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我们如何应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6月30日晚上,我们迎来了“兴成长计划——2018互+暑期乡村教师研修营启动仪式”,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张治馆长为我们作了主题报告《学校3.0时代的教育新图景》。

   1、学校形态的演变

      学校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的,并且不断进化的一个机构和组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原始的学校形态:一位长者口述他的经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把这些智慧传递给后生,这是学校的一种原始的形态。

       ②学校1.0时代——适应农耕文明,具有以下特征:知识短缺、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教育是传道,学习是求学。

       ③学校2.0时代——适应工业社会,其特征如下:适应工业革命时代的社会需求、教学走向大众化、班级授课制成主流。我们现在的教育大多脱胎于新式学堂,很多学校都以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而显现,培养的学生好像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

       ④学校3.0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具有以下特征:海量的信息知识;信息对称;以个性和创新为时代标志;学习不再成为生存需要,动机鸿沟显现;学校概念越发模糊化;角色边界不清,跨界成为新常态;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学校概念将发生颠覆。

     2、未来教育新图景

        未来学校的十大图景:

       ①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 ,升学将基于信任而不是分数,教育进入后文凭时代。

       ② 每位教师都有一个人工智能助手 ,教师角色发生重大转变。

       ③ 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 ,自适应学习得以实现。

       ④ 每一项业务都可能被技术公司瓜分 ,课程外包将常态化。 

        ⑤ 每所学校都是虚拟学校的组成部分 ,虚拟学校与实体学校无缝融合,满足人人时时处处可学。

       ⑥ 每一种阅读都被记载 ,屏读成为常态,技术深度融合会极大提升认知效率。

       ⑦ 每个人的作业都不一样 ,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支持面向人人的个性化学习。

       ⑧ 每个人的学程都是定制的 ,学制的概念将基本消亡,学习就是一段不一样的旅程。 

       ⑨ 每一种学习都被尊重 ,学习更加多样,创客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将成为主流,群智发展成为共识。

         ⑩ 每一所学校都将成为人们的精神栖栖息、心灵家园。

    3、不忘办学初心,守住教育底线

     (1)技术带来学习的革命性变化:①移动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wed2.0技术的整合开辟了移动网络网环境下泛在学习的新环境;②从交互技术到物联网技术、地理定位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整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情景的构建,开辟了互动、体验和探究学习的新方向。③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学生学习进展与技能水平的评价创建了全新的评价模式。

     (2)教育变革的方向:教育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的时代,变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划一的教育转向按个人需求和偏好定制的个性化教育,即“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转变。新技术应用与教育方式的同步变革,展现了代表当代教育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①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教育新模式;②应用技术构建发展学生面向21世纪能力的学习新方式;③从“用经验说话”转向“用数据说话”,增强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诊断和干预的洞察力。

      (3)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新常态:①未来的教学,将是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同时并存、互为补充的混合教学模式;②基本知识的传授将逐步被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网上学习替代;③课堂将成为应用互动、体验和探究学习方式促进知识理解和应用的场所,具有网络学习不可替代的功能;④学习将打通课内课外、课前课中课后、面对面与网络,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新常态。 

    4、 当今教师面 临 的三大挑战:

       挑战一:重新定义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对称的时代,教师从舞台上的智者变成边上的向导,从知识的卡车变成心智发展的营养师,技术可能给出色的老师更大的平台,也可能让平庸的老师倍感困扰。

       挑战二:重新确立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 奥巴马在2009年3月10日发表的讲话:“我呼吁国家官员和州教育主管开发不仅测量考试成绩,还能测量学生是否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诸如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团队合作和创造性等复杂能力的标准和评价。”

       挑战三:重新跨越“动机鸿沟”。《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弗里德曼说过:“数字鸿沟将在不久消失,很快,几乎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移动终端。但未来学家的研究表明,等那样一个世界到来之后,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更为巨大的‘动机鸿沟’,只有那些有自我激励的决心,能够持续利用一切数字化工具去创造、合作和学习的人,将会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5、当今教师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 :①我该教哪些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适应未来?②我该如何教才能更有效率?③怎么知道我的学生达到了教育目标,怎么知道我的策略正确而有效?

       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跟着数据走。让我们的教育评估是基于数据,而不是基于经验。这是我们今天教师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老师听到这个分享可能会有很多思考,我们到底该怎么样做?或者说我到底该怎么样认识学校?不管学校怎么变革,也许3.0时代加速到来,也许需要20年后才会真正到来。

   6、学校3.0时代,需要理清的几个元认知问题:

     (1)我们为什么还要到学校去?当虚拟学校无处不在,学生还是需要到学校去,到学校去主要是为了交流的,交流的目标是为了印证自我,那么印证自我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所以我们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当学生对于概念的建构,需要跟老师跟同伴相互的碰撞,来印证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在这个相互印证当中不断的矫正自己错误的认知,这样才能够对于概念建构起来。

     (2)学习到底如何发生?学习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与物、与环境交互中建构概念、经历过程、交流情感,增强体质、建立信念、发现自己。学习就是成长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是仅仅是建构概念,经历过程。老师还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仅仅靠记忆或者是背诵强记来记住这个目标,不是学习的全部。当然还有交流情感、建立信念,学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得以发生的。 

      (3)技术可以帮助教育做什么?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加快概念的建构,可以丰富学习资源,可以加强对于大脑的刺激,像增强现实、3D动画这些对于孩子大脑的刺激都非常强烈,当然它也可以增进我们教学的反馈。 这些都是技术非常擅长做的工作。

     (4)技术不能帮助教育做什么?技术不是万能的,技术不能帮助教育,技术不能够代替情感。互联网上的虚拟现实跟真实的体验区别非常大,所以要让孩子走进现实,带来深刻的真实体验。当然不能代替人和人的交流,通过微信群、互联网,我们可以相隔万里来打电话,通过我们的论坛,我们可以交流,但是跟真实的交流区别非常大。在这个交流当中碰撞一个眼神,就可以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很多有温度的东西,是互联网所不为具备的。

    7、“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素养:

       围绕核心品格和关键能力,国家课程改革提出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体系。要立足本国,面向未来,不管您在哪里从教,都要守住教育的底线:①保持对知识的渴望;②利用互联网资源自学能力;③善于用技术去体验和创造;④道德认同和同理心。如果你守住这四个底线,我认为你就是一个伟大的教师。最后张馆长和我们分享了一句话:科教兴国。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我们一起来努力!

       听完报告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未来已来,教育也将随之发生重大改变,虚拟学校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是坐以待毙,还是与时俱进?世界在改变,我们每一个人也应随之而变,否则就会被社会无情淘汰。“今天我们教师不生活在未来,那我们孩子的未来就将生活在过去”,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们有更好的未来。如今乡村娃娃们都能用上了平板,我们不能再犹豫和等待了,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乘势而上,珍惜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的教育技能,早日进入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