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社会等级还可以这样一针见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近年,一本叫《格调》的书频繁展现在各种书店里。其实国内这本书最先在1999年出版,畅销至今,一定有它的魅力所在。

《格调》内容简洁,叙述清晰,内容关于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等级和生活品味。于是我买了这本后浪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修订第3版,很喜欢精装封面,没几天这本书就被我读完了。

保罗·福塞尔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教授和著名文化批评家,非常擅长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观察,《格调》这本书就可以体现出他的风格。2012年,他88岁高龄逝世,如今,他的作品仍经久不衰。

读完这本书后,你会觉得社会到处充斥着等级讯息的符号,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和理想,变成了赤裸裸的等级目标。尖锐的剖析,给了人们一个响亮的大嘴巴,所谓的品味,只不过是自己经济和等级的反映而已。如果你发表对社会等级问题的愤慨,这反而恰恰暴露了自己的阶级身份。

属于你的阶层掩盖不了

首先,保罗把社会人类分成了九等。社会等级分为上层阶级(看不见的顶层、上层和中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下层贫民(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

区分等级除了财富,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我们常看到,一位暴发富脖带金项链,家装富丽堂皇,“土豪”味十足,虽然财富多,但品味低,可能只是个上层贫民。而一位家产微薄的高级知识分子,谈吐高雅、学识丰富,充满人格魅力,也许是个中产阶级。

接着,全书依次从外貌、住房条件、消费方式、精神生活、语言等方面描述了各个阶层的特点。在保罗看来,等级符号可以细致到一个西装上衣的领口。一个人再如何装扮都无法掩盖自己阶级烙印,这是非常自然但也很无奈的现实。

这段内容也是全书最具风趣和讽刺的部分。在阅读过程中,作为读者很难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哦!原来自己符合这个阶层的特点。由于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存在差异,并不完全能与中国实际情况对应,但明白人懂得,这些事物都意味着什么。

有趣的是,每个阶层都不想扮演自己。底层试图装扮为中层,中层试图装扮为上层,上层试图装扮成顶层,顶层希望别人不要注意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扮作底层。终究一句话来说:不满于现状。

“奋斗者”只不过是“向上爬的人”

与时下各种鸡汤文、励志文显得格格不入的是,保罗认为“奋斗者”是一些改变阶级属性的“向上爬的人”。显然,在他的措词中,认为“向上爬的人”是不切实际的,这些人渴望地位上升,但所处的环境让他们只能做梦,只能通过靠近上一层阶层的行为比如购买某种商品、参加某种活动等来满足自己的想象力。

《格调》一书中,保罗还悲观地认为,整个社会朝着贫民化趋势发展。征兆表现在畅销书书目、电影、购物城等等的大众文化。有意思的是,他说贫民阶级表面上看起来是失败者,实际上是赢家,因为他们用他们的方式“玷污”迄今为止神圣不可侵犯的艺术文化领域,而社会顶层自动滑过来使自己适应他们的需求,购买力越来越集中在了贫民阶层手中。我想这源自于整个社会充斥着虚荣、焦虑、利益至上的观念。

全书不仅抨击了下层阶级的品味低、盲目自信外,也抨击了中产阶级的贪婪、虚伪和势利。他揭露表面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背后的恶俗现实,对于认知中国社会具有很大的价值。这种社会等级的现象,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

或许,保罗不应该过分抨击中下阶层。社会阶级是必然存在的,中国曾付出巨大代价要消灭它也没能成功,可见阶级、阶层暂时无法消亡,阶级的分化、流动也随之产生。不可否认,大部分的人身处贫民阶级,做着中产阶级的梦,操着上层阶级的心,这正是他们感到“活着”的意义。

“另类”——社会等级的清流

当初令美国人感到尴尬的《格调》,如今同样令中国人感到尴尬,社会等级愈发明显,生活品味也愈发地分级,恶俗、低级满天飞。

不过,在《格调》后部分,保罗还是给残酷的社会等级带来了一股清流。有一些人群充满着才华,远离了父母和家乡,专心致志地从事着艺术、写作等创造性工作,他们不属于社会等级,并被称为另类,或者好听点叫“没钱的贵族”。这里的另类并非是贬义词。保罗称他们思想独立,不受社会习俗的约束,举止和行为都自由自在。

转念想到自己,一直以来我躲闪了父母期盼,避开同学熠熠生辉的事业,义无反顾地选择从事创造性的“底薪工作”。因为我遵从内心的执念,而不是社会评判标准,不愿意随波逐流,放弃在拥挤的“奋斗者”中“向上爬”。从社会等级角度来说,我是个失败者,但抛开社会阶级,我活得更加自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