大学时期的美术教育呢?

吴冠中:大学应该吧好苗子招进来,再因材施教。对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他讲明利害,学美术等于殉道,将来的前途、生活都没有保障。如果他学画的冲动就像往草上浇开水都浇不死,这样的人才可以学。

现在的情况是,教育产业化,大学扩招,学艺术的学生大量增加,多是为了考个大学,但将来毕业,社会容不下这么多搞艺术的,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我很担心这个问题。

记者:现在大学里的好老师多吗?

吴冠中:现在很多大学老师不称职,一定要毫不客气的淘汰。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

他们是玫瑰,我是腊梅

记者:您一直强调生活和艺术的关系,但美在生活中并不多见,美术并没有走进大众生活。

吴冠中:不但是民众,甚至高级知识分子对美也不理解。我有一些亲戚朋友,他们专业知识很强,可家里的工艺品、陈设布置等等,非常庸俗,不可理解。

最直观的就是,中国人家里电视家都放在客厅,但在美国和欧洲,很多人家里电视机放在卧室里,客厅里挂画,摆雕塑,这就是区别。

中国的艺术教育功能,一直藏在大学里边,没有跟社会生活发生关系。中国美协和画院这些官办机构,他们没有拉近普通人的生活与艺术的距离。

我们生活中的美感也很少,我们的建筑大部分都很难看,北京修了那么多高楼大厦,偶尔也有单个建筑很美,但整个街区环境却很差。

记者:你谈到艺术里技术是基础,境界最重要,可以诠释一下吗?

吴冠中:这个境界就是感情的真实。技术只是一个手段,学技术比较容易。情怀是多年的人格,多方面因缘修来的结果,这个是最重要的。

从国外回到祖国,面朝黄土背朝天,是鲁迅作品里写到的腊梅花。

记者:您老讲艺术格调,这个格调是什么?

吴冠中:艺术就是真性情。

……

这段节选的对话,大家读后有什么感想? 反正,我是深深被吴老师的真诚与真挚所折服,他对于自己看法能够直言不讳,从对艺术的热爱角度出发,发表了对于国内艺术教育方面,生活方面,又或者体制方面,强有力的建议。不论怎么样,他对于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是保持希望与创新的!这一点我很赞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