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索尼新发布的G Master镜头系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6

1987年,佳能彻底改EF全电子化卡口,在24 1.4、35 1.4、24-70、85 1.2、50 1.2等专业镜头上取得了对其他厂家接近10年的市场优势。近年换卡口的问题上,最大收益者是索尼(渐进式比较和谐,两个卡口一起赚钱),受害者是富士(无法变全画幅),佳能的eos m卡口还看不明白。第一,自从A7诞生后,索尼拿得出手的都是小光圈蔡司头,4-6千的售价,说便宜不便宜,说贵又不贵,买的话画质是挺好,可是花这些钱买个f4的变焦和1.8的定焦总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也间接导致了家里VG900买了之后一直是转接尼康的D、G镜头)第二,专业用家(靠摄影赚钱的人)才是硬性消费的主力,索尼必须突破这批人,造出来的东西能让别人干活赚钱,现在记者主流是2.8的大三元,专业摄影师除了大三元更多是24、35、50、85这些关键定焦的1.4大眼睛。

第2个回答  2018-01-06

A7系列的崛起。A7系列第一台机器就是平井一夫上任一年后的作品。之前的索尼的单反业务很多人不看好,a900画质出色,但是高感、实时取景、8bit raw、镜头群等问题依然严峻,后面出的单电a77、a99、蔡司镜头虽然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索尼在专业化的市场上依然无法取得长足的进展。笔者对单反市场的理解有三,一是入门\家用市场,消费者满足能拍、看上去比较专业、画质有保证这些要求就行了,优秀代表是佳能XXXD系列。二是小烧\小记者\小影楼,具备一定专业化机身,肩屏,五棱镜,满满逼格,优秀代表是尼康DX00、D7X00系列,佳能XD、X0D系列。三是发烧\记者\影楼,要求全画幅,变焦恒定2.8,定焦大于1.4,优秀代表CN一位数机器、5D2、D800、D810。索尼之前建立的单反集群,对佳能、尼康始终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威胁,除了A230、A330依靠的超级价格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之后的转折点,nex系列,很庆幸索尼用渐进的方式融入微单市场,甚至在大陆抢先注册了微单™的商标使用权。E口一开始并不便宜,但是大法“底大一级压死人”的思路从那时起就开始起作用了,依靠nex-3、nex-5直到今天的a5000、a6000一路攻城略地,无心打残了松下、奥巴的M43阵营,甚至在佳能尼康的入门市场割下一块肉(虽然神奇的出现了无反的搅局者新面孔佳能eos m和徕卡)。当年索尼建立的时候,是老鬼子当道的年代(日本战后复兴),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书”(日文原文:设立趣意书)当中期望“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期待成为“工程师的乐园”。

第3个回答  2018-01-06

索尼彻底摈弃了体积控制上的考虑,把极限的画质追求放在了首位,85、2470体积和重量上持平甚至超过了佳能、尼康、蔡司同规格的单反镜头。价格上也是毫不掩饰地标出一分钱一分货的决心。2470GM,82mm的口径,886g,三防,一片ED,一片超级ED,两片非球面,一片XA非球面,合计5片特殊镜片,规格上直接瞄准当前画质最强的佳能2470L2,售价2200刀,目测MTF略好于2470L2,这样一来尼康的2470E VR会变得十分尴尬。70200GM,77mm口径,双马达驱动浮动镜组(估计会非常屌),11片光圈叶片,1480g,三防,四片ED,两片超级ED,两片非球面,一片XA非球面,合计九片非球面,规格远远超出佳能尼康的70200,画质理论上会非常美好,售价未定,估计15000+。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