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散文:看露天电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岁月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留不住,也挽不回,偶尔有几朵浪花掀起涟漪,让人禁不住回想那时难忘的一幕幕,不管快乐的还是难过的都是最美的记忆,也是人生中不可复制的。有时候,我对一些已经老旧而且已经被时代所抛弃的东西深怀眷恋,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的美好,而是我曾经经历过、曾经拥有过。或许那一段时光在当时看来,都是稀疏平常的日子。其实它们已经悄悄地潜在我的骨子里。时过境迁,当这样的场景无意中再次出现在眼前时 ,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那根记忆神经猛然被撩拨,心顿时变得无比的柔软,双眼就被泪水模糊了。

翻阅生活的日历,有很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淡忘,但童年时期看露天电影的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儿时的记忆里,晚上能有一场电影可看,对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来说,那感觉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兴奋。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文化 娱乐 生活十分单调,村民们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那时候,如果晚上可以看一场露天电影,是村民盼望已久解乏最好的乐趣。

说起露天电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印象,这种独特的电影播放形式从开始直到二十一世纪初逐渐消失,应该说露天电影是几代农村人共有的记忆,曾经带给了人们很多美好的回忆,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带有乡愁般的怀念。

放露天电影,对环境要求一点也不高,只要有一片宽敞的空地就行,看露天电影是全村人最重要的 娱乐 活动。

傍晚的时候,一家几口,成群结队,每人手里拿着椅子,夹着小板凳,三三两两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电影。那时,有的家里人口多,且有老人和小孩子,扶老携幼极不方便,索性就把自家的架子车用上,铺上毛毡,把老的和小的拉上。有些年老的父母一辈子没有走出过生养自己的村子,儿女们只能满足他们这一小小的意愿,看看电影。大家都想早点赶到,可以坐在前排离幕布近的位置,生怕去得晚了占不到好位置。那种迫不及待绝对不是现在玩手机、电脑的人所能想象和体会的。

夏天日子长,看露天电影必须得等天色完全暗下来,于是,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放映场的空地上又成了人们嬉戏打闹的地方。孩子们在四围乱窜,大人们互相问候,聊着家长里短,露天电影场地充满着欢乐喜庆的气氛。冬天天冷,放电影的地方就得变了,改在村里的当时最时髦的也最神秘的戏院里面,那是一个能容纳全村老小的地方,我依稀记得,里面的墙壁上画了许多画,内容大多是向日葵,还有就是毛主席语录。当然最后的卫生就由那些地主富农分子打扫了。

对于六零七零后,一提起露天电影,心底就会升起一股浓浓的怀旧味道:银幕一经挂起,大人小孩就喜气洋洋地搬来小板凳,都想坐在离银屏最近的地方,听得真,看得清楚,不想错过一个极小的细节。在有晚风轻拂的夜晚,那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中洋溢着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幸福。

星空之下,放映机投射的光束播放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至今回忆起来那种美好,都似乎只存在于梦中。

在我的记忆中,看过的这些电影印象深刻: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我童年的时候最喜欢看的电影是战争片了,那时还是黑白影片,《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白毛女》《洪湖赤卫队》《鸡毛信》《上甘岭》……

小时候,村里演电影,大都选择在村中央的戏园子前一块空地上,那里足够平坦敞亮,可以容纳全村人观看,也为调皮捣蛋的孩子提供足够玩闹的场地。

天还没黑,小孩子就缠着自己的父母早点去那个地方,自己先占地方,同时还要为没来的小伙伴抢占一个地方,故意把凳子距离拉开,摆放好板凳后,并不忙着坐下,大家就在戏园子周围追逐疯跑,在人群中窜出窜进,大人则怕跑丢了,扯着嗓子不时地叫喊着,整个场子乱做一团。

等待电影放映是最难耐的时刻,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发电用的就是汽油发动机,等看到放映员拉动那根细绳,发动机突突响起时就知道快了。焦躁等待好久,电影终于开演了,终于,放映机射出一束强烈的光,一会儿,银幕上出现了光芒四射的五角星,下面的字大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电影开始了。全场顿时安静下来,伴着放映机两个胶片轮子轻微的吱扭声,电影中响亮的人物对白和音乐透过空旷的村野飘向远方。

那时放电影是一村一村挨着放的,前村完了后村的人就去接,消息灵通的人在头天晚上步行四五里路,就在邻村看了,所以在本村放映时他就喷着唾沫星子给大伙儿讲。连演员的台词都记得清,银幕里刚说上一句,下面就接着对上了,有时候还立起来表演,大家有赞赏的,有骂他赶紧坐下的。

旁边有小孩子坐在大人腿上,大人为他们扇扇子,看到害怕的镜头,一头扎进大人怀里;有坐在大人脖子上,居高临下,朝着周围做鬼脸;还有的在人群里来回穿梭,引来大人一阵叫骂,不情愿回到大人身边。

一般一个月放映一次,一次放两部片子,大家都特别珍惜这难得的机会,集中注意力观看,有时发出"啊"的一声惊呼,有时呆呆的一动不动,有时害怕到捂住眼睛,有时会骂电影的坏人。当听到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很多小孩子激动的立起来大喊"冲啊,胜利了"!

记得一次要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不知是什么原因,人们在放映点等到夜里十一点多了放映员和机器才从邻村来到我村,我已经有了睡意,父亲说孙猴子打妖精,特别好看,确实精彩,至今难以忘怀。

电影终于结束了,较小的孩子早已趴在大人肩头睡着了,大人们招呼着家人,收拾凳子。我们扛着板凳,裹在大人们中间,看不清眼前的路,踉踉跄跄,深一脚浅一脚往家走。那个时代有一把手电筒就是最好的奢侈品。

岁月就是一把刀,一刻不停地刻画我的面容和心灵。但童年那份美好,如今始终藏于内心深处,失意的的日子便拿出来,暖一暖自己,鼓励自己继续前行!

今天说起露天电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印象,这种独特的电影播放形式从五十年代开始直到二十一世纪初逐渐消失,应该说露天电影是几代农村人共有的记忆,曾经带给了人们很多美好的回忆,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带有乡愁般的怀念。

在那个 娱乐 项目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是农村非常重要的 娱乐 活动,是日常生活里难得的消遣方式。

在那个精神生活单调、极其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上放的片子来来回回就那几部,即使看过多遍人们依然乐此不疲,丝毫没有觉得这些反反复复播放的片子觉得单调。现在人们对电影的热情不再有从前看露天电影那种快乐的感觉,也和露天电影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再也难找回。有时候做梦都想回到儿时重温一下那时的美好时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