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文言文重点字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2

1. 翻译古文"穿井得一人“ 全文翻译&字词解释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朝的一位丁氏,家里没有井,常到外面去担水,他又经常在外居住,便请人到他家钻井,他告诉别人说:“我钻一口井就是获得一个劳动力。”

有听说的又传给别人说:“丁氏钻井得到一个人。”本国的人就这样道听途说传着,被宋朝的国君知道了,国君便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

丁氏对询问的人说:“是一口井使我减少了一个人的工作量,并非从井中挖出一个人 。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来得好啊。

================================

宋之丁氏,家无井 氏(姓:姓氏,姓丁的人家)

及其家穿井 及(等到)

得一人之使 使(差遣,需要一个人来工作)

翻译句子:

1. 家无井,而出溉级。

他们家没有井,常到外面去担水。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本国的人就这样道听途说传着,(后来)被宋朝的国君知道了。

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要为盲从,以讹传讹;要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

2. 文言文 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朝的一位丁氏,家里没有井,常到外面去担水,他又经常在外居住,便请人到他家钻井,他告诉别人说:“我钻一口井就是获得一个劳动力。”

有听说的又传给别人说:“丁氏钻井得到一个人。”本国的人就这样道听途说传着,被宋朝的国君知道了,国君便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

丁氏对询问的人说:“是一口井使我减少了一个人的工作量,并非从井中挖出一个人 。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来得好啊。

================================

宋之丁氏,家无井 氏(姓:姓氏,姓丁的人家)

及其家穿井 及(等到)

得一人之使 使(差遣,需要一个人来工作)

翻译句子:

1. 家无井,而出溉级。

他们家没有井,常到外面去担水。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本国的人就这样道听途说传着,(后来)被宋朝的国君知道了。

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要为盲从,以讹传讹;要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

3.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中的之字的意思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中的之字的意思为: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

出处:春秋·吕不韦《穿井得一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白话释义: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之拼音:zhī,注音:ㄓ,简体部首:丶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3画,五笔:PPPP

仓颉:INO,郑码:WA,四角:30302,繁体部首:丿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4画

结构:单一,电码:0037,区位:5414,统一码:4E4B,笔顺:丶フ丶

释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作边旁。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之往[zhī wǎng]

去;到。

2.之流[zhī liú]

同一类的某人或某物。

3.之子[zhī zǐ]

这个人。

4.谓之[wèi zhī]

称这是。

5.上之[shàng zhī]

治法。

4. 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①穿:穿井得一人

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②国:国人道之

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③道:国人道之

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原文:

《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春秋: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释义: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

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扩展资料:

一、词类活用:

1、闻之于宋君: 使动用法,使。。。。。。听见

二、一词多义:

1、闻 听到 有闻而传之者

使。。。。。。听见 闻之于宋君

三、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结构助词,的 得一人之使

2、于 介词,“被” 闻之于宋君

介词,“向”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介词,“从”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四、赏析:

本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包含了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引人遐思,给人启迪。《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另外它也是一篇文言文,文言实词的教学也应得到相应重视。

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不轻信盲从,不以讹传讹。不传播未经自己考证的话。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练就一双慧眼。

“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绝对正确!智者不会轻信传言,更不会传播谣言。但是,天下智者何其少!如果寄希望于智者,那是无济于事的。辟谣的重要法宝,是让事实说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穿井得一人

5. 英语翻译宋之丁氏,家无井氏()及其家穿井及()得一人之使使()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宋朝的一位丁氏,家里没有井,常到外面去担水,他又经常在外居住,便请人到他家钻井,他告诉别人说:“我钻一口井就是获得一个劳动力.” 有听说的又传给别人说:“丁氏钻井得到一个人.”本国的人就这样道听途说传着,被宋朝的国君知道了,国君便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丁氏对询问的人说:“是一口井使我减少了一个人的工作量,并非从井中挖出一个人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来得好啊.宋之丁氏,家无井 氏(姓:姓氏,姓丁的人家) 及其家穿井 及(等到) 得一人之使 使(差遣,需要一个人来工作) 翻译句子:1.家无井,而出溉级.他们家没有井,常到外面去担水.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本国的人就这样道听途说传着,(后来)被宋朝的国君知道了.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要为盲从,以讹传讹;要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

6.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中的之字的意思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中的之字的意思为: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

出处:春秋·吕不韦《穿井得一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白话释义: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之拼音:zhī,注音:ㄓ,简体部首:丶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3画,五笔:PPPP 仓颉:INO,郑码:WA,四角:30302,繁体部首:丿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4画 结构:单一,电码:0037,区位:5414,统一码:4E4B,笔顺:丶フ丶 释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

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

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扩展资料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

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

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作边旁。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之往[zhī wǎng] 去;到。 2.之流[zhī liú] 同一类的某人或某物。

3.之子[zhī zǐ] 这个人。 4.谓之[wèi zhī] 称这是。

5.上之[shàng zhī] 治法。

7.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编辑本段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编辑本段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

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

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⑤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

之:代词,指“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0336261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

宋君:宋国国君。 ⑥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

于:介词:当“向”讲。 ⑦使:使用,使唤,指劳动力。

于:到,向。 ⑧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

(9)闻之于宋君:指这件事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面。 (10)国人:指城都的人。

(11)对:回答。 (12)宋之丁氏家无井:“之”助词,的。

(13)有闻而传之者曰:“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4)国人道之:“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5)闻之于宋君:“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7)得一人之使:“之”助词,的。 (18)求能之若此:“之”定语后置标志。

(19)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编辑本段译文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君的耳朵里。

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来得好啊。

【释词】 “氏”:姓。 “溉汲”:取水。

“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均可)。 “使”:使用。

"者”:的人。 “对”:回答。

【释“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被动句】 闻之于宋君。

——“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编辑本段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所有的流言都不信,只有实际是真理。编辑本段介绍 本段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 察传》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传闻不可以不审察,否则就会犯下大错误。

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例子,举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夫得言不可以不察”同时进一步的提出分论点来阐明该观点,提出“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等为主要的两个分论观点。第三部分通过对上述部分的论证总结观点,并且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

文章大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吕氏春秋 察传》主要篇幅集中在论证的过程,因此第二部分为篇幅的主体,第二部分有两段,两段皆采用先例后论的方法,使用总分的结构,先提出分论点,再从不同侧面举例论证。

两段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段采用的是正反举例论证,作者通过齐桓公、楚庄公的例子证明表达“审之也”的效果,选取吴王、智伯的例子从反面证实“不审也”的后果。第二段在提出分论点之后,采用先叙后议,先破后立的方式,结合论点举出三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拿“夔一足”来说事,孔子否定了夔只有一只脚的说法,而且哀公似乎也知道夔是人,还是乐正,但是不知从哪里听说夔只有一只脚,问孔子夔是不是只有一只脚。

孔子最后引用舜对夔的评价,指出夔能调和乐律,“以平天下”,像夔这样的高人,有一个就足够了。孔子并没有从正面否定鲁哀公的观点而是通过引用其它观点,从反面否定哀公的看法,以理服人。

如果说鲁哀公的例子是一个反例的话,那么宋君的事例就应该是正面的解说,世上所传奇闻怪事很多,但听到的任何传闻,都应该认真地考察一下,看它在道理上是否讲得通。要谨言慎听,不要盲从。

第三个例子更进一步的肯定分论点的正确性,子夏不盲从于史书的记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实际考察、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肯定自己的正确性。由此得出结论,凡是听到的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

《吕氏春秋 察传》在最后一部分说。

8. 文言文翻译,重点字词翻译: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

注释:.②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一、解释加点的词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3.有功者害之( ) 3.给饷馈( )5.群臣说服( ) 6.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二、翻译1.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好处.项羽不是这样,有功劳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军帐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军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群臣听了,心悦诚服.一、1.隐瞒 2.夺取 3.嫉妒 4.供给、供应 5.同“悦” 6.同“擒”,擒获二、1.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2.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三、鸿门宴中范增数次递眼色给项羽(数目项王),让他杀刘邦,他都不听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