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虞姬的虞是姓还是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6
  有人说,虞连名都没留下了,只留一个姓。「虞」到底是名还是姓呢?   很多史书都明白的写着「有美名虞,常幸;有马名骓,常骑」,这一美一马跟项羽是如影随形的。很多史学家考证后也都得出的结论也是名。   固然,有很多人说是姓,理由也好几个。其中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就是虞有个哥哥,叫虞子期,如果套入现在的观念,「虞」是她的姓一定是毫无疑义的。但两千多年前的时代跟现在毕竟是有所不同的。汉以前的先秦时期,那时对人的主要叫法有几种,姓加名或加字的叫法,如「百里溪,蹇叔」;字加名的叫法,如「白乙丙,孟明视」;单名或字的叫法,如「季,札」;师称的叫法姓加子,如「孔子。墨子」;对一般王族、贵族或有点学问、名望的人公子加名或字的叫法,如「公子纠,公子鲍」。姓和名的叫法只是众多叫法中占比例很小的一种叫法。单独叫姓的十分罕见。从姓的起源来看,很多姓都起源于「姬」,但当时很多人放弃了王族很尊贵的「姬」姓,而随时改用其他,说明姓在当时不是人们很注重的东西。对姓的重视,是刘邦临死前杀白马盟誓「非刘姓不能封王」的皇训,然后在历史的沿革中,逐渐地至宋朝才彻底被人们重视起来。   考虑到这种种,虞是姓的可能颇微。
参考: xoyo100/sec293814
好似虞是姓
参考: ME
虞姬的虞应该是姓
姓... 由于古时的女性大多都冇名
故人们经常以姓代名... 而姬
则是现今的"小姐"
参考: me
应该系姓啦.
参考: 我
虞姬(?一前202),秦未人。或谓姓虞,或谓名虞。项羽姬妾,常随出征。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属今安徽灵壁),哀叹大势已去。她以歌和项羽,后传其歌词为:“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歌毕自刎而亡。
参考: or/m/box200003/m115?BoardID=115
系名黎既
名虞;姬系宠姬
即系女子咁解
所以虞姬同莲妹意思系一样。 虞姬 项羽的宠姬,名虞。项羽困于垓下,曾作诗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项梁死,项羽为次将,施升上将军,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安徽灵县),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 宋词词牌:『虞美人』据说得名于虞姬。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虞姬)』认为八千楚军被迫投降刘邦,没有一人像虞姬那样的坚贞。
参考: greatchinese/famous/lady/yuji
虞姬姓甚名谁,这是个问题。项羽与虞姬的故事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而“本纪”里是说“有美人名虞”,没有说“有美人姓虞”,也没有说“有美人名虞姬”,而且在那首著名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诀别歌里也是“虞兮虞兮奈若何”,而不是“虞姬虞姬奈若何”。   还有一种说法是虞姬姓虞,《辞源》备有此说,罗怀臻编剧从此说。《西楚霸王》里,虞姬是虞国贵族。但无论姓虞还是名虞,总之,姬字没有着落。以“本纪”说,美人名虞,没姬的事儿;以罗怀臻说,虞姬姓虞,仍然没有出现姬的影子,那么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秦汉及其以前,文献里女子叫什么姬的很多。这些姬总体上有三个含义:一是姬就是她的姓,这个比例最大。上古时期,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大氏小,氏是姓的分支。那时姓很少,文献中常见的也就那么几个。姬是当时的大姓,黄帝姬姓,周天子姬姓,后来许多姓氏皆从姬姓分化出来,包括笔者的焦姓。女子称姓,这是当时的习惯。鲁晋郑卫虞虢吴燕等国皆姬姓,姬姓多,所以文献中叫什么什么姬的女子也多,如秦姬、赵姬、晋姬、孔姬、昭姬等等。这些姬都是她们娘家的姓,前面的秦赵晋孔等,或是她们娘家的国名,或是她们丈夫的国名、姓氏或号。   姬的第二个含义是古代妇女的美称。一般说来,如“吴姬越女”之类,这个姬就是美称。姬的第三个意思是妾,如吕不韦姬,即吕不韦的妾。对照上述三个含义,虞姬的姬可以归为第二义,即美称,类似于女士,亚父称虞姑娘比较接近虞姬的本义。
参考: book.vlike/ChapterInfo/2156/2156620
系姓. 因为古代女性系冇名g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