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考要估分填志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06-27
找他们理论有什么办法啊。只是自己生不逢时生不逢地吧。掌握点方法啊。
不就是为了省麻烦么!江苏高考是成绩出来再填报,最后一批都到8月多了。
那些人不就是为了早点回家休息么?!
把我们考生开刷啊!
不过LZ,我们这是考之前填报志愿。因为我们这很小,一共就3所高中。所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刚才上网看了看,你们应该是大城市吧,那要慎重吧。
呵呵,有时小城市也有些好处吧。
祝你能考上好学校。
【附】
眼下,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考生和考生家长们谈论最多的大概就是有关估分的事情。学生在一场考试结束后,马上面临着另一场考试,那就是“估分”:考生要凭着记忆,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进行估算,确定自己的分数,然后就凭着这个“估分”填报志愿。至于真实的成绩,大约要在十几天后公布,然而那个成绩的意义已经大打折扣,因为志愿已经填报完,而且不可更改。这种规则的直接后果是:每年的考生中都会产生不少的“屈死鬼”。有的人把分估高了,报考了一个没有可能上的学校;有的人估低了,挺好的成绩却“含冤”进了一个自己并不想进的学校。估的正好的人也不是没有,但那多少要凭运气了。所以有人说,会考的不如会估的。估分给本来就很难把握的填报志愿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凭空增加了高考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然而,如果仔细想一想,难道非要凭“估分”填报志愿吗?估分填志愿这个延续了数十年而在今天已没有任何合理性的规则难道不可改变吗?从今年本市公布的高考录取时间表可以看到:从成绩通知到考生,到高校正式开始录取工作,中间大约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其实,这段时间里再让学生填报志愿,丝毫不会影响录取进度。真搞不懂,让学生在高考后马上凭估分填报志愿,然后让这些志愿躺在那里睡大觉,“等待”着正式成绩下来后再开始录取,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其实,延缓一下填报志愿的时间,一方面有利于考生准确地判断自己填报志愿的层次,避免因误估引起的悲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考生和家长利用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各高校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当然,在这段时间里,考生自己也会估分,但这仅仅是预估一下而已,应与填报志愿没有关系。
据我了解,目前全国已有不少省市改变了凭估分填报志愿的做法,实行后的效果是很好的,至少,每个人是凭借自己的真实成绩而申报志愿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话可说。规则是人制定的,当然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凭“估分”填报志愿的游戏规则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回答